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锦忠(1803年—1854年),原名衡,字平,号史楼,茶陵县下东人,是茶陵科举史上的两个状元之一,官至翰林院修撰。

萧锦忠年少时家中贫困,借书手抄,苦学不辍。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十二年( 1832年)湖南省乡试中式第9名,考中举人。道光戊戌年(1838年),考取觉罗官学教习。道光辛丑年(1841年),会试考取誊录,道光甲辰年(1842年),考取大挑二等。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恩科会试,殿试第一甲第1名,赐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及第之后,归乡省亲。因两个弟弟相继身亡,于是上疏辞官,回家侍奉父母。赡养双亲期间,萧锦忠闭门著书,意欲成一家之言。咸丰四年(1854)冬,萧锦忠烤炭火中毒,大志未成,卒于家中。

萧锦忠善长诗赋,诗文精妙,著有《舆地汇参》《自然斋时文辞赋集》《孺汾集》等。

人物生平

家贫苦读

萧锦忠年少时家中贫困,无钱购买书籍,于是就借书用手抄录。他所学的经史书本,全是一手抄成,装订成册。

考取功名

爱新觉罗·旻宁道光十二年( 1832年)湖南省乡试中式第9名,考中举人。道光戊戌年(1838年),考取觉罗官学教习。道光辛丑年(1841年),会试考取誊录,道光甲辰(1842年),考取大挑二等。

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恩科会试中式第166名,殿试第一甲第1名,赐进士及第,官授翰林院修撰。

辞官归乡

萧锦忠及第之后第二年,归乡省亲。因两个弟弟相继身亡,于是上疏辞官,回家侍奉父母。赡养双亲期间,闭门著书,意欲成一家之言。

在归乡之后,曾国藩曾请他出山襄办湘军,萧锦忠婉言谢绝。太平天国萧朝贵萧朝贵攻占茶陵城时,以同宗之名请他出山,遭到他的坚决拒绝。各地书院争相礼聘,但他始终未离家乡,先后主讲江书院、明道书院和寻乐书院。

中毒逝世

咸丰四年(1854)冬,萧锦忠烤炭火中毒,大志未成,卒于家中。

个人作品

书籍作品

《舆地会参》、《自然斋时文诗赋》、《孺汾集》等。

诗文作品

《闲居即兴》:

依山傍水房数间,行也安然,坐也安然。

布衣得暖胜丝锦,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稀粥淡饭饱三餐,早也可餐,晚也可餐。

无事闲游村市栈,棋也玩玩,牌也玩玩。

雨过于晴上小船,今也谈谈,古也谈谈。

夜归儿女笑灯前,饭在一边,菜在一边。

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潇洒歌》:

人生喜静好安闲,兴至烹茶当酒看。

读不尽三坟五典,走不尽圣域贤关。

我也不贵不贱,不求不贪,识破乾坤一石担。

衣不想额尔德特·文绣,只要几件遮身布衫。

食不愿膏梁,只要每日充饥常餐。

任他好酒满樽,我有即酣。

惟堂堂正正,不学南腔北腔,假装粉饰容颜。

茅屋子整顿几间,挂几幅唐诗宋词,贴几块楚水吴山。

养金鱼栽牡丹,邀几个良朋,握手言欢。

做个痴呆汉,世事不管,名利不攀。

无事把门关,曲肱而枕之,睡得潇潇洒洒,赛过羲皇一般。

兴来时,爱意把诗看看,把琴弹弹。

不爱意看云山烟弯弯,听流水声潺潺。

心中自乐,眼界常宽,虽不是神仙,却是神仙之班。

轶事典故

梦中预兆

萧锦忠在未发达时,曾经在除夕的夜晚梦到登上天门,进入一个官署府第,案上放置一本册子,一个一个地记录着天下读书人的姓名,首册第一行,上面书写着“萧锦忠”三个字,下面书写某科状元;后面还有文字因为折角不可窥测,旁边一个官吏揭开折角给他看,乃是“死于火”三个字,大惊而醒。因梦境的征兆,故改名锦忠,后来果然凭借第一名考取状元。萧锦忠平素嗜好饮酒,酒量很浅往往喝醉。适逢冬日有亲友故人召请饮酒,夜深留他住宿,因为非常寒冷,在屋子里烧炭,关门簇拥着炉火独坐,实在困倦之极,垂头睡熟,脚踏在炭火上,酒醉竟然不能自我觉察,果然被烧死了。

三日之约

萧锦忠曾四处借书裤读,一遇到好书便手抄下来。一次,他听别人说杨公子有本好书,便腆着脸登门求借。与他素未谋面杨公子初见他谈吐不凡便提出条件:“借你三天,三天后只要你能把书上内容背下来,以后你到我处想拿什么书皆可。”萧锦忠应允,三天后还书,果随意抽页码皆可背诵。杨公子连称奇才,遂与其结为文友,常研诗论道。

借钱赶考

萧锦忠在道光二十五年能上京赴考,据传也是他找过多家地主借资无方,后在塘富岩洲巧遇一个名叫汉洲老爷的地主,此人也曾读书求过功名,但一直未中,故对追求上进的年轻人素喜扶携。汉洲老爷与萧锦忠交谈后见他举止文雅、谈吐不俗,认定他必成大器,故留其在家款待三日而遣仆人送去了赶考银两。日后,萧锦忠状元及第归家,专至其家祝寿,并为其书写寿字、寿诗、寿联,其寿堂四壁挂满状元墨宝,令四乡羡慕不已。

大殿失态

萧锦忠状元及第,爱新觉罗·旻宁龙颜大喜,大摆琼宴。萧锦忠因皇宫里金碧辉煌且被大殿里那些诗联迷住,不禁有些失态。一个宦官向皇帝进言,说萧锦忠有失检点,在宴会上东张西望,两只眼睛盯着皇后一动不动。皇帝大怒,动了念头要杀萧锦忠。

第二天早朝,萧锦忠一上在殿就被武士抓了起来,萧锦忠大喊冤枉。皇上说:“你一个新科状元,行为这么不检点,在宴会上东张西望,成何体统!”萧锦忠说:“皇上,微臣出身贫寒,读书入迷又无钱买书,全靠借书。遇到一本好书,常常是一口气读完,记在心里,回到家里后再默写出来,慢慢研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种习惯,看见什么好诗文总想记下来。昨天,我看到宫殿那么多名诗佳联,老毛病又犯了。一时间只顾记那些名诗佳联,故有些失态。请皇上宽恕。”和萧锦忠一同及第的同科进士也上奏折为萧锦忠开脱。说萧锦忠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经常是四处借书读,一遇到好书便亲手抄下来。皇上看完奏折,脸色有些缓和说:“好,果真如此,你现在把大殿上的对联当着我的面全部背出来,我就饶你一死。否则,定斩不赦。”在场的人都为萧锦忠捏了把汗。

萧锦忠不慌不忙,一口气把大殿里的诗联一字不漏的全背了出来。满堂文武都说:“奇才奇才!”皇上大喜,当即封他为翰林院修撰。‘

人物评价

曾国藩:“今年新进士善书甚多,而湖南省尤甚,萧史楼既得状元,而周农霆昌去岁中南元,孙芝房鼎臣又取朝元,可谓极盛。现在同乡请人,讲求词章之学者固多,讲求性理之学者亦不少,将来省运必大盛。”

民间评价:“萧状元的字是宝,就是笔太贱。”

参考资料

清道光25年湖南籍状元萧锦忠和他的潇洒诗文.华声在线.2024-03-25

【株洲日报】洣江书院,前世今生500年.搜狐网.2024-03-25

当学霸的成绩成为负担:说说清代状元萧锦忠.华声在线.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