改则县
改则县是中国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下辖县,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东部,藏北高原腹地。东与那曲地区的双湖、尼玛县相接,东南与措勤县相连,南与日喀则地区的仲巴县毗邻,西与革吉县、日土县接壤,北以昆仑山脉为界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民丰县交界,东西长450千米,南北宽670千米,总面积13.558万平方千米,下辖1个镇、6个乡,县政府驻改则县先遣路1号。截至2023年末,改则县常住人口为25552人。
改则县地处南羌塘高湖盆区,均为高山河谷地带,无平原。山势平缓,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4700米,最低海拔4356米。属高原亚寒干旱高原季风型气候,干旱、多大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境内分布有大量冰川、河流(均为内陆河)、湖泊、温泉和丰富的地下水。清初顺治,改则县境内先后形成了改则本、帮巴部落、色果部落三大部落。1960年10月,改则县人民政府成立。1999年8月,改则县撤区并乡。
改则县境内有广阔的牧场,经济以牧业为主,主要饲养野牦牛、犏牛、马、绵羊、山羊等。2023年底,改则县生产总值达12.67亿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2772元。截至2016年,改则县已形成以隆仁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安狮公路贯穿改则县境,各区、乡均通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000多公里。
改则县特产品主要有酥油、皮张、牛羊绒、食盐等,主要景点有先遣连遗址、夏岗江雪山、麻米湖等。2020年6月30日,改则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名称由来
改则(sger-rtse),原为部落名,藏语意为“私顶”,后演变为部落的名称。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
清初顺治,改则境内先后形成了改则本、帮巴部落、色果部落三大部落。改则本、色果部落属噶夏政府和达赖喇嘛辖区。1680年,阿旺罗桑嘉措派噶丹次旺进军阿里,击败拉达克军队。1686年,建立了阿里噶尔本政府。帮巴部落隶属噶尔本辖区。此后,随着改则境内部落的不断兴起壮大,到改则本第三代头人贡布顿珠后期(1925年)改则本头人受封为世袭四品官,改则本相当于宗级。
1949年前,改则境(包括措勤)除了帮巴部落、改则本、色果部落(后分为色果罗玛部落,色果江玛部落)外,还有罗美部落、秋夏部落、露途部落、下玛部落、强图部落、那让部落、江让部落、秋夏老部落、赤玛部落、雄玛部落、塔尔美部落、塔尔计部落、巴果部落、参朵部落、江都部落、江美部落、白尔寺部落、东果江玛部落、昂无部落、偏吉部落等大小二十多个部落。最早的色果部落在距今约900年以前就已居住在改则麻米一带,是最早活动在改则境内的部落。改则本、帮巴部落等部落大多由青海省、昌都等地迁徙而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8月2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进藏部队独立骑兵师一团一连(先遣连)在团党代表李狄三的率领下抵达改则西北扎麻芒保(在今先遣乡境内)地区。1951年5月6日,独立骑兵师二团副团长安志明率领后续部队进入阿里。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公然撕毁十七条协议,发动全面武装叛乱,改则东南局部地区发生武装叛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第十一师三十三团进驻改则平息叛乱。
1960年10月,改则县人民政府成立,辖路南、路北共4个区。1961年3月23日,县址由门董村迁至现在的隆仁年底将路南2个区划出,新成立了措勤县。两县均隶属阿里地区管辖至今。西藏民主改革前,这里为改则、色锅和帮巴三大部落之地。“改则”原是族名,后演变为部落的名称。分别隶属于西藏噶厦政府和后藏的扎什伦布寺管辖。1962年,相继建立了康托区、麻米区、洞措区、物玛区、磁石区、达雄区、措勤区、江让区8个区委、区公所。1966年7月15日,改则县文革领导小组成立。1967年4月1日,改则县军管小组成立,全县实行军事管制。1968年12月25日,改则县革命委员会和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立,取代了县人民政府。1969年2月7日,改则县革命委员成立“四大组”,即办事组,政治工作组,人民保卫组,生产指挥组,分别取代原县委、政府各工作机构。6月至9月近4个月的时间里,相继成立了洞措区、滋石区、江让区、措勤区、康托区、物玛区、麻米区、达雄区革命委员会。
1970年底,成立措勤县,隶属阿里地区管辖,县府现驻改则镇。1971年10月,原改则县所辖达雄、措勤、磁石、江让4个区,21个乡划归新成立的措勤县。1977年5月18日,经西藏自治区批准,开始筹建察布区。1978年10月30日,察布区委、区革命委员会成立。1981年12月25日,改则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县人大常委会成立,选举产生县人民政府组成人员。1984年,改则县乡一级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以人民公社为单位成立了为各选举委员会,“撤社建乡”。至此,全县从县到乡的革命委员会组织全部撤销。1997年,县政府驻隆玛仁布。1999年8月,改则县撤区并乡,重新调整行政区划,撤区并乡后辖物玛乡、洞措乡、麻米乡、先遣乡、察布乡、古姆乡6个乡及改则镇。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改则县位于中国西藏阿里地区东部,羌塘高原腹地。东经81°59′—86°,北纬31°30′—35°40′,东与那曲市的双湖、尼玛县相接,东南与措勤县相连,南与日喀则市的仲巴县毗邻,西与革吉县、日土县接壤,北以昆仑山脉为界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民丰县交界。东西长450公里,南北宽670公里,国土面积135580平方公里(13.558万平方公里),是阿里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纯牧业县,约占阿里地区总面积五分之二。
气候
改则县属高原亚寒干旱季风气候区,寒冷、干旱、多大风、温差大,日照时间长。以隆仁为界,南北朝气候差异较大。年日照时数3160小时,年降水量189.60毫米,年降雪日6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0.2 ℃,1月平均气温-12.8 ℃,极端最低气温-44. 6 ℃(1987年12月);7月平均气温11.9 ℃,极端最高气温26 ℃(1979年6月),平均气温日较差14 ℃左右。年平均日照市3168小时。年平均风速4.3米/秒,最大风速36米/秒,年出现17米/秒的大风日数平均为46天。
地形地貌
改则县地势高亢,海拔多在4500米以上,大部分地区地面平均海拔在5000米,尤其是北部。在高原上还可以看出两级平面,它们的平均海拔高度分别为4500—5000米、5200—5500米。5200—5500米这一级平面多以山原形态出现,在地表的展现形式往往是一系列宽度不等的、顶面宽缓,波状起伏的低山丘陵之间镶嵌着湖盆式宽谷。4500—5000米这一级平面,形态更加宽缓,山顶更平缓。在县境四周,耸立着一些高山,如北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界处的昆仑山脉、乌斯腾塔格山,西面与日土相邻的马尔岗木山等。最高点——乌斯腾塔格山(海拔为6878米)的冰峰与最低点(海拔4394米)的洞措湖水面相比,高差为2484米。全县均为高山河谷地带,山势平缓,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有昆仑山、隆格尔山、达日龙、波杂、查多岗日、藏萨岗日、岗阿若、夏岗坚等主要山脉。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最高峰乌斯腾达格峰,海拔6878米。
水文
改则县境内分布有大量冰川,河流(均为内陆河)、湖泊、温泉和丰富的地下水。截至2016年,改则县境内冰川主要分布在昆仑山脉、夏岗坚、藏萨岗日、琼布岗拉、昂龙岗日山脉等,总面积约7200万平方米。水质良好,是境内河流、湖泊、泉水的重要补给源。境内较大的河流(总长在20公里以上的)有12条,湖泊面积在60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14个,其中绝大多数为咸水湖。黑石北湖为境内最高的湖泊,湖面海拔5048米。境内散布了大小逾30个(已探明的有26个)温泉。比较大的有夏岗坚温泉、康托微温泉、温泉湖温泉、高温泉、鸭子湖西微温泉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改则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主要有岩金、沙金、铜金、铂、硼镁矿、碱石、食盐、钾盐、方解石晶体、石膏、煤矿、软玉石等。具有开发利用的有金矿、硼镁矿、铜矿以及卤虫属、食盐等。
草地资源
截至2016年,改则县境内草场面积1亿亩,可利用草场面积7000万亩。
生物多样性
植物
改则县自然资源丰富。属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生物化石与孢粉分析证实,羌塘高原地区在更新世晚期尚是温带森林草原,晚更新世至全新世青藏高原急剧隆起过程中,原来的森林草原退出该地。同时蒙新世等地的草原成份逐渐进入,许多植物适应高原生态环境,成为这一地区代表种。现代植被类型在中国植物区划系统中属青藏高寒植被区域,高原中部草原区域,北羌塘高原高寒草原区,植被以高原寒带荒漠草原为主,主要以紫花针茅型、藏北蒿草型、硬叶苔草型组成。
动物
改则县境内栖息着大量野生动物,许多属国家一、二、三级珍稀保护动物。有藏羚、野牦牛、蒙古野驴、藏雪鸡、盘羊、高原兔、黑颈鹤、西藏毛腿沙鸡、雪鹀等。
自然灾害
改则县境内有冰雹、积雪、干旱、风沙等灾害性天气。2022年12月18日21时29分,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北纬34.57度,东经82.66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2023年5月28日15时53分,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5.09度,东经85.93度。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改则县辖1个镇、6个乡:改则镇、物玛乡、先遣乡、麻米乡、洞措乡、古姆乡、察布乡。共有1个居委会、49个行政村,县政府驻改则县先遣路1号。
政治
人口
改则县世居民族为单一藏族。2023年底,改则县常驻总人口25552人和7505户(农村人口17185人、农村户数4987户;城镇人口8367人、城镇户数2518户)。
经济
改则县境内有广阔的牧场,经济以牧业为主。主要饲养野牦牛、犏牛、马、绵羊、山羊等。2023年底,改则县生产总值达12.67亿元。第一产业值32528万元;第二产业值25288万元;第三产业值6897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224697万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92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2772元。
第一产业
改则县是阿里地区面积最大的一个纯牧业县,也是野牦牛等多种野生动物的生存之地。20世纪70年代,改则当地牧民通过野生牦牛与家畜牦牛杂交,孕育遗传下来的优质牦牛牛种——改则野血牦牛。
2022年年末,改则县牲畜存栏头数52.07万余头(只、匹),全年牲畜出栏14.44万余头(只、匹)、出栏率为26%,肉产量3653.5吨,奶产量3813.5吨,各类皮张产量16.36万余张。县野血牦牛核心选育场存栏优质野血牦牛种牛240头(种母牛230头、种牤牛10头),完成“改则野血牦牛”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工作。完成白绒山羊良种推广800只,县扩繁厂向示范户推广优质白绒山羊种公羊85只,开展种公羊下乡活动35只。
第二产业
2019年,改则县发电量为683.6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12.6%。
2022年,改则县实施项目106个,开工建设76个,完工17个。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超额完成年初目标的280%。
第三产业
2019年,改则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9.7万元,同比增加14.3%。
2022年,改则县开展“助企惠民·特易购阿里巴巴集团”促销费活动,发放消费券34.49万元,拉动消费70.3万元。为320户脱贫群众及监测户发放小额信贷1453万元,消费扶贫产品实现销售额82.77万元。为各类市场主体减免退补资金679.39万元,落实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所得税优惠政策,减免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1185.52万元;制造业企业缓缴11.19万元,惠及企业18户。落实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减征“六税两费”28.3万元。为符合条件的微型企业纳税人进行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289.76万元,惠及企业3户。全年新增市场主体登记269户。开展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招商引资完成投资3.5亿元,超额完成年初目标的250%。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5年1月,改则县学校主要有9所学校,分别是改则县第二完全小学、改则县洞措乡初级小学、改则县物玛乡初级小学、改则县察布乡初级小学、改则县麻米乡初级小学、改则县先遣乡初级小学、改则县古姆乡初级小学、改则县完全小学、改则县初级中学。
改则县小学教育是由教育局统一负责管理领导下的两所完全小学,六所初级小学及六所附属幼儿园,县级幼儿园一所,村级幼儿园六所。截至2018年,改则县小学有教职工264人,在校学生人,共举办82个教学斑,有寄宿学生639人。2022年,改则县110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9.1%。
媒体
2022年,改则县49个行政村(社区)实现移动光宽带全覆盖。
医疗事业
1963年,改则县卫生所成立,之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到1990年,全县有医院1所,卫生所5所,防疫站1个,各区设有兽防机构,全县有医务人员26人,乡村医生54人。到2000年,随着对医疗卫生投入的加大,发展到拥有医院1所,卫生服务中心1处,病床60张,医务人员34名,各乡拥有卫生所,赤脚医生。2000年,县人民医院已拥有藏医门诊,西医门诊,开设有内、外、儿、妇、传染、流病、急诊等科。改则县群众治病难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2022年,改则县完成妇女“两癌”筛查782人,智慧医疗体系完成78%,开展结核菌素筛查4698人、PPD结核菌素注射4437人。2023年12月,改则县藏医医院挂牌仪式在县藏医院举行。改则县藏医医院是一所医疗、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改则县藏医医院挂牌,是支援地方医疗卫生建设的重要举措。
体育
改则县体育以民间体育活动为主,每年夏季,牧民群众都有规模或大或小的赛马活动。除赛马外,还有抱沙袋,摔跤等传统项目。进入20世纪90年代,县城陆续修建了一些简易篮球场,足球场。并开辟了一处地势平整的赛马场。每逢盛大节庆日,都有规模较大的赛马及自行车比赛,足球、篮球、长短跑比赛等项目。2015年5月,在改则镇日玛村举办香港赛马会活动,共有260余人牧民群众参加此次活动。在赛马会活动期间,组织开展了诵经、拔河、抱沙袋、跳锅庄舞、马术表演、活佛摸顶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全镇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满足了群众宗教信仰需求。
社会保障
2022年,改则县完成农牧民转移就业2309人、增收3725.74万元,落实36个400万以下政府投资项目交由本地农牧民施工队施工,开工24个,吸纳当地农牧民829人,占用工总量的89%,实现劳务创收400.5万元。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37%。
人居环境
2022年,改则县主要河流湖泊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县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投入运行。完成种植树苗5.4万余株、种花草19.67亩,完成3个乡(镇)建设规划和11个村(社区)建设方案的编制工作,积极推动草原防火工作。
交通
1956年3月23日,从色尼区(今那曲)到阿里首府噶大克的简易公路试通车(1956年2月24日,由西藏自治区一支勘察队的汽车队从那曲往阿里方向进发,边勘察边修路,历时20余天,行程1300公里,始抵噶大克),改则境内有了一条长约280公里的简易公路,之后,几经扩建,维修、这条最早途经改则的简易公路演化而成一条横贯改则的公路主干道——安(安多)狮(狮泉河)公路。此后,由拉萨市经日喀则途经改则至狮泉河的另一条公路拉(拉萨)狮(狮泉河)公路建成通车,经过多年发展,改则县公路网络日趋成熟。到2000年,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安狮、拉狮公路为主线,向各乡镇、村辐射的公路交通网。据统计,到2000年底,全县各种公路(包括乡村道路)里程达2657公里。
截至2016年,改则县已形成以隆仁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安狮公路贯穿改则县境,各区、乡均通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000多公里。
人文
服饰
历史悠久的森郭服饰,主要由红、绿、黑、黄、蓝五种颜色制成,被改则县当地人誉为“五彩彩虹服”。2013年,森郭服饰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舞
受游牧生活的影响,改则民间歌曲(下称民俗音乐)高亢、豪放粗犷、以歌生活为主。情歌真挚、细腻,歌词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用本地藏语方言传唱。此外,受藏传佛教影响,歌词多用比喻(用宗教法器等作喻体)等手法。改则一带歌舞大都是歌和舞的结合,歌曲可分为“雄鲁”(普通歌曲)、“鲁夏”(对歌)、“昌鲁”(流浪歌)、“啦鲁”(情歌)等四大类。舞蹈以集体舞蹈为主,最为普遍和具有代表性的是“锅庄舞”,由很多人围在一起,手拉手,随节奏转身、转圈、跺脚、蹬跳。舞蹈动作舒展,以手和脚的动作为主。一般双手随节奏向上或向下自然伸展,脚随节奏顺时针移动,移动时伴随各种腿部动作。舞蹈时,且歌且舞,大多数歌舞节奏明快,曲调高亢,男女合声。
改则民俗音乐主要有《幸福吉祥赞歌》《牧人赞歌》《牧歌》《对歌》《祝福歌》《雄鲁》《昌鲁》《啦鲁》等,还有一些没有名字的歌曲;流传下来的谚语有30余句,如:山羊放头上,羊粪拉脸上。(喻不听尊重);民间故事主要有《海螺之子》《穷人娶仙女》《勇敢的维色占堆》《任劳的兔子》《勇敢的牧人》等。
文物古迹
改则县文物古迹主要有热加索康岩画遗址、列石遗址、祭坛遗址、墓葬遗址、扎麻芒保革命遗址、麻米寺、扎江寺、洞措拉康、罗布拉康等。
热加索康岩画
热加索康岩画位于西藏自治区自治区阿里地区改则县先遣乡那日村西北200多米处的热加山上。该岩画是在褐色的硅质岩石上用琢刻法线条造形,素材以牦牛、马、羊、豹等动物为主。另有少数人物图像如狩猎者及日、月、植物、莲花、雍仲等符号。
民俗
色果民俗是境内部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在色果部落众多的民俗文化中,其在部落时期的独特的婚俗和森果妇女服饰,是研究和了解色果部落文化的重要窗口。色果部落包括森果强玛部落和色果罗玛部落,居住在今物玛乡和麻米乡境内。表亲(表兄妹等)通婚是色果部落婚俗的独有特征,色果女装是境内独具特色的服饰之一,通常采用氆氇、羊皮为材料,配有鲜艳的青、红、蓝、绿、黄、黑、紫等七色,再配上各类首饰,刀具,象征彩虹,是色果妇女自然崇拜的具体体现。色果妇女服饰分有袖和无袖两种,传说系格萨尔王的妃子升天时的着装演化而来。
当地特产
改则县特产品主要有酥油、皮张、牛羊绒、食盐等。
风景名胜
自然景观
夏岗江雪山
夏岗江雪山位于洞措乡境内,距县城约100公里。雪峰终年积雪,海拔5000-6500米以上,主峰高6822米,雪山底部有温泉,可开发利用。
麻米湖
麻米湖位于麻米乡境内,距县城90公里。麻米湖是传说中的玛旁雍错的右眼,是境内知名的圣湖之一。
北部生态旅游景区
北部生态旅游景区(察布乡、先遣乡、古姆乡)分布着大量的高原湖泊、草甸、雪山和野生动物资源,是探险、科考、观光的理想去处。
人文景观
先遣连遗址
先遣连遗址位于先遣乡境内,距县城约140公里,距先遣乡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遗址范围含先遣连冬季驻地、夏季驻地、工事、纪念碑等约50平方公里。在先遣乡境内,还有被当地群众命名为金珠朗的先遣连走过的小路遗址。先遣连遗址是境内开发红色旅游和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的重要人文景观。
麻米寺
麻米寺位于改则县麻米乡古昌山谷中,是改则县境内历史最悠久的藏传佛教寺庙之一。麻米寺依山而建,有修行普巴(山洞)1处,有经堂、僧舍、佛塔等寺庙建筑,寺藏有藏传佛教经文、经书等典籍。是了解改则藏传佛教文化的窗口。
扎江寺
扎江寺位于改则县改则镇境内,距县城15公里。是改则县境内规模较大的寺庙之一,属噶玛噶举派。寺庙外围有规划整齐,宏大的曲登群(佛塔),寺院建筑风格独具西藏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特征,融合了藏汉两种建筑特点。
获得荣誉
2020年6月30日,改则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改则县被表彰为西藏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县)。
参考资料
改则概况.改则县人民政府.2025-01-27
仲巴县及其邻近县介绍.西藏自治区水利厅.2025-01-27
阿里改则县简介.改则网信.2024-01-03
改则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改则县网信办.2025-01-27
阿里地区改则县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指南.阿里地区改则县人民政府.2025-01-27
行政区划.阿里地区行政公署.2024-01-03
走进改则.阿里地区改则县.2024-01-03
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2020-07-05
实时报道·爱心藏行(二)公益筛查第3天,走进阿里改则县 .上海医大医院订阅号.2025-01-27
羌塘自然保护区.西藏自治区外事办公室.2025-01-27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3.2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环球网.2025-01-27
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发生4.1级地震 .中国地震台网.2025-01-27
王伟一行到改则县公安局看望慰问一线公安民警.平安改则.2025-01-27
改则县人大常委会举行新任命干部宪法宣誓仪式.改则县网信办.2025-01-27
县长:确巴.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人民政府.2025-01-27
改则县政协党组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安排部署会.网信改则县.2025-01-27
改则县野血牦牛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现场评审.华西新闻.2025-01-27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改则县人民政府.2025-01-27
学生体质健康网.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2025-01-27
改则县小学教育决算公开分析报告.改则县人民政府.2025-01-27
改则县藏医医院挂牌.网信改则县.2025-01-27
改则镇日玛村举办赛马会活动.改则县网信办.2025-01-27
改则非遗传承人:让“五彩彩虹服”更加鲜艳 .新华社.2025-01-27
热加索康岩画 .西藏旅游网.2025-01-27
西藏阿里:夏岗江雪山冰川巍峨壮观.中国新闻网.2025-01-27
改则县历史悠久的寺庙.改则县人民政府.2025-01-27
公示!西藏211个拟表彰对象名单来了.西藏主要新闻.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