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牛蒡
苍山牛蒡,临沂市兰陵县(原苍山县)特产,并获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故称为苍山牛蒡。牛蒡别名东洋参、牛鞭菜,又称大力子。属菊科越年生草本植物,生于地下一公尺深土壤中,状似牛尾,故称牛蒡。其富含低聚果糖和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胡萝卜素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二位。粗纤维含量高于各种蔬菜,其综合营养价值远远超出各种蔬菜,因此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它含粗膳食纤维,能清理体内垃圾,促进新陈代谢,改善体内循环,有利于身体健康。
牛蒡原产我国,后经日本等国改良提升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引进到兰陵县(原苍山县)种植,1990年开始大面积的栽培,现在年均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年产量可达30万吨,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台湾等地。因牛蒡长期汲取日月雨露大地之精华,蕴含丰富之营养,故有中国人参、韩国高丽参之美誉,日本人奉为养生圣品。
《本草纲目》中记载牛蒡可解热、散结、除风、利喉、利便、除斑疹、疮毒、行十二经络、治腰酸,经现代科学分析,牛蒡富含低聚果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及人体必需的十七种氨基酸。经常食用牛蒡根有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肠胃垃圾、防止人体过早衰老、润泽肌肤、防止中风和高血压、清肠排毒、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并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因牛蒡根中含有菊糖),类风湿,抗真菌有一定疗效,对癌症和尿毒症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因此被誉为大自然最佳清血剂。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
苍山牛蒡长70—100厘米左右,茎块修长粗细均匀,呈圆锥体状,皮色金黄色,色泽鲜亮,根毛眼小而稀。
内在品质
苍山牛蒡营养丰富,富含菊粉、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氨基酸,其中所含胡萝素比胡萝卜高280倍。每100克鲜菜中含蛋白质4.2—4.7克,粗纤维2.0—2.4克,钙240—242毫克,磷55—61毫克,铁7.2—7.6毫克,胡萝卜素350—390毫克,维生素B1为18—20毫克,维生素B2为2280—2290微克,维生素c为20—25毫克。
药用价值
牛蒡不但可食用,其子、根还可入药。中医认为牛蒡有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古代医学文献《本草纲目》《名医别录》《药性论》《新修本草》《本草拾遗》《分类草药性》《中国药膳大宝典》等著作中均有详细记载。
传统医学中常用牛蒡的成熟果实——牛蒡子作为疏散热毒、消肿利咽的良药。而牛蒡本身气味也偏苦寒,功效和牛蒡子接近,故而常被用来治疗风热感冒、咳嗽以及热毒积聚引起的便秘、耳鸣等,尤其对于内热引起的咽喉痛、牙龈肿痛等非常有效。牛蒡的嫩叶也有很好的消肿作用,捣碎后外敷在红肿热痛之处,能加快痊愈。
《本草纲目》中还记载,长期服用牛蒡可以“通经脉、除五脏恶气,轻身耐劳”的功效,这一说法已得到现代科学研究的证实。尽管现在缺乏临床实验结果来支撑,但已经有较多动物实验结果证实牛蒡提取物具有降低血糖、降低血脂以及增强免疫力、预防癌症等作用。牛蒡中膳食纤维的含量也极其丰富,自然能够延缓肠道内血糖、血脂吸收速度,协助控制血糖和血脂上升,此外,其在帮助肠道蠕动、促进排便方面的效果也很好。而牛蒡根状茎中大量的牛蒡多糖等植物活性物质还能起到提高免疫力等作用。现代人常喝牛蒡茶,多因其有降低血糖血脂,促进排便等功效。
等级分类
苍山牛蒡共分两个大的等级:A级和B级。
A级:将冲洗干净的牛蒡把70厘米—110厘米长度以上的,按L级(颈部直径2.4厘米以上)、M级(颈部直径1.8—2.4.0厘米)、S级(颈部直径1.8厘米以下)级别进行分级。同时,必须无虫蛀、无外伤、无腐烂、条干光滑圆整。
B级:将冲洗干净的牛蒡把50厘米—30厘米长度的,按L级(颈部直径2.4厘米以上)、M级(颈部直径1.8—2.4厘米)、S级(颈部直径1.8厘米以下)级别进行分级。同时,必须无虫蛀、无外伤、无腐烂、条干光滑圆整。
重量规定:大小用电子天平称出每箱牛蒡的重量,每一箱均为10千克。
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临沂市兰陵县北部为山区,南部为平原,种植牛蒡的庄坞镇属沂武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产区内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属潮土土类河潮土土属,土体深厚,沉积层理明显。土壤pH值6.5—7.5,物理性状良好,宜耕期长,适种性广。经过多年的地力培养,有机质含量平均达到30%,土壤团粒性能良好。
水文情况
兰陵县境内主要河流12条,大中型水库5座,其中会宝岭水库总库容达2.67亿立方米。淡水面积5.2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武河、武河引洪道、东加河、西加河和燕子河等,都经兰陵县境内,南至江苏省境流入中运河。水资源以浅层地下水为主,水埋深6—50米,水量较丰沛。庄坞镇东部有沂河、中部有武河、北部有苍邳分洪道三条河流穿过境内。庄坞镇地下水资源较为丰沛,地分洪道三条河流穿过境内。庄坞镇地下水资源较为丰沛,地下水位在8—180米,是农业灌溉的主要水源。
气候情况
兰陵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其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有利牛蒡的生长发育。
光照:本区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和作用,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82.9hs,占全年可照时间的54%。
温度:年积温4855.5℃,平均气温12.8℃,7月份最高32.1℃,1月份最低气温-3.2℃。无霜期212d左右,自然农耕期长达300d左右。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牛蒡养分积累。
降水:平均降水量600—1000毫米。多集中在7—8月份。
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的土壤和降水,为苍山牛蒡的生产提供了理想的自然环境。
历史渊源
牛蒡在庄坞的种植历史久远,有记载在秦代,相传秦始皇为了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曾派徐福前往东海寻找长生不老之逐风草属炼制仙丹,徐福自咸阳市(今西安市)千里奔波,历经几年的长途跋涉,行至东海之滨,看见遍生一种淡绿色心型叶片之物根似牛尾的植物。徐福很惊奇的发现这里老人长者甚多,而且身体很健壮,寨中很多村民一生无痛无病,最后大都无疾而终。徐福发现他们将该类似牛尾之物制作茶饮用,便将之视为仙草奇药。此物应该是牛蒡,当时的古寨便是今庄坞。
后据记载,在明朝洪武年间,自山西省向东迁民,因当时交通落后,社会贫穷,经长途长时迁徒,大批的移民患有恶疾(瘟疫),坐落在武河岸边高尧寺的僧人见状,便用生长在武河岸边的牛蒡根和牛蒡籽煮汤服用,得以治愈。至此以后,在此留居的移民便有了采集食用牛蒡的习惯。也就在那时牛蒡被李时珍收入《本草纲目》的记载。至今武河两岸还生长着大量的野生牛蒡。
1980年,牛蒡开始商品化种植,由兰陵县农企与日本合作,在庄坞镇种植,因该地是野生牛蒡的产地,环境和土质极为适宜牛蒡的生长,品质和产量均超越日本。
1990年,庄坞镇形成4万亩种植规模,出口牛蒡数千吨。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通过对品种的培育提纯,筛选出品质优良、产量高、环境更加适宜的品种,形成中国牛蒡种植、加工、出口最大的中心。
生产情况
2010年,苍山牛蒡生产面积1670公顷,年总产量2亿千克。有156个加工企业,产品形成牛蒡速东保鲜、腌制、脱水、焙茶、酿酒等八大系列20多个产品。
2015年,苍山牛蒡内销产品的产值已经占了总产值的20%左右,加工企业的数量从2003年10家左右,增长到四五十家,其中精加工企业约有20家。从最早的保鲜牛蒡、干牛蒡出口,衍生出牛蒡酒、牛蒡茶、牛蒡饮料等多种产品。
产品荣誉
2008年,保鲜牛蒡、牛蒡茶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
2010年04月0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苍山牛蒡”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7年,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对兰陵县农产品区域品牌价值进行了评估,苍山牛蒡为8.11亿元。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兰陵县位于山东省最南部,与江苏省邳州市相邻。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0万亩,山区和平原各占一半。现有21个乡镇,1179个行政村,117万人口。苍山牛蒡保护范围位于北纬34°45′00″—34°12′00″,东经118°26′00″—118°59′00″,覆盖兰陵县庄坞镇境内的庄坞、河西、涌泉、多福、高尧、向曙等19个行政村。
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选择地形平坦,排水良好,土壤以沙壤土为主的河潮土,土体深厚,沉积层理明显。土壤pH值6.5—7.5,物理性状良好,宜耕期长,有机质含量平均达到30%,土壤团粒性能良好。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搭配化肥,。促进牛蒡的生长发育,提高抗性。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当地品种“苍山黄”系列的白内肌、地黄、柳川等。质量符合国标要求的种子。
(3)生产过程管理:为加强苍山牛蒡农产品地理标志各项工作,使牛蒡产品质量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高标准高质量的牛蒡,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特制定以下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生产过程管理。一是基地生产管理制度;二是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三是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四是培训制度。
(4)产品收获:牛蒡的生长期一般在150天左右,地上部不耐寒,在3℃左右时,即枯死。根部耐寒,可耐—10℃的低温。采收时不宜过早或过晚,以免影响牛蒡的产量和质量。采收时用刀距地面10厘米割掉茎叶后,用铁锨挖取,以防碰伤。去净泥土和须根后,在叶柄3厘米处切除分好等级。一般长70厘米以上,直径1.8厘米—3.1之间无虫眼、瘢痕、根状茎圆而直的为一级品。
(5)生产记录要求。对产品生产地点,土壤耕作茬口,所用农机具,所用施用肥料名称、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施药方式、施药时间及施药对象,产品收获、销售等项目的日期、方式、数量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专用标志使用
销售和运输包装物应标注“苍山牛蒡”地理标志及其图案,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产品质量、执行标准代号等级等内容。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得使用含有“苍山牛蒡”(包括连续或断开)的名称。
参考资料
中国牛蒡之乡.兰陵县人民政府.2024-03-30
临沂苍山特产牛蒡茶 清心减肥保健佳品.山东频道凤凰网.2024-03-30
临沂兰陵牛蒡质量超日本 牛蒡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中国山东网.2024-03-30
第317期:称牛蒡为“东洋参” 实至名归还是夸大其词?.人民网.2018-12-04
“一菜三吃”,向二三产业要效益.大众网.2018-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