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村
黄柏村隶属于来凤县县三胡乡,位于来凤、咸丰县两县交界处,毗邻省道利智线,距来凤县城27公里。该村是老虎洞河的源头,村内有朱家坳小集镇,境内最高海拔1260米,最低海拔660米。全村下辖14个村民小组、444户、1724人,国土面积16309亩、耕地面积2155亩、林地面积2150亩,居民主要为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70。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为1422元。
基本信息
黄柏村位于来咸路26公里处,是古杨梅群落基地,最低海拔650米,最高海拔900余米。全村共14个村民小组,443户。全村现有水田1700余亩,乡村公路21.5公里,其中7.5公里路面已达到乡级公路。在省道利(川)智(勇关)线朱家坳路段西侧,有一个形似圆盆的山冲。这里,一道山梁抱着上千亩肥沃梯田,茂林修竹中青瓦白墙隐隐,沿公路的浅山上,是如铺如缀的杨梅林。这就是来凤县有名的杨梅之乡、贡米之乡、生态文化旅游胜地——黄柏村。
黄柏村拥有天然的古杨梅群落。2003年,省林业局批准设立了省级古杨梅群落自然保护区。这里的古杨梅群落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与古银杏、古珙桐、古杜鹃群落一样稀有珍贵,都是第四纪冰期过后保存下来的。保护区面积14753公顷,尚存古杨梅树1万多株,其中百年以上的108株,300年以上的33株。树龄最长的一株高寿560岁,号称“世界杨梅之王”。1984年后,村里引进新品种又发展杨梅1万多亩,目前有6000亩挂果受益。
村中有少量天峻石林,与恩施梭布亚石林一样,生成于5。1亿至4。2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比生成于2。7亿年前二叠纪的云南石林“老”得多。黄柏村还是川鄂古盐道的必经之地,保存有完整的古盐道10余公里。川鄂古盐道起于长江边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西沱镇,途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来凤县,全程300多公里,是明清时期武陵地区运输食盐等生活必须品的生命线,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
蜿蜒盘旋的古道两旁,处处是古寨、古庙、古墓、古戏台,历史悠久,景致独特。村中心分布着3个古寨(古院落),占地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古色古香。古寨与土家吊角楼、古戏台紧连一体,是黄柏人的奇特创造,体现了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古庙以八股庙最为著名。
村里民间艺人众多,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每年春节,村组自发组织挑花灯、花花灯、野猪灯,巡回四乡八寨演出。最出名的是舞龙灯,34张大方桌搭高台,彩龙自由玩耍。
村里有座金盆水库,总库容150万方,水质优良,渔业资源丰富,两岸景色秀美,水上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黄柏村盛产“黄柏园御司贡米”、古杨梅酒、杨梅果醋等特色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广受欢迎。
发展近况
到去年底,县财政已投入663万元,打造了极具土苗特色的杨梅古寨,硬化了连接省道的通村公路,建成穿村石板路和古寨门,完成了配套的朱家坳集镇房屋美化工程。
黄柏村规划用4年左右时间,对黄柏古寨进行修复式建设,完善餐饮休闲住宿娱乐设施,把黄柏村建成全省、全国生态旅游名村。将建成4个特色旅游区:即文化体验区,吸引山内外游客前来走古道、逛古院、听古戏、看古墓、游古庙;休闲体验区,以金盆水库为中心,开发游泳、垂钓、荡舟、野炊、探古溶洞等旅游项目;古梅休闲体验区,吸引游客赏古梅自然群落,食农家乐,看石林彝族自治县,体验各种筒车、石磨等;生态体验区,以600亩杨梅园为中心,吸引游客赏杨梅、品杨梅、采杨梅;艺术体验区,组织游客参观西兰卡普编织、欣赏手工绣花鞋垫、学习竹藤编织、购买民族工艺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