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鹧鸪天

鹧鸪天

鸪天,是宋词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音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等。

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等。调名取自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仅此一体。北曲用作小令或套曲,南曲列为“引子”用于传奇剧结尾。宋人作者极众,题材广。晏几道多写花间尊前情事,宋人还用以叙事、写景、祝颂、感怀、言志等。无名氏写闺情婉美,黄庭坚写江湖之趣,辛弃疾作豪气词,刘克庄以作词论,贺铸有悼亡词。

鹧鸪天又名千叶莲、半花桐、于中好、思佳客、看瑞香、第一花、禁烟、剪朝霞、鹧鸪、避少年、鹧鸪引、骊歌一叠、思越人、思远人,然与王一字之思越人、思远人无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见柳永《乐章集》。明杨慎词品》卷一谓取唐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为调名。《乐章集》入正平调(中吕羽)。《词律》卷八列秦观一体。《词谱》卷--列晏几道一体。

词牌沿革

《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淲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

唐人郑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突黎,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音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晏几道十九首,其中名篇颇多,如:“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晏几道均写花间尊前情事,宋人还用以叙事、写景、祝颂、感怀、言志。无名氏一首写闺情,甚为婉美:“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黄庭坚抒写江湖之趣:“西塞山边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张志和,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底是无波处,一日风波十二时。”辛弃疾作豪气词:“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妮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刘克庄以作词论:“诗变齐梁体已浇。香新制出唐朝。纷纷竞奏桑间曲,寂寂谁知下焦。挥彩笔,展红绡。十分峭措称妖娆。可怜才子如周瑜,未有佳人敌小乔。”贺铸悼亡词:“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唏。旧栖新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朱敦儒靖康之变后于江南重见北宋汴梁名妓李师师而作感怀之词:“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襟。”此调用平韵,为换头曲,以七字句为主。但前段第二、四句,后段第三句均为平平仄仄仄平平式,并有两个三字句,因此与七言律诗之音响格律绝不相同,而有流畅、响亮、谐美之艺术效应。前段三、四句以对联为工,如晏几道:“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西楼酒面垂垂雪,南苑春衫细细风”,“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风凋碧柳秋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因此调多七言句,切勿以诗法入词,宜流动婉美,善于以意象表现。

格律说明

定格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宋人填此调者,字句韵悉同。赵长卿词前段起句“新晴水暖藕花红”,“新晴”二字俱平声,“水暖”二字俱仄声,“花”字平声,与此平仄全异。又晏词别首前段起句“一醉醒来春又残”,“春”字平声。高观国词第二句“最怜一曲凤箫吟”,“最”字、“一”字俱仄声。晏词别首第三句“云随绿水歌声转”,“云”字平声,“绿”字仄声。又“年年底事不归去”,“不”字仄声。第四句“怨月愁烟长为谁”,“怨”字仄声,“长”字平声。赵长卿词后段第一、二句“忆携手,遇阶”,“忆”字仄声,“携”字平声。黄庭坚词第三句“斜风细雨不须归”,“斜”字平声,“细”字仄声。柳永词第四句“只因曾向前生里”,“只”字仄声,“曾”字平声。晏词别首第五句“曼倩天涯犹未归”,“曼”字仄声,“犹”字平声。俱与此词平仄小异。谱内可平可仄据之。按《花草粹编》赵介之词后段第五句“杜宇一声肠断人”,无名氏词“图得不知郎去时”,“一”字、“不”字俱仄声,但宋元人此句第三字从无用仄声者,此乃以入声字替平声,不可泛用上、去声。

格律对照

定格

格律对照例词:《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中中中中中中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影风。

中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典范作品

北宋】夏《鹧鸪天·镇日无心扫黛眉》

【北宋】柳永《鹧鸪天·吹破残烟入夜风》

【北宋】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一醉醒来春又残》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守得莲开结伴游》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小令尊前见玉箫》

【北宋】晏几道《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

【北宋】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北宋黄庭坚《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北宋】贺铸《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北宋】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北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北宋】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离豫章别司马汉章大监》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南宋】辛弃疾《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南宋】陆游《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南宋】张炎《鹧鸪天·楼上谁将玉笛吹》

参考资料

〔鹧鸪天〕.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10-19

鹧鸪天.国学荟.2024-10-19

鹧鸪天词牌的体裁沿革.古诗文网.2019-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