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毛
腋毛是生长在腋窝的毛发,属于性发育的结果,随着性腺产生性激素而生长。人类腋毛的进化意义目前还有一定的争议,但其作用大致包括:帮助汗液蒸发,缓解皮肤摩擦的阻力,散布性激素信号。
腋毛是人体的第二性征,与阴毛相同,腋毛的生长也是青春期发育的重要表现。腋毛生长等青春期的发育表现,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学习者应当学会用科学的态度看待腋毛等身体特征,树立积极的身体意象,能够在感到不适或发现发育异常时及时就医。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明确提出,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教育部《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2021)指出,学校要树立以生命关怀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针对性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学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识,提高防范性侵害、猥亵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定义
对男生而言,腋毛的出现通常会比阴毛晚1~2年;对女生而言则是0.5~1年。腋毛是儿童迈入青春期的标志之一,绝大部分人都会长腋毛
发生机制
面部毛发、腋毛和阴毛都是同一类型的毛发,称为“终发”(terminal hair)。身体某些部位的细软的绒毛,会在青春期开始改变和发展为粗糙的终端毛发,即成为腋毛、阴毛、胡子等。腋毛的生长通常在青春期结束时完成,最终形成成人的腋毛分布。腋毛不会一直变长,人类的腋毛一般最长不会超过6英寸(约15厘米)。
青春期,男性的睾丸会分泌雄激素。肾上腺皮质和女性的卵巢也可以分泌少量雄激素。在肾上腺功能初现时期(一些高级灵长目性成熟的早期阶段,人类通常发生在10~11岁左右),男性和女性的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激素量不断增加。这些雄激素会促进腋毛的生长。
腋毛的发育主要经历五个阶段,其分期如下:
作用
人类腋毛的进化意义目前还有一定的争议,但其作用大致包括:帮助汗液蒸发,缓解皮肤摩擦的阻力,散布性激素信号。
帮助汗液蒸发
腋毛可以自然地把汗水或其他水分从皮肤上吸走,有助于通风。因此,产生气味的细菌会从皮肤转移出去。
减少摩擦
在进行某些运动,如跑步、走路时,双臂摆动会造成手臂与躯干之间的摩擦,腋毛可以防止皮肤接触,减小腋窝处的摩擦。
散布性激素信号
腋窝会释放一种含有信息素的气味,这种自然产生的物质在性吸引中起着作用。腋窝分泌的汗液会附着在腋毛上,腋毛留存了气味,使得信息素更加强大。
他人的气味可以激活记忆,触发情感,并引发浪漫的吸引力。2018年,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系博士马利斯·K·霍弗(Marlise K Hofer)等人对96对异性恋夫妇进行了一项研究,发现闻伴侣的自然气味有利于缓解压力。96名女性被随机分配到三种气味中的一种(她们的浪漫伴侣的气味、陌生人的气味或中性气味),并暴露于急性压力源(特里尔社会压力测试)。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不断测量其感知压力和皮质醇。结果显示,暴露在伴侣气味中的女性感知到的压力减少,而暴露在陌生人气味中的妇女的皮质醇水平升高(即压力增加)。这一研究说明了人类嗅觉线索在社会交流中的关键作用,并揭示了社会气味可以影响对压力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预防某些健康问题
自然生长的腋毛对人的身体有一定保护作用,不剃腋毛可以避免一些皮肤问题,如:毛发内生、剃刀划伤皮肤、腋窝痤疮、皮肤过敏等。
相关疾病
腋毛癣(trichomycosis axillaris)又称结节性毛菌病(trichomycosis nodosa),是由棒状杆菌属侵犯腋毛、阴毛所致的表浅性感染,以毛干上出现黄色、红色或黑色黏着性结节为特征。
病因与发病机制
正常腋窝菌丛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棒状杆菌。电镜观察显示毛干上结节几乎均由致密的细菌构成,毛小皮细胞内外都有细菌生长,可侵犯毛皮质。细菌培养发现许多类型的需氧棒状杆菌参与本病的发生,这些细菌可产生不同的色素,使结节呈现不同的颜色。
临床表现
本病极为常见,英国成年男性中腋窝感染的发病率为27%。好发于夏季,青壮年男性多见。主要累及腋毛,阴毛受累少见。毛干上出现黄色、红色或黑色黏着性结节,质地坚硬或柔软,密集分布或仅累及中央部分的腋毛,病变的毛干变脆、易折断,患处皮肤正常。根据结节的颜色不同,汗液可呈黄色、红色或黑色,衣服可被染色,无自觉症状。
少毛症
少毛症(hypotrichosis)分先天性和后天性少毛病两种。先天性少毛症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呈家族性发病,或见于近亲结婚的子女。后天者常见于内分泌功能性障碍疾病,如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黏液性水肿、性功能减退症等。出生后毛发全部正常,青春期后出现毛发稀少或缺如,尤其是阴毛、腋毛、胡须脱落或稀少即为后天性少毛症。
在青春前期即月经初潮前,女性乳房隆起时,可见腋毛及阴毛生长。女性进入性成熟期后,阴毛及腋毛高度稀少或没有阴毛、腋毛称为少毛症。大多数女性的少毛症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其内分泌、月经周期、性发育、性功能及生育功能都是正常的,所以不必担心。但若少毛症伴有闭经等月经失调,可能是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必须到医院进行检查。
毛囊炎
毛囊炎(folliculitis)是一种毛囊被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若剔除腋毛不慎,有引发腋下毛囊炎的风险。
病因
病原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偶见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感染和类大肠杆菌等。主要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此外,毛发的牵拉、摩擦、搔抓引起的皮肤损伤、破溃也可能使病原菌趁机入侵毛囊,从而引起炎症。该病的诱发因素包括:长期接触或应用焦油类物质,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皮肤长期接受外界的强烈刺激。
临床症状
常见症状是红色丘疹,可伴有瘙痒,丘疹中心可见毛发贯穿,顶端可迅速化脓形成脓点,周围皮肤红肿。脓点破溃以后排出少量脓液,继而干燥、结痂,痂脱一般不留痕迹。可分批出现,互不融合,常有硬包。其常见部位见于有毛发及易受磨损部位,特别是头皮、后颈、背部或腋下。
治疗
发作时局部可涂抹止痒药物,具体治疗方案与用药需遵医嘱。在药物治疗之外,可进行一般治疗。平时应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减少压力,提高睡眠质量。避免物理性刺激,饮食上注意少饮用酒类及食用酸、辣等刺激性食物,反复发作者平时应注意少吃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注意清洁,在清洁时不要用力揉搓毛发。
腋毛羞耻
宗教因素
腋毛羞耻的观念最早可追溯至宗教的禁欲主义道德观。在古希腊的画作中,男性和女性都具有阴毛,这些体毛被视作“人格的尊严华贵”或“美貌至高无上的标志”。然而在宗教中,毛发被视为勾起性欲的联想因素而遭到贬斥和摒弃。富有禁欲主义的基督教,早年反对男子留须,后来又主张人们剔除阴毛。到了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时期,人们对体毛的厌恶更甚。
消费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妇女接受新时代的解放思想,纷纷走出家庭、步入职场,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军。1915年,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杂志刊登了一幅广告,上面是“一位身穿无袖衫的妇女露出了光洁的腋窝”,塑造了某种过度理想化的、光洁无毛的女性形象。
1917年,威尔金森·斯沃德公司为了增加刀片的销售量,开始大幅宣传女性应剃掉腋毛,力图使人们相信留腋毛是非女性化的、不卫生的。它的销售策略是成功的。两年后,它的刀片销量果然翻了一番。
资本与社会通过建立女性身体和其他价值之间的关系,加强对女性身体的控制。剔除腋毛的审美观在消费市场的作用下在人们心中不断牢固。
父权结构
随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女性走出家庭、步入职场,其身体与性魅力也无可避免地离开深闺、走向社会。
腋毛与阴毛同是性成熟的产物,腋下散发的性信息会作用于人的大脑,故腋毛也象征着成熟和性欲。原本作为男性“私有财产”的女性通过毛发展现出性的象征,这种性魅力的展示成为了对父权的冒犯。无毛正契合了“白幼瘦”这种类似前青春期女性的审美模式,所展现的柔弱、纯洁、无性经验,有利于达成生殖权等方面的控制。
在父权制的影响下,“男性凝视”将女性身体作为工具看待,在制高点上对其制定标准;“规训”则通过潜移默化的语言和行为,将身体划分出优良差,并训练女性向符合男性审美的方向靠拢。在这个过程中,男性凝视的标准也会影响女性对自己形象的期待,甚至是对其他女性同胞的评价。
在父权制结构下,女性和男性的身体标准是不同的,同样的体毛在不同性别的人身上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从2008年起,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布里安·法斯教授在自己的高级女性研究课程上要求学生做一项额外的作业,要求课上的女性任由自己的体毛生长,男性剪掉体毛,为期10周,记录学生的体会。在这项实验中,男生发现有人会嘲笑他们“像女人一样”的身体,或被判定为同性恋者。这种对男性或女性的话语判断实质上是一种异性恋霸权,毛发被认为是一种男性化的标志,是对女性的排斥。对于男性而言,“无毛”被贴上了同性恋的标签,这不仅限制了男性异性恋者的自由,还加深了对同性恋群体的偏见和刻板印象。
腋毛去除方法
是否选择脱毛,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建议。在文化中普遍存在腋毛羞耻的现象,露出腋毛可能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象征,但这属于人为建构的规范,并不是必然的真理。在作出决定前应先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只要保证不影响身体健康,就可以自由选择。若选择去除腋毛,需注意正确方法,避免因方法不当刮伤皮肤,甚至引发毛囊炎等。以下为一些常见腋毛去除方法的介绍。
拔除
可使用镊子等工具将腋毛一根根拔除,但该方法痛感较为明显,还可能引发毛囊炎,具有较大风险,不建议使用。
蜜蜡脱毛
原理为物理脱毛,将蜜蜡涂在腋窝需要脱毛的位置,用力撕扯即可将腋毛带下病。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脱毛蜜蜡时,需要顺毛贴涂,逆向撕拉。顺毛贴涂能够较好地保证毛发被蜜蜡覆盖,逆向撕拉能让毛发被撕扯得更彻底。涂好蜜蜡后,将纸或布条贴在蜜蜡上方,快速用力撕拉。如果很难把纸或布条扯下来,可能是因为皮肤不够紧绷,可以试着弯曲手肘,用手指拉紧自己的腋下皮肤,同时用另一只手继续拉纸条。脱毛结束后擦净皮肤,并涂抹舒缓润肤霜。
化学脱毛
可以使用化学脱毛剂(主要为基乙酸盐)通过化学反应使毛发溶解成凝胶形式,然后可以自然擦除或刮除。市面上的脱毛膏即化学脱毛方法。该方法效果好,易操作,且一般无明显痛感。但脱毛效果的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会超过两周,且化学脱毛剂存在一定的刺激和过敏风险,需谨慎使用。在正式使用前可小范围试涂,观察有无过敏现象发生。
在正式使用时,将脱毛膏涂在需要除毛的位置,脱毛膏的厚度要能够掩盖剃毛,且最好覆盖接近发根的地方,这样可以脱得更干净。涂抹脱毛膏后,通常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如果时间太短,化学成分无法与毛发中的蛋白质充分反应,脱毛不彻底;如果时间过长,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因此,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把控等待时间。等待时间结束后,即可用纸擦除或用刮勺刮除变软的毛发,并洗净皮肤。
剃毛
使用剃毛刀可以将毛发剪短。若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皮肤划伤,增加毛囊炎和毛发内生的风险。手动剃毛刀和电动剃毛刀均可选择,但最好选择较为锋利的新剃毛刀,钝刀的剃毛效果可能不好。在剃毛时,将皮肤打湿,并用肥皂润滑可以减小阻力,让脱毛更容易,且能对皮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每个人的腋毛生长情况都不同,毛发可能向同一个方向生长,也有可能向不同方向生长,剃毛时要尽量逆着毛发的生长方向刮,这样会剔得更干净。
医用激光脱毛
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作用于毛发中的黑色素,其吸收激光后会讲光能转化为热能,破坏毛囊细胞,从而达到相对永久脱毛的目的。一般毛发越粗,颜色越深,与肤色反差越大,脱毛效果就越好。该方法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但主要针对生长期毛发,需要多次进行治疗,且费用较高。
家用脱毛仪
家用脱毛仪与激光脱毛原理相同,但由于激光能量较低,不能完全破坏毛囊细胞,无法达到长久脱毛的效果。使用家用脱毛仪前需提前1~2天剔除毛发。使用时,需要将仪器通电,调节合适的档位,将出光口对准毛发部位进行脱毛。具体使用方法可参照产品说明书。
参考资料
女人腋毛的奥秘.凤凰时尚.2014-08-11
除了腋毛之后能防止腋臭吗.新浪辽宁.201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