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现有教职员工9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及相应职称人员25人;讲师及相应职称人员32人。各类专业在校学生276人,其中五年制学生216人,七年制学生60人;硕士研究生33人,博士研究生4人。学院下设综合办公室、口腔基础医学系、口腔临床医学系和口腔医学研究所,拥有11个教研室、一个口腔实验中心和三个研究室。院本部拥有集教学、实验、科研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楼、图书馆和装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的口腔门诊部和口腔颌面外科病房。

科室设置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内科、口腔修复科、正畸科

医护团队

翦新春    口腔颌面外科

新春,男,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科主任,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口腔科学教研室主任;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研究所所长,口腔组织工程研究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会理事,湖南省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口腔医院管理协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长沙校友会副会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牙学院客座教授,《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等国内外21种杂志的编委和特邀编委,《ChineseMedicineJournal》特邀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口腔颌面部先后天畸形与缺损的整复与重建、口腔颌面颈部肿瘤,尤其是颅中窝底的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及口腔颌面颈部癌前病变分子致病机理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疾病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面上项目3项,美国CMB基金、湖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及湖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基金等项目12项。在国际国内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48篇,其中在国外期刊(英文)发表SCI论文21篇。专著《口腔颌面部畸形缺损外科学》、《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彩色图谱》;主编口腔医学学术专著7部,参编《OralCancerResearchAdvances(英文)》(纽约)及教材13部。获国家卫生部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卫生厅及中南大学科技进步奖18项。2002年3月被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授予“湘雅名医”称号,2006年9月被武汉大学口腔医院授予第一届“杰出校友”称号,1992年10月被弗吉尼亚州立大学牙学院聘为“客座教授”,2006年因在唇腭裂II期修复中的特殊贡献而获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医师分会“白天鹅优秀科技成果奖”,2007年12月被聘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I级主任医师,II级教授。医疗专长为:1.唇腭裂II期畸形的诊断与治疗;2.口腔颌面部畸形与缺损的诊断与治疗;3.口腔癌的诊断与治疗;4.颅中窝底肿瘤的诊断与治疗;5.口腔颌面部癌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蒋灿华    口腔颌面外科

男,副教授,汉族,1971年出生,湖南湘乡人,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原湖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系,获学士,1999年及2005年分别获口腔医学硕士学位和外科学博士学位,其中2003年~2005年被中南大学选派至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进行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在上海市口腔医学研究所、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在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完成临床实习。先后师从于我国著名口腔医学专家翦新春教授、张志愿教授和邱尉六院士。

唐瞻贵    口腔颌面外科

唐瞻贵,男,主任医师,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1964年2月生于道县,医学博士研究生,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旅美康州科技协会海外荣誉理事;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会员;国际口腔癌大会委员;美国肿瘤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口腔颌面肿瘤学组成员;口腔颌面肿瘤内科协作组成员;湖南省制冷学会冷冻医疗低温生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四届全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湖南省第八届青年联合会常委;《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常务编委。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副院长,中南大学口腔医学研究所口腔癌变机理研究室主任。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先后被授予湖南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湖南医科大学首届十佳青年、湖南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等荣誉、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2004年11月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访问韩国。2006年9月-2007年9月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项目,在耶鲁大学医学院作为访问学者从事遗传性多囊肾为主的遗传疾病的分子遗传机理研究,师从于著名遗传学家肾病学家STEFANSOMLO教授。主攻方向:口腔颌面部肿瘤防治、颌面部整形、恶性高热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特别是在口腔疣状癌及恶性高热方面有精深造诣。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大蒜干预口腔癌变模型,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大鼠腭癌模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口腔疣状癌的临床分型,并对口腔疣状癌从临床-病因(人类乳头瘤病毒)-超微结构-基因差异表达-蛋白组差异表达等进行了系列研究。其论文在希腊雅典(2003)第16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学大会及悉尼(2003)第9届国际口腔癌大会作大会发言。在国内首次较系统地报道了恶性高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并对恶性高热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先后主持了湖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及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课题20余项,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主持的《大蒜对口腔癌变影响的系统研究》、《口腔疣状癌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先后获湖南省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各2项,完成教育部成果一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临床医学专业考试名校指导丛书-口腔科学》,参编《简明口腔科学》、《医学组织工程技术与临床应用》等10部专著。1998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5月遴选为中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主讲《口腔肿瘤学》等研究生课程2部。

欧新荣    口腔颌面外科

欧新荣,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汉族,1966年生,口腔颌面外科硕士,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口腔医学院。《中国口腔医学信息》编委。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特别是对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颌面部神经疾病、涎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涎腺疾病及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发表论文20篇,主持了教学研究课题2项,省科委临床基础科研课题1项,主编卫生部视听教材《唇裂与腭裂的修复》一部,参编著作6部。

陈新群    口腔颌面外科

陈新群,男,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在牙槽外科、义齿修复前外科、牙种植、颌面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涎腺疾病、下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部先后天畸形矫治、口腔颌面部缺损重建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CMB湖南省科委、湖南省卫生厅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以第一、第二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获湖南省科委、湖南省卫生厅科研成果奖、湖南省科委优秀论文奖等多项奖项;教学方面,参与了《口腔科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材料学》的教学,参编卫生部视听教材《唇裂与腭裂的修复》一部,参编著作6部。

粟红兵    口腔颌面外科

擅长: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颌面软硬组织缺损的重建,涎腺疾病

沈子华    口腔颌面外科

擅长:口腔良恶性肿瘤及先天和后天畸形的修复

彭解英    口腔内科

擅长:口腔黏膜病疑难杂症的诊治,对口腔溃疡性疾病、白斑、口腔黏膜病及牙周病、念珠菌病感染性口炎治疗有独到之处

方厂云    口腔内科

擅长:牙体牙髓疑难病例的诊治,在牙体修复和根管治疗

阙国鹰    口腔内科

擅长:牙髓牙体病、儿童口腔病学、口腔预防学

谢晓莉    口腔内科

擅长:长钙化根管、重度弯曲根管及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治疗和牙齿美容修复,牙体牙髓病的诊断和治疗

刘蜀藩    口腔内科

擅长:血管瘤、粘膜病、口腔癌前病变

涂玲    口腔内科

许春姣    口腔内科

擅长:牙周病、口腔黏膜病

刘虹    口腔内科

擅长:牙体牙髓疾病

李奉华    口腔内科

擅长:儿童和成人牙体牙髓、牙周黏膜疾病和口腔预防性治疗

涂晓    口腔内科

擅长:牙体牙髓病儿童牙病牙周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刘迎春    口腔修复科

擅长:固定义齿修复,前后牙烤瓷冠,桩冠修复,固定桥修复。全口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铸造支架活动义齿修复。赝复体修复,肿瘤术后大范围颌面...

陈蕾    口腔修复科

擅长:牙体缺损修复:纤维桩粘接,全瓷冠修复,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

雷勇华    正畸科

擅长:青少年错牙合畸形矫治,唇腭裂患者的正畸治疗,MBT直丝弓矫治技术,自锁托槽矫治技术

医院地址

长沙市桐梓坡路172号

参考资料

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湘雅口腔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 口腔医学研究所.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