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墓博物馆
杨贵妃墓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以西63公里处的兴平市马嵬坡,是依托于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贵妃墓而建立的一座遗址博物馆,原为l979年成立的杨贵妃墓文物保管所,2008年5月更名为杨贵妃墓博物馆,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隶属兴平市文物旅游局。
墓葬特点
杨贵妃墓依山而建,呈阶梯状,气势雄伟。该墓原是一个土冢,相传墓上封土香气宜人,游女纷纷拾取,使得封土被大量带走,为保护墓葬而砌成风格独特的青砖冢。墓园内还建有高5.8米的贵妃插花汉白玉雕像、仿唐二层太真阁、集30幅绘画为一体的长恨歌画廊、16米高的望都亭、观音殿等建筑。
园内唐献殿现作为“唐朝妇女生活展”展室对外开放,展览共分“审美情趣”、“发髻绰姿”、“面靥倩影”、“服饰新潮”、“出行常度”、“翰墨风流”、“乐舞春韵”、“农家浅露”等八部分,通过唐代丧葬礼俗遗物展现了唐代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
此外,在墓葬东西两侧清代风格的碑廊内还陈列着唐及唐以后达官贵人、文人学士题写的珍贵诗词刻石38通。
墓葬主人
杨贵妃(718一756年),名玉环,字太真,始为李隆基子寿王李瑁妃,玄宗先把贵妃度为女道士,后入宫纳为己妃。史书记载贵妃“貌美、性聪、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因能承合上意,深得玄宗宠幸。天宝十四年(755年)胡将安禄山、史思明以诛杀杨国忠为名起兵反叛,史称“安史之乱”。次年6月,潼关县失陷,京城长安岌岌可危,玄宗携贵妃和一帮禁军西逃四川省避难,行至马嵬驿前,禁军哗变,以罪咎杨门杀了杨国忠,并声言“祸根犹在”,要求处死贵妃。在宦官高力士“将士安则皇帝安”的劝说下,赐慧贤皇贵妃三尺白绫,自缢于马嵬佛堂,死时年仅38岁。在确认贵妃已死的情况下,将官用行军被褥把贵妃尸体包裹起来,在旁边挖了一个坑,草草掩埋后保护着李隆基继续西逃。两年之后,玄宗返回长安,打算对贵妃进行改葬。但因为当年事出突然,掩埋贵妃时没有留下任何标记,随从只找到贵妃遗落的香囊和鞋袜,并郑重其事地将其掩埋,从而有了衣冠冢的说法。在日本还有两处贵妃遗迹供人凭吊,所以有传说杨贵妃没有死。而是东渡到了日本。
馆藏珍品
杨贵妃墓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62件,珍贵文物0件。
参考资料
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国家文物局.2020-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