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凫山

凫山

山,又名八卦山,主峰海拔233米,面积约为9.2平方公里,周长12公里,据当地传说,伏羲女娲曾在此生儿育女,繁衍人类,山脚下有凫山羲皇庙遗址。

凫山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西南部,南部与滕州市山脊为界。

八卦山简介

凫山,又名八卦山,其东峰又称承雀山,位于邹城市西南部的郭里镇,传为女娲诞生于此(详见商务印书馆1931年出版《中国古今地各大辞典》),其南半部与滕州市以山脊为界,主峰海拔233米,面积9.2平方公里,周长12公里。

山脚下曾有羲皇庙一座,依山而建,为亭、、楼、阁的集合体,结构严谨,气势恢宏,风格独特。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2019年3月8日,泰安市人民政府公示的《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到山东省要以”四山、四水、四城、四圣”为中心建设中华文化枢轴,凫山为其中的“四山”之一。

景观景点

羲皇庙遗址

羲皇庙,又称伏羲女娲祠凫山羲皇庙,俗称爷娘庙,因集“儒、释、道”三家一体,为全国范围内少之又少三家僧人主持的“三僧庙”。该庙依山而建,为亭、榭、楼、阁的集合体,结构严谨,气势恢宏,风格独特,多由石刻、木雕组成,雕刻艺术精美,惟妙惟肖,截止到2016年,已探明羲皇庙原来的规模占地达65亩,共有100余间房屋,庙址平面呈长方形,庙内曾有全国最大的碑、有屈指可数极为罕见的中国古代裸体雕塑,还有造型奇特的四棱方碑是鲁西南最大、影响最深、香火最为旺盛的宗教圣地,具有中国式的古罗马遗址建筑特征。

遗址现存为数不多的文物仍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尤为难得的是有一明代赑屃驮负的巨碑,碑文计42行,2858字,历数盘古、三皇五帝,尤推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正式从夏朝帝王纪历开始,一直截至当世明朝万历四十五年,共计,载刻正统十三朝234名帝王年号及其在位时间,通史跨度之长,皇帝年号之清晰,在位时间之确凿,接续世代之严谨,镌刻文字之简约,为当时通鉴志书所无,在中国碑刻群中绝世无双,堪称中国皇统第一碑。

文化产业园

伏羲文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3亿元,旨在打造集遗址展示与保护、文化教育与传承、公众休闲与游憩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园区,对于弘扬伏羲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交流

行动

为方便群众表达怀古之情,提升伏羲文化影响力,郭里人在东凫山两麓选址建设伏羲文化产业园、朝拜广场、伏羲女娲雕像以及朝拜路、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庙会祭祀大典

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邹城市民间文化学者与非遗保护部门依据东夷文化古籍中的点滴记载,恢复了农历上巳节的庙会,并于当日在伏羲庙遗址上,用乐器·乐谱·祭器与舞步,还原了上古祭仪,以此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和女娲。重拾远古记忆,寻觅古老足迹,感悟始祖文化精髓,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抚慰浮躁的心灵。

每年上万群众齐聚伏羲朝圣广场,在伏羲圣像前叩首行礼,追思人文始祖肇启文明的伟大历史功绩,表达对太昊伏羲的无比崇尚和敬仰,祈福生活安康。

交通指南

邹城汽车站可乘坐103路直达郭里镇,票价2元。

八卦山地质

据民国版《邹县地理志.李氏捷调查》载:山 石属新元古界奥陶纪北系大理石,山土为黄色冲积土层,土质肥沃。又载,该山“群峰衔,络绎不绝,远望若水上之凫。”故名凫山,又名承雀山,亦名鲁府山。因有东西相对峙的两座凫山,此山居东,故称东凫山,西凫山与其相对。

参考资料

邹城市郭里镇:伏羲故里崛起的新秀.鲁网.2019-03-10

重磅!山东将建一条中华文化枢轴 包括四山四水四城四圣.齐鲁网.2019-03-10

我市伏羲文化产业园项目开工(图文).邹城政务网.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