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岑毓英

岑毓英

岑毓英(1829年6月26日~1889年6月6日),字彦卿,号匡国,壮族,广西西林人,中国清末大臣,为中国壮族历史上首位总督、头品顶戴与兵部尚书

岑毓英13岁时,其父将他送到广南府城南街随舅父居住,就读于广南孔庙明伦堂后的莲峰书院。1845年春夏间,岑毓英回西林应童试,先赴西林县试取列第一名。其后赴奉议县院试取入西林县学附生(秀才)第一名。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西林县令命岑毓英做西乡团总。1853年,广西巡抚劳崇光为他请功,“奉旨以县丞选用”,开始其政治生涯。1856年,岑毓英募勇入滇,参加镇压云南省反清义军。1859年3月,岑毓英第二次募勇投滇。1863年,回民大起义爆发,时任布政使的岑毓英率清军平叛滇西回民。1868年3月28日,清廷任命他为云南巡抚,1873年秋兼署云贵总督,岑毓英成为当时中国8位封疆总督之一。1879年3月,岑毓英被任命为贵州省巡抚,授予“兵部尚书”官衔。1881年5月24日,岑毓英调补福建巡抚。1881年秋,岑毓英重返云南省,署理云贵总督。1884年2月,岑毓英率清军抵越南家喻关,开始援越抗法,直至1885年3月结束。岑毓英于1889年6月6日病逝于昆明市,清廷追赠其太子太傅,谥号“襄勤”。

人物生平

出生世家

1829年6月26日,岑毓英出生在西林县那劳寨的一个土司后裔的地主家庭。其出生才9个月,母亲就病死了,岑毓英由祖母鞠养长大成人。

求学道路

岑毓英4岁时每天就能认汉字几十个,5岁进家塾破蒙。由于他读书太用功,岑苍松担心儿子会积劳成疾,于是命他读书之余,演练武艺。他少年时曾在西林定安读书启蒙,13岁时,其父将他送到广南府城南街随舅父居住,就读于广南孔庙明伦堂后的莲峰书院,投师广南名师——欧阳姓

1842年,岑毓英自带行李书籍,步行100多里,到教育条件较好的云南广南府城读书。1845年春夏间,岑毓英回西林应童试。先赴西林县试取列第一名,再赴泗城府试取列第一名,最后赴奉议县院试取入西林县学附生(秀才)第一名。

建功立业

1851年,金田起义爆发,清廷下诏各地举办团练,西林县令命岑毓英做西乡团总。岑毓英捐出家资招兵买马,以兵法训练部众。依靠这支团练,他在泗城府属之西林、西隆、凌云3县境内镇压了几支较小的农民起义队伍。1853年,广西巡抚劳崇光为他请功,“奉旨以县丞选用”,开始了他搏击功名的政治生涯。1856年,中原各方势力酣战,云南省杜文秀蓄发易服率义军攻占大理白族自治州。岑毓英见天下大乱,自认在广南多年,对云南熟悉,于是募勇入滇,参加镇压云南反清义军。

1863年,回民大起义爆发,时任布政使的岑毓英率清军大举西犯,攻陷滇西大部分州县,逼近大理。滇西回民军顽强阻击,同时又联络降而复起的滇东南回民军马荣、马联升部扰其后路,威胁省城,迫岑毓英率部回援,乘机夺回所失各城。

官职升迁

1857年1月,岑毓英会同都司何有保攻克红岩,叙功赏戴蓝。同年6月,云贵总督恒春忧愤自杀,云南巡抚舒兴阿托病离任,布政使桑春荣兼护云南督抚,云南政局混乱。岑毓英感到前途渺茫,借口筹资募勇,返回西林蛰居。1859年3月,岑毓英第二次募勇投滇。这一次,他以战功先后署宜良县知事、路南州事、澄江市知府,代理云南布政使。1868年3月28日,清廷任命他为云南巡抚,1873年秋兼署云贵总督。

1875年,岑毓英正与英国人交涉马嘉理案,接到那劳继母忧的消息,回籍守制。1879年,他到北京述职,被授予贵州巡抚职。在黔抚任上,岑毓英大刀阔斧整顿吏治,裁遣黔省冗员五成,限期出省;剩下五成,随时察看甄别,公平处理。1879年3月,岑毓英奉旨进京,光绪帝三次召见他,并任其为贵州巡抚,授予“兵部尚书”官衔。1881年5月24日,岑毓英调补福建巡抚。1881年9月10日,岑毓英东渡台湾视察,从基隆市登陆,查勘淡水区鹿港镇,再由台北市、淡水、新竹市、彰化、嘉义市依次行进考察。该年底,其第二次渡台,督修大甲溪

援越抗法

1881年秋,岑毓英重返云南省,署理云贵总督。1883年12月24日,岑毓英统率20营1万多人从昆明市启程去越南。1884年2月11日,其率军抵达越南家喻关,会见了一些越南官员和滇军前线将领。因为李鸿章奏请清廷让岑毓英统一指挥所有驻扎在越南的中国军队,于是2月15日清廷下令:“所有徐延旭统带各营及调防诸军,均著归岑毓英节制调度”。但是,岑毓英认为军情百变,不能遥制,多次要求辞去节制关外诸军。1884年3月,东线桂军败溃,逃回谅山省。岑毓英认为,西线无险可守,又无东线桂军牵制,于是把出关滇军全部撤到中越边境附近驻扎。因为没有接到命令就撤退,清廷将岑毓英降二级留任处分。

1884年8月,法海军突袭福建水师,攻占基隆市、澎湖等地。1884年8月26日,清廷被迫对法宣战。中法战争分东南沿海和越南两个战场。越南战场又分东线、西线两部分。东线由潘鼎新接替徐延旭任主帅,西线仍然由岑毓英任统帅。1884年9月1日,岑毓英第二次带兵出关。这时,西线法军收缩战线,屯聚大军守卫宣光省,以阻滇军东下。岑毓英打算先克复宣光,再攻太原市,然后会合东线桂军收复越南北圻。宣光包围战,是岑毓英任西线统帅,亲自指挥的最大一次攻城战。从1885年的1月26日到3月3日,丁槐部4000人,唐景崧部2000人,何秀林部3500人,联合攻城,滇军死1000多人,伤2000多人。

就在宣光城即将攻克的时候,东线潘鼎新弃守谅山省,败退入关,法军得以从东线抽调兵力西援。岑毓英不得不撤走包围宣光的各支部队,让他们以地营、地雷阵跟法军相持于宣光城附近。3月23、24日,法军以4000人围临洮府山围社、田义甫的西线滇军。滇军李应珍伏垒坚守,覃修纲以精锐驰援,歼灭法军600多人。

病逝追封

中法战争结束后,岑毓英参与中越两国的划界工作,让幕僚赵藩以工笔楷书刻写昆明大观楼孙髯的180字“古今第一长联”。1889年6月6日,岑毓英病逝于昆明市,清廷追赠他为太子太傅,谥“襄勤”。岑毓英曾于1873年期间在桂林市购屋置地,所以死后他葬在桂林城东尧山。

个人生活

家庭情况

岑毓英,祖居广西西林县那劳寨,有毓英、毓祥、毓宝、毓琦同父异母弟兄四人,岑毓英排行老大。他所在的那劳村是一个壮族村寨,与广南县山水相依。明清时期广南府的治所——莲城,是滇、桂、黔三省结合部的中心城市,经济较为繁荣,西林、田林县等地与广南物资交流频繁,那时主要靠马帮运输。岑毓英祖父岑秀歧、父亲岑苍松在一个叫那维的地方开马店,并有数匹马经常驮运物资往返广南、西林、隆林各族自治县、田林、凌云等地。

家庭关系

政治举措

军事

岑毓英作为“军旅起家”的将领,有一套科学的作战方法。他治军严明,要求将官与士卒同艰苦,冲锋在前。任贵州省巡抚时,他制定《练军章程十二条》,对兵营的组织与训练,作了全面的规定。在指挥作战方面,他强调官兵上下一致的重要性,“夫用兵之道,必使将识兵心,兵识将意,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方能运用自如。”

政治

岑毓英在任云贵总督期间,有很多善举,如在中越边界屯兵驻防,保卫国土,在中缅边界的南甸、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稳定边界。岑毓英还整顿吏治,定期考核官吏,裁汰不称职和冗余官员;注重教化以转化民心,开启民智,设义学,开学馆,建孔子庙等;扩修昆明城垣、文庙、魁星楼、西山龙神庙,重建“忠爱”“金马”“碧鸡”三坊,修复大观楼,重立孙髯180字长联,续修《云南省志》等等。

经济

岑毓英针对云南省多年战乱,民生枯困实际,实行免收税厘,革除征夫和摊派杂捐之弊,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招商集股开发铜矿办厂,以振兴地方经济。岑毓英在任云贵总督期间,积极进行了改土归流,减免赋税,开办工厂企业,修通了数条昆明市通往外省的电话线。

教育

岑毓英在任云贵总督期间的清光绪九年(1883年),为感激广南省对他的培养教育,欣然捐银4000两,支持广南办教育。岑毓英的捐资,为提高广南国民的文化素质起了很好的作用。

官职情况

岑毓英先后受任云南省宜良知县、路南知州、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贵州省巡抚、福建巡抚等职,受封“太子少保”“一等轻车都尉”,赏穿“黄马卦”,为中国壮族历史上的首位总督、头品顶戴与兵部尚书

个人作品

著作

(以上为收录部分著作)

诗词

(以上为收录部分诗词)

相关记载

(以上为收录部分记载)

人物评价

清史稿》:毓英与滇事相终始,跋扈霸才,竟成戡定伟绩,信乎识时之杰,能自树立者已。(清史稿 评)

云贵总督岑毓英以其“仁孝忠义”的秉德成为清代封疆大吏、力挽狂澜的中兴名将而名垂青史。他日理万机为国操劳,镇守西南,常怀着浓厚亲情,不忘西南边疆及其广南舅父对他的培养教育和支持。他报答各族群众的感恩行动,深深烙印在各族民众的心中,并代代传颂至今。(广南县人民政府官网 评)

参考资料

广西岑氏土司:一个家族的传奇.广西岑氏土司:一个家族的传奇.2024-10-22

廉润百法丨八桂清官廉吏——晚清壮族名臣岑毓英:永葆清廉本色.澎湃新闻.2024-03-11

云贵总督岑毓英与广南“陪和坛”.广南县人民政府.2024-10-23

《春谒宫保府》——记西林县那劳镇清代岑氏一门三总督.搜狐网.2024-10-22

岑毓英其人其诗.岑毓英其人其诗.2024-10-22

岑襄勤公奏稿.豆瓣读书.2024-10-22

清史稿岑毓英列传.www.guoxue123.com.2020-01-15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豆瓣读书.2024-10-23

【提供资料信息服务】岑襄勤公年谱 广西壮族自治区 167页(略模糊).孔夫子旧书网.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