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鼬
林鼬(食虫类:Mustela putorius)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属于鼬科。体长约35至51厘米,尾巴长度约12至19厘米,体重介于0.7至1.4千克之间。雄性个体通常比雌性更大。林鼬具有黑色的皮毛,面部呈白色,带有黑色的图案,类似于面具。这种动物在冬季的皮毛更加浓密且有光泽,而在夏季则较为稀疏。林鼬主要分布在欧洲各地,包括除爱尔兰以外的所有国家和地区。它们喜欢独居,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夜间活动频繁。林鼬的食物主要包括兔子、蛋、鸟类、昆虫和两栖纲等。每年春季,林鼬会繁殖一次,每胎产仔数一般在3至7只之间。目前,林鼬的数量相对稳定,未被列入濒危物种名单。
形态特征
林鼬头体长35-51厘米,尾长12-19厘米;体重0.7-1.4千克。有一个同属物种的细长躯体,头宽、四肢较短。显示出极端的两性异形,雄性要比雌性重达两倍,但是除了体型尺码之外,它们的外观大致相同,眼睛周围有一张浣熊般的黑色面具,周围是一张白色的面孔。白色的耳朵短而圆。嗅觉、听觉灵敏。犬齿较发达,裂齿较小;上臼齿横列,内叶较外叶宽;臼齿齿冠直径大于外侧门齿高度。身上具黑色的皮毛,体毛柔软,无斑纹。在冬季,皮毛厚而有光泽,但在夏季则较薄,显得有些褪色。前后足均5指(趾);半蹠行性;爪锋利,不可伸缩。尾较短粗。肛门附近有有一对臭腺,可放出强烈的气味分泌,当林鼬兴奋或受到威胁时,会放出臭气驱敌自卫。
栖息环境
林鼬栖息于低地,通常在海拔500米以下生活。在沼泽、森林、林区、种植园、河岸、沙丘、海边悬崖及农场建筑物附近。
生活习性
大多数的林鼬是孤独的生物,喜独居,有较强的领地意识。它们单独行动,只有在繁殖期才会成对出现,平时会强烈地捍卫自己的领土。是夜行性的动物,昼伏夜出,夏季和黄昏最为活跃,也有年轻的雌性在白天觅食。它们的视觉感并不是很敏锐,主要依靠嗅觉来追踪和杀死猎物。在冬季,变得不太活跃,白天出现的时间比夏天多。肉食性动物,通常捕食啮齿动物和兔子,以兔子、蛋、鸟类、昆虫和两栖纲为食。个别林鼬可以捕食体型比自己大得多的兔子。如果食物变得稀少,也会吃昆虫和水果。
分布范围
林鼬广泛分布于欧洲大陆,包括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直布罗陀海峡、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马其顿共和国、摩尔多瓦、黑山、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乌克兰、英国等地。此外,在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也有关于林鼬的记录,但这些记录的来源尚不清楚。
繁殖方式
林鼬在冬末开始发情,此时雄性和雌性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交配过程中,雄性会紧紧抓住雌性的颈部并将其拖拽,直至雌性完全顺从为止。林鼬的交配系统复杂多样,通常一年生产一窝,如果幼仔不幸死亡,雌性有可能在下一个季节再次生育。妊娠期约为42天,每胎产仔数一般在3至7只之间。幼仔在出生一个月后断奶,母体会继续照顾幼仔约三个月,尽管六个月大的幼仔仍未完全成熟。在野外,林鼬的平均寿命可达十年。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人们能够有效地管理林鼬的种群。家养雪貂(Mustela putorius furo)是由林鼬驯化而来的一种常见宠物,已培育出多种品种并在全球市场上流通。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林鼬的分布范围广泛,没有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估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林鼬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林鼬幼崽享受着些许凉意,它们用鼻子好奇的嗅探树干之外的世界.搜狐网.2024-08-19
林鼬是竞走冠军,它的捕猎效率非常高,捕捉田鼠出其不意.搜狐网.2024-08-19
如何分清国产7种鼬-手机搜狐网.搜狐网.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