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上皮细胞(pavement epithelium)是构成复层扁平上皮组织的表层细胞。表层细胞呈扁平形的复层上皮,上皮紧靠基膜的一层基底细胞瘤呈矮柱状,是有增殖分化能力的干细胞。正常鳞状上皮细胞分三层:底层、中间层和表层,表层为最成熟层。
鳞状上皮细胞,细胞大而扁平、胞质宽阔呈多角形、含有小而明显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核。口腔、食管和阴道黏膜的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仍有核,胞质角蛋白少称非角化复层扁平上皮。皮肤表皮的复层扁平上皮浅层细胞核消失。胞质充满角蛋白称角化复层扁平上皮。鳞状上皮细胞的主要功能为润滑、避免器官之间的摩擦,利于血液或淋巴流动。
皮肤鳞状细胞癌是非恶性黑素瘤皮肤癌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增高见于肺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
形态特征
鳞状上皮细胞扁平而大,似鱼鳞状,形态不规则。核较小,卵圆形或圆形。
尿液中鳞状上皮细胞形态特征
胞体非常薄。大小为 60一100μm,细胞多不规则,呈多边形,边缘常有卷曲、折叠现象。细胞核小。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完全角化的细胞核较小或无。细胞质中有时可见少量细小角质颗粒。
支气管肺泡鳞状上皮细胞形态特征
鳞状上皮细胞是一种多层上皮细胞,表层鳞状上皮细胞易脱落,直径为40~ 60 μm,形态扁平似鱼状、不规则,多边多角,边缘常卷曲。胞核很小,呈圆形或卵圆形,有时可有2个以上小核。
上皮类型
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是由大量形态相似、排列紧密的细胞和极少量的细胞外基质构成的一种薄壁组织。其特点包括:①有极性,即上皮细胞的不同面均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明显差异,朝向体表面或器官腔面的一侧称游离面,与游离面相对的一面为基底面,上皮细胞之间的连接面为侧面;②大多无血管;③感觉神经末稍丰富;④再生能力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等功能,但不同部位的不同类型上皮功能有差异。
上皮组织主要分为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此外,体内还有少量特化的上皮,如能感受特定的物理化学刺激的感觉上皮和具有收缩能力的肌上皮等。
单层鳞状上皮
单层鳞状上皮又称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很薄的扁平细胞构成 。从上皮细胞侧面看,细胞核呈梭形:细胞质极少,含核部分厚。从上皮细胞游离面看,细胞为多边形,呈锯齿状,核呈扁圆形,位于中央。内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薄而光滑,称为内皮。分布在胸膜、腹膜以及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湿润光滑,称为间皮。上皮表面光滑,所以单层扁平上皮的主要功能为润滑、避免器官之间的摩擦,利于血液或淋巴流动。
复层鳞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又称复层鳞状上皮,是由多层细胞紧密排列构成。表层为数层扁平形细胞,中间层为数层多边形和梭形细胞,基底层为一层矮柱状或立方形细胞,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新生细胞逐渐向表面推移,以补充因为衰老或者损伤而脱落的细胞。凡是在最表层形成角化层的,称为角化复层扁平上皮,主要分布于皮肤表皮;不形成角化层的,称为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口腔、食管和阴道等处黏膜。复层扁平上皮具有耐摩擦和机械性保护的功能。
细胞结构
阴道及子宫颈阴道部表面均被覆鳞状上皮细胞,该上皮的生长、分化主要受卵巢所产生的雌激素影响,而孕激素的作用是促使上皮细胞脱落。正常成年妇女阴道上皮细胞分为三层,即基底层、中间层、表层。
基底层细胞
基底层细胞按其外形及核浆比又可分为内底层细胞和外底层细胞。
(1)内底层细胞
内底层细胞为上皮细胞中最小、最幼稚的细胞。细胞呈圆形,胞浆嗜碱性,染深蓝色,细胞核较大,核浆比为1:1。大小为白细胞的4~5倍。
(2)外底层细胞
外底层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约为中性多叶粒细胞的8~10倍。染浅蓝色,核浆比为1:(2~3)。
中层细胞
中层细胞相当于组织学上的棘层细胞,系由底层向表层的过渡型。外表呈船形或梭形,又称为舟状细胞,胞浆染淡蓝色,核浆比为1:(3~5)。此类细胞妊娠时较多见。
表层细胞
表层细胞外形呈大方块多边形,根据胞浆和胞核的不同特征又可分为以下两型。
(1)网状核表皮细胞
网状核表皮细胞又称为角化前细胞,呈大方块多边形,有钝角,胞浆丰富,染淡蓝色,细胞核染色质疏松,呈网状。观察卵巢功能时将其列入中层,故又称为大中层细胞。
(2)固缩核表皮细胞
核固缩变小,染色质致密深染,胞浆可染成粉红色或淡蓝色。
上皮细胞形态变化规律有如下三点:①细胞体积由小变大。②细胞核由大变小。③胞浆染色由嗜碱性(蓝染)变嗜酸性(红染)。
相关疾病
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ASC )是 2001 年 TBS 诊断系统中的术语之一,1996年全美 768 家实验室的年度统计结果显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这一诊断占所有子宫颈细胞学报道的 5.2%,在所有鳞状上皮细胞异常病变中比例最高。
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这一诊断,在所有鳞状上皮细胞异常病变中比例最高。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antigen,SCC-Ag)是一种特异性很好的鳞状细胞癌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的癌症诊断,是用于诊断鳞癌最早,也是最有效的肿瘤标志物。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增高见于肺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患肝炎、肝硬化、肺炎、结核病、肾衰竭等疾病时该抗原也可有一定程度的升高。
皮肤鳞状细胞癌
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细胞 carcinoma,cSCC)是非黑素瘤皮肤癌(non -melanoma skin cancer,NMSC)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及诊疗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紫外线照射是cSCC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长期日晒、特定部位的总曝光量和日照性皮炎次数与cSCC的发生密切相关,且浅肤色人群风险更大 。
阴道鳞状细胞癌
阴道鳞状细胞癌(vaginalsqua-mouscell carcinoma)发生于阴道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肿瘤。非常少见,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1%~2%,好发于老年妇女,发病年龄高峰50~70岁,60岁以上者占50%左右。
肺鳞状细胞癌
分为以下4个亚型:D原位鳞状细胞癌(浸润前病变)、角化性鳞状细胞癌、非角化性鳞状细胞痛、基底细胞瘤样鳞状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