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马
三河马(Sanhe Horse)别名海拉尔马,是一种原产于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挽乘兼用型马品种,是中国三大名马之一,因当地有三条河流(根河、得尔布尔河和哈布尔河)而得名。三河马具有性格温驯而不迟钝、耐寒耐粗放饲养、抗病力强、适应性强、速度快、持久力良好等特点,还是中国唯一能与其它国家赛马品种竞争的马品种,曾打破赛马记录。
三河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拥有百年育种史,主要是在俄国人引入的后贝加尔马和杂种马的基础上,混入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马的血液培育而成,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它们是当地骑乘、拉车的最佳选择。1986年,该品种被正式命名为三河马。随着中国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河马役用市场逐步萎缩。21世纪,三河马产业向竞技马、娱乐用马和发展马旅游方向发展。2011年时三河马的数量为2万匹左右。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三河马"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1年,三河马被列入中国《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分类为马的育成品种。
三河马体质健壮,结构匀称紧凑,外貌俊美。平均体高145-155厘米,体重350-400千克。头大小适中,眼大而明亮,颈健壮,背腰平直而宽广,胸部深宽而长,四肢结实有力,肌肉结实丰满,肢势端正,蹄质坚实。鬃、、尾毛稀少,距毛不发达。毛色主要为毛和栗毛,黑毛和青毛少。
驯养历史
三河马原产于中国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右旗和大兴安岭以西的滨洲铁路(哈尔滨市到满洲里市,当时的中东铁路)沿线,因当地有三条河流(根河、得尔布干河和哈布尔河)而得名。三河马的原产地呼伦贝尔地区水草资源丰富,自千余年前以来就盛产良马,三河马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拥有百年育种史,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
引种培育
在清朝时期,1897年俄罗斯修建中东铁路,曾输入一部分种马改良蒙古马,解决役用需求。20世纪初,俄国人曾携带后贝加尔马及其改良马在额尔古纳市河畔放牧或定居。后来修筑滨州铁路时,又带来了一定数量的后贝加尔马,分布在铁路沿线一带。当地蒙古马和引入的后贝加尔马混牧现象常见,相互影响时常发生,这些马匹常作为交通工具和商品,交换频繁。三河马即在此时由俄国引入后贝加尔马及其杂种等与当地蒙古马杂交而逐步育成的。苏联十月革命时期,一些俄国贵族又往三河马产地带入了相当数量的品质优良的后贝加尔马以及含有“奥尔洛夫马”“皮丘克马”以及英国马与“皮丘克马”等重挽马品种血液改良的杂种马。1934-1945年的伪满时期,又引进了英纯血马、美建米马、盎格尔阿拉伯马、盎格尔诺尔曼马以及贝尔修仑等马种。三河马的血缘主要是在这些后贝加尔马和杂种马的基础上,混入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马的血液,经几十年精心培育而成。
建立马场
解放后,工农业生产和军事上都需要大量役马和种马。1954年11月,政府建立扎罗木得三河马场(即大雁马场,位于海拉尔区和牙克石市之间),该场先后收购三河马大小共计677匹。1955年4月,政府又建立额尔古纳旗三河马场(即三河马场),该场共有813匹三河马,三河马场的品质比大雁马场略佳。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个三河马场。
品种确立
经中国国家农业部实地调研三河马,1955年、1956年,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在三河马产区大量收购三河马,组建了以额尔古纳旗三河马场和鄂温克旗大雁种马场为核心的多个国营牧场,投入大量的技术人才、物力,组织长达33年的三河马计划选育工作。1986年9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农委和科委组织三河马品种鉴定验收,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三河马。
特征
三河马体质健壮,结构匀称紧凑,外貌俊美。平均体高145-155厘米,体重350-400千克。头大小适中,多呈直头。眼大而明亮,耳大小适中、直立,鼻孔开阔腭凹宽。颈长短适中、健壮,颈肩结合良好,颈位较高,甲明显,背腰平直而宽广。肩长短中等,胸部深宽而长,肋骨拱圆,腹部大小适中。四肢结实有力,关节大而明显,肌肉结实丰满,腱、韧带发达结实,管骨较长,飞节发育良好,肢势端正,蹄大小适中,质坚实。鬃、鬣、尾毛稀少,距毛不发达。三河马毛色主要为骝毛和栗毛,黑毛和青毛少。
产地
产地范围
三河马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是以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垦区三河马场为骨干的主施业区,地域保护范围涵盖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区,包括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介于东经117°15′-124°02′、北纬47°05′-51°30′高纬度地带之间,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大草原过渡地段。
产地环境
三河马产地呼伦贝尔市处于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区的交汇处,是大兴安岭-蒙古高原过渡带。呼伦贝尔市素有“牧草王国”之称,天然草场总面积1.49亿亩。除东部少数地区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草原植物资源约1000余种。呼伦贝尔岭西区为半干旱性气候,年降水量为300-500毫米;岭东区位半湿润性气候,年降水量在500-800毫米。产区气候冬季虽然寒冷干燥,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土壤肥沃,对植物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呼伦贝尔市地区水资源丰富,呼伦贝尔地区地表水蕴藏量和地下水埋藏量都十分丰富,水资源总量为286.6亿立方米。无工业污染,水资源保持良好。呼伦贝尔大草原面积大,地势多丘陵起伏,水源充足,草生繁茂,草质优良,是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
习性
三河马在冬季严寒的草原上生活,有耐寒耐粗饲的高度适应能力,抗病性强,适应粗放的饲养管理,能够经受严寒、酷暑、风雪、蚊虫叮咬等恶劣的自然条件。冬、春季草场被积雪覆盖,马群白天放牧,扒雪觅食枯草或作物秸秆,能忍受-50°C以下的低温。三河马性格温驯,但不迟钝,运动时动作灵敏,速度快,且具有良好的持久力。
饲养照料
饲养方式
三河马饲养方式是一种半牧半养饲养方式。夏季放牧,充分利用草原,此时草原上草生茂密,有丰富野草可以足食,质好量多,此时马体壮健,多在此时抓好秋膘,以度过秋季风霜和寒冬,冬季补饲草料。这种方式即可使马匹得到充分锻炼,又可得到人为保护。
放牧
在早春,三河马马群日间放牧,归牧后可补适量干草,多利用能避风雪的阳坡和牧草返青较早的河川沿岸地带放牧。春末夏初,马群可昼夜放牧。夏季可将马群赶往高处放牧。夏末秋初,仙客来菌蝇已少,马群可安静采食。立秋后,牧草多结籽,着重抓好秋膘。霜降秋末,适当推迟早晨采食时间,霜期不到低处放牧。冬季为补草补料期,原则是先草后水。作为种用的育成马,春、夏季可昼夜放牧,秋、冬季时,应采用舍饲方式喂养,并补充精料。
舍饲
三河马的马厩一般都有棚圈,三面有墙,一面敞开,隔成单间。马厩应向阳背风、干燥保温、防寒防湿、通风采光性良好。地板应铺设干草或木屑,定期更换,棚圈内设有草架、补料槽。应建有专门的运动场所,地面一般为土壤和沙子的混合地面。马厩应保持清洁卫生、干燥,定期消毒。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因三河马大部分时间是在接近大自然的条件下生活的,因此能养好马匹关键在于夏秋打草,储草越冬,使得冬季补饲有足够的干草可以食用。
护理
三河马的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擦拭,可用刷子沿着鬓毛-颈部-肩部-背部-腹部-臀部-马尾的顺序擦拭马匹,保持卫生。二是修剪,定期修剪鬃毛、鬣毛、尾毛和距毛。三是洗浴,可选择温暖晴朗的天气给马匹洗浴,应选择在干净的平地,有条件时可建立马匹浴室。洗浴应用温水,冬季时适当降低洗浴的频次。洗浴时用海绵擦拭马体表,使用中性无毒的沐浴露。清洗结束后,尽快将马体表的水分刮干。有条件时可利用烤灯等取暖工具,将马体表烤干。四是护蹄。饲养者可在每年的5月份-10月份,用硫酸铜或甲醛水溶液喷洒与浴蹄,11月份-次年4月份,用生灰浴蹄。修蹄要分层切削,避免切到蹄肉。如需装蹄铁,蹄铁应适合蹄形,修整后的接蹄面应平坦、外缘应平整,保持钉沟和钉孔的完整。五是挫牙。每年应对马匹进行1次口腔检查和1-2次挫牙。
繁育
有条件时,育成马在18月龄应将公母马分群饲养,避免母马过早妊娠。对公马进行性能测定后,确定种公马和不留作种用的马,不做种用的公马如需要去势,手术季节应选在早春、秋末。母马年龄达到3周岁时,若健康、无生殖疾病,体况中等,可作为繁殖母马。母马发情季节多在4-7月份,发情周期平均为18天,发情期平均为9天。种公马精液品质良好,精子浓度高。
母马妊娠期约338天。经妊娠检查后,将怀孕母马单独组群。选择地势平坦,临近水源,草质优良的牧场昼夜放牧。应慢赶慢放,避免拥挤和长距离驱赶。入秋后,将怀孕母马小群合为大群,加强管理、补饲优质饲草。入冬后,白天选择地势较低的草场放牧,夜晚回圈补饲青干草。将有临产表现的母马及时分离到安静、干燥、宽敞的棚圈或马厩。安排专人看护,加强护理,做好助产准备。产驹后,母马应补充少量食盐及温水调制的小米粥。饲养者应对幼驹脐带和母马胎盘进行观察和处置,及时给母马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记录母马产驹日期。母马产后可带着幼驹中午前后在近处草场放牧,根据母马情泌乳情况补饲优质青干草、胡萝、蛋白质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饲料。母马产驹6个月后,马驹应及时断乳,与母马分开管理。
常见疾病
大群放牧的三河马,除患有寄生虫病和少数外伤外,很少有内科病发生,几乎没有消化道疾病,病死率一般不超过1%。饲养者每年应检马鼻和马传染性贫血,在每年的4月中旬-5月初和10月中旬-11月初进行两次驱虫。驱虫常用药为阿苯达挫、伊维菌素和阿维菌素。每次更换药品,注意耐药性。
用途
役用
三河马属于挽乘兼用型品种。在交通不发达,地广人稀的年代,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三河马具备良好的持久力,速度也快,所以是当时骑乘、拉车的最佳选择,有时单人骑乘,有时拉四轮车。
在海拉尔区农牧场管理局组织的一次三河马调查中,使用一匹蓝色的三河马马在三河一分场作挽力测试,该马将一辆载有30人和一平厢沙子的解放汽车拉出10米远。据海拉尔农牧场管理局1988年出版的《三河马》一书记载,三河马在林区集运木材,在雪道上可拉载的定额是736.8千克,而蒙古马仅为596.8千克。相同的距离,三河马如果每天可运三次,蒙古马则只能运两次。用三河马单套拉四轮车,载重900千克,日行40-50千米,可持续工作8-10天;用双马驾四轮快马车,坐1人,18小时跑140千米,平均每小时7.7千米。
1955年10月2日暴风雪后,草原便道上的积雪平均厚度达20厘米,有些地方的积雪甚至达半米至1米厚。当晚22时三河马场的一位干部乘一匹青鬃三河马,从当时三河马场所在地朝鲁图,现三河马场10队出发,中间只休息一次,次日晨7时到达海拉尔区,总程为150千克,仅用8个多小时,三河马的耐力由此可见一斑。
竞赛
三河马可作为赛马,在中国国产马种比赛中,三河马速力最快,常得冠军。据记载,早在20世纪30年代,三河马就在上海与其它国家的马种竞赛,并且一战成名,创造了1600米用时2分4秒的成绩,是当时上海跑马厅的最快纪录。同期,在大连赛马场上,三河马把这个纪录提高到1分51秒8。多次打破了全国纪录。
展示
2016年,10匹三河马参加了第十届中国国际马业马术展览会,是中国第一个参展品种。
食用
三河马的马奶和马肉具有营养价值。马肉瘦肉多,脂肪少,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肉食品。马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黄油球小,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易被人体所吸收,有很好的强身保健作用。
产业
早期产业
20世纪30年代,三河马就在中国上海与其它国家的马匹一起参加赛马竞赛,创造优异成绩。中国解放后,呼伦贝尔市建设了三河马和大雁两个上规模的种马场,小种马场不下十余个,鼎盛时期呼伦贝尔市三河马达41865匹。三河马是乘挽兼用马,根据不同需要可选育出偏乘型和偏挽型,使偏乘型的速度更快,偏挽型的更加力大无穷。中国在1955年对三河马的情况进行系统调查之后,正式制定了育种规划,开始育种。
发展期
1958年,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务院为三河种马颁发奖状,誉三河马是“中国马的优良品种”,前去领奖的三河马场首任场长刘锦绥还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9年,中国农业博物馆要展出国内马匹品种,上级决定从三河马场选一匹特等种公马送北京农展馆参展。之后,国务院从三河、大雁两种马场各选20匹三河马作为“友好使者”出使越南安家落户。从此三河马名声大噪,慕名而来的购马者络绎不绝,每年都有几百匹三河马应征入伍或支援全国各地工农业生产,在当时,两匹半育成种公马可换一辆解放牌汽车。1966年,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标准计量局制定了三河马地方标准。1972年黑龙江省又作了第二次调查,对三河马品种的育成起了推动作用。1986年,三河马通过了品种鉴定,鉴定通过后,内蒙古自治区批准其正式命名为“三河马”。
衰落
然而,随着中国各领域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三河马役用市场逐步萎缩。大雁种马场、三河马场等饲养三河马的主要机构纷纷将马匹卖出,三河马走向衰落。2001年,三河马场大规模垦荒,三河马数量稀少。这一情况引起了额尔古纳市的重视,相关人员多方征求意见、商讨对策,决定了三河马种群保护走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建设三河马养殖基地,走培养竞技马、娱乐用马和发展马旅游的发展道路。
产业转型
2003年8月23日,中国马业知名专家齐集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召开了“首届三河马研讨会”。2005年起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在三河马的故乡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三河回族乡建成了三河马科技博物馆。2011年时三河马的数量为2万匹左右,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三河马"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1年,三河马被列入中国《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分类为马的育成品种。
呼伦贝尔农垦三河农牧场有限公司深度挖掘三河马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多措并举推动“马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通过建立三河马科技博物馆、成立三河马协会、举办赛马比赛等方式,全面发展“马”主题文化,以绿色、文化、产业提升为主导,将三河马文化与当地的民俗民族文化、农垦文化相融合,促进民俗家庭游,田园观光游等旅游业的发展,助力群众增收致富。2015年5月,社会各界人士自发组织成立了三河马协会。2016年,该协会成功举办了1公里竞速跑,12公里跑马赛,6公里走马赛。
对比
三河马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对比如下表。
参考资料
历经曲折的三河马.中国马术协会.2023-12-09
马.itis.2023-12-09
三河马.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3-12-09
关注国宝“三河马”.额尔古纳档案史志局.2023-12-09
三河马进京展风采.内蒙古新闻网.2023-12-09
一起走进三河马的前世今生!.网易.2023-12-09
推进“马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让“内蒙古三河马”成为额尔古纳金名片.北疆先锋网.2023-12-15
国家禽畜遗传资源品种名录.moa.gov.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