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扫灯花
鞭扫灯花是秦腔、同州梆子、西府秦腔、汉调桄桄和汉调二簧净、旦行的一种表演特技,通常用于净、旦行的角色。这种技艺分为鞭扫灯花和“纸摆子”扫灯花两种。
表演形式
鞭扫灯花
在剧目《太和城》中的孙武和《黄河阵》中的闻仲使用了这一特技。前者通过表演展现孙武子胜利后的激动心情,后者则用来表现闻仲的愤怒和神威,这两种表演都能有效地营造舞台氛围并提升演出效果。具体表演方法包括:首先用黄表纸在鞭笋制作出大约四寸长的纸花,随后添加足够的灯油并将灯芯拉长,确保它超出灯花的部分能够点燃。当士兵退场后,演员会以特定的动作面对观众,对准舞台两侧悬挂的棉花灯,利用打击乐器的节奏,挥动双鞭,让鞭梢上的纸花不断扫过灯芯上的灯花,使得它们散开并飞入空中。接下来,演员还会展示一系列的双鞭舞蹈,并在音乐的伴随下,最终在舞台右侧定点亮相。此时,整个舞台布满了闪烁的火花,光线忽明忽暗,创造出一种神秘的效果。由于灯花被扫除,靠近演员的那盏灯变得更加明亮,使得观众能清楚地观察到演员的表情和目光。
“纸摆子”扫灯花
在剧目《二敢子打架》中,一位卖艺女子运用了这项特技,以此展现出她的卓越武艺。表演者会事先准备一根长约一丈的白色防风纸制成的纸带,将其缠绕在身上。在表演过程中,她会将纸带抖开,如同舞动长袖或丝绸一样,逐一扫过舞台前方悬挂的五盏灯。西府秦腔艺人王彦魁、魏甲合,同州梆子艺人王麦才,以及西安市的和家彦等人都是此项技艺的佼佼者。
技巧赏析
扫灯花的表演需要在添油、拨捻军、结灯花、扫灯花等环节精准把握时机,各个步骤之间需要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表演者的技巧。
历史沿革
在过去,演出主要依靠清棉花灯提供照明,因此这种特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照明条件的改善,这种特技已经不再常见于现代的舞台表演中。
参考资料
活久见!原来这就是绝迹舞台多年的秦腔传统绝活“鞭扫灯花”!.微信公众平台.2024-11-07
陕西秦腔八大怪---变脸.百家号.2024-11-07
秦腔《秦腔介绍》.汉程网.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