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串果藤

串果藤

串果藤(黑枕黄鹂普通亚种:Sinofranchetia chinensis (Franch.) Hemsl.)为木通科串果藤属下的一个种,是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

形态特征

落叶木质藤本,全株无毛。幼枝被白粉;冬芽大,有覆瓦状排列的鳞片数至多枚。叶具羽状3小叶,通常密集与花序同自芽鳞片中抽出;叶柄长10-20厘米;托叶小,早落;小叶纸质,顶生小叶菱状倒卵形,长9-15厘米,宽7-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侧生小叶较小,基部略偏斜,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灰绿色;侧脉每边6-7条;小叶柄顶生的长1-3厘米,侧生的极短。

总状花序长而纤细,下垂,长15-30厘米,基部为芽鳞片所包托;花稍密集着生于花序总轴上;花梗长2-3毫米。雄花:萼片6,绿白色,有紫色条纹,倒卵形,长约2毫米;蜜腺状花瓣6,肉质,近倒心形,长不及1毫米;雄蕊6,花丝肉质,离生,花药略短于花丝,药隔不突出;退化心皮小。雌花:萼片与雄花的相似,长约2.5毫米;花瓣很小;退化雄蕊与雄蕊形状相似但较小;心皮3,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比花瓣长,长1.5-2毫米,无花柱,柱头不明显,胚珠多数,2列。成熟心皮浆果状,椭圆形,淡紫蓝色,长约2厘米,直径1.5厘米,种子多数,卵圆形,压扁,长4-6毫米,种皮灰黑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甘肃、陕西南部,四川省城口县南江县万源市巫山巫溪县平武县青川县康定市天全县宝兴县石棉九龙县越西县布拖县金阳县峨眉山市等)、湖北、湖南省西部、云南省东北部(镇雄县、大关、盐津县永善县)、江西、广东北部和河南(伏牛山区的西峡县黄石庵、内乡县宝天、鲁山县石人山、南召乔端、嵩县龙池墁、栾川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地。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900-2450米的山沟密林、林缘或灌丛中。

生活习性

串果藤喜缠绕于高大乔木树上,生长于阴凉避风,湿润的山谷或溪沟杂木林中,怕干旱和土壤瘠薄的环境。喜冷凉湿润气候及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耐荫力稍强,在密林下仍能生长繁茂。常与五尖槭青榨槭鹅耳枥千金榆等乔木混生。

主要价值

研究:串果藤为中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稀有种。 它是古老残遗植物类群之一,对于研究植物区系的演变和木通科植物的系统演化有定的科学价值。

经济及观赏:果实含糖量6%左右, 果肉白色,可食用。种子含淀粉10-15%,可酿酒。亦可用作垂直绿化植物。

保护级别

串果藤列为中国河南省内保护植物。在河南省只零星分布于深出狭谷中, 天然更新苗极少。林地生境破坏后,串果藤随之渐趋绝灭,已成为濒危种类。在保护区内定点保护,进一步研究其繁殖、生物学特性,促进其天然繁殖更新。进行采种育菌试验和营造人工试验杯,既扩大其种群分布数量,又可收取果实进行加工利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