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枣子
番薯枣子是余姚市山区特有的传统风味食品,虽说不过是番薯的制成品而已,要说它的滋味,实在难以描述。它没有烤山芋的浓香,却有着幽微的熏香味;它有着番薯的本味,却没有原来的粉腻感;咬一口,只觉得有着牛皮糖的软韧,且不粘牙;微甜爽口,清凉润喉。用我们余姚话来说,叫做“粘嘎嘎,甜咪咪”,真有似嚼山东大黑枣的滋味。也由于此故,才有了“番薯枣子”的美称。
食品简介
江南无蜜枣,但江南山区的番薯枣可与北方红枣相媲美。此“枣”非彼枣,此番薯枣是番薯加工而成的食品,但其味香甜胜红枣,其情比红枣更浓郁。番薯枣是山民一条一条辛苦晒制的。山民把农家的风情,冬阳的温暖,生活的甜美全揉进了条条番薯枣中了。
食品产地
农历十一月,西风紧,天气寒,太阳高,这样的季节就是山民晒番薯枣的季节。余姚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番薯枣 远近闻名,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有晒番薯枣的习惯。你到这里来,可览尽农家晒番薯枣风情,番薯枣管你吃个饱。这个村庄的甜蜜风情不仅在嘴里,更在心里了。
你可以站在山头往下看,场面更是壮观。收割后的田野上,家家户户的道坦阳台上,处处晒蕃薯枣而搭建的木架。这些木架都迎着风,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扎扎实实地立着,就像山里人双脚踩在黑土地上的样子,坚定而又沉稳。农家人把竹篱一排排平铺在木架上,一张接一张紧挨着铺开去,像似一本书的扉页,就像是农人交给太阳阅读的一本无字天书。
冬日的农家,这晒番薯枣的风情,这弥漫整个村庄的甜香,你只要来过这里,就舍不得离开了。
番薯枣之乡别具风情,番薯枣更是好吃,但是吃番薯枣的人可知山民晒番薯枣的辛苦。晒番薯枣工序繁琐,很费功夫,而且是靠天吃饭,要日照充足,通风良好,日夜温差大。番薯枣在晒制过程中经过日晒夜霜打,越晒越软,越晒越甜。这低温晴好的天气晒出的番薯枣,不仅颜色好看,而且味道非常甜。
晒番薯枣是很有讲究的。每年农历十月番薯收获之际,山民便将一只只匀称的番薯留起来,把它们高高地挂在风口处,或者堆在通风地方,让风吹上一个月左右。待到番薯皮吹软起皱,一捏有柔柔软软的手感时,然后择晴好的天气,取下来,冼干净,削掉皮。然后把番薯放进大锅里,铁锅上面再扣上一个同样大的铁锅,加上水,先用大火猛蒸约两个小时左右,再用小火慢慢炖上五个小时,番薯就被蒸熟了。等到冷却后,再将番薯用刀切成片状,就可以把这些番薯片排到竹篱上晒了。山民往往是晚上蒸番薯,焖上一夜,然后起大早再把它们取出来,用刀小心地切成一片片,摊在竹篱上,让太阳晒上三天。晒干水份,这时糖份就会从里面渗出来结成亮亮的一层,片片泛着金黄润泽的光时,柔软而有韧性的番薯枣即晒成。如果中途碰上阴雨天,这番薯枣就只好烘干了,这味道就差一大截了。
温州市有句俗语:“只知道馒头好吃,不知道和尚受戒”。这晒番薯枣经过不就是应了这句话吗?这么好吃的番薯枣,得来也真是费工夫,不容易的呀!
几分辛苦几分甜。山民晒番薯枣可谓起早贪黑,非常辛苦,但也是一份甜蜜的收获。近几年来,城里人开始钟爱这纯生态手工制作的番薯枣。番薯枣受欢迎,价格也是节节攀升,而且是供不应求。
拿起几块刚刚晒好、色泽如红糖色的番薯枣送到嘴里,那又软又糯,混合着阳光味道与浓浓甜意的番薯枣,让人久久回味着……
记忆往事
番薯枣自古就是传统零食。冬季农闲时候,山里人总是搬一条板凳儿,揣上一兜自晒的番薯枣,坐在墙脚根晒着暖洋洋的太阳,一边嚼嚼番薯枣,一边谈谈家常,这是山里人难得的休闲时光了。有客人来访,山民总是捧上一捧的番薯枣,塞到客人的怀里,让他们“先吃吃,垫垫肚”,离开时,也会装上一袋番薯枣当回赠。
记忆中,番薯枣没有现在这么好看,好吃,都是小小的一条,而且是连着番薯皮晒起来的,没有像现在的那么讲究,不仅是选择最好的番薯,还削了皮,晒制的番薯枣条条绵软香甜。这是因为旧时农家生活清贫,番薯是农家的主要农作物,大部分番薯要晒成地瓜干当口粮,小部分洗番薯做番薯粉丝。轮到晒番薯枣就剩下那些最差的番薯了。因为番薯枣是闲食,派不上真正的用场,就是吃爽爽的,农人是舍不得用又大又好的番薯晒番薯枣的。
尽管旧时的番薯枣难看,但它对于没有别的零食好吃的农家孩子来说,已经是他们冬天最好的零食了。记得那时农家人,会晒少量番薯枣,晒干后,收入塑料袋中,扎紧口袋,然后放入谷仓里,储存起来。小孩子嘴馋,如果任我们吃,我看几天就可以消灭掉这个冬天晒制的番薯枣。为了不让我们一下子吃完番薯枣,大人会把谷仓的钥匙放起来不让我们找到。大人不让小孩子吃太多番薯枣也是原因的,一个就是吃多了番薯枣会倒胃口;第二个就是这个番薯枣有时还要拿出来待客,还有大人去山上劳作,会揣上一小兜番薯枣,饿了就从兜兜里摸出来,吃上几根接接力。番薯枣不仅是农家人零食,也是承担着点心的角色。所以这番薯枣也是要省着吃。
记得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还干过偷吃番薯枣糗事。就是跑到田野里,偷吃番薯篱上还未晒干的番薯枣。我们一般都躲在番薯篱下,然后偷吃番薯篱上的番薯枣。待大人发现,番薯篱上番薯枣已经缺了一小片。大人就高声骂着“猴头儿”,我们就四下逃散而去。这番薯枣还是小时候玩游戏的赌注。谁输了游戏,就用番薯枣来赔。你看,番薯枣在旧时农家孩子的眼中,是多么珍贵的东西。
番薯枣难以保存,到了天气转暖,春暖花开的时节,就会发霉了。但是番薯枣的记忆不会发霉,而是随着岁月越发甜香。
制作过程
首先得挑选大致每只半斤至七两左右的鲜番薯,洗净,整只地蒸熟。然后排放网架上面晾晒干;
网架下面用孟宗竹炭火的轻烟来熏烘。需约六至七天左右时间的连续熏烘,上炭火烘干,番薯个个晶莹剔透。必须烟气不绝。四明山特多毛竹,山民往往以毛竹作柴火,每天三餐饭做好之后,即可将竹炭火铲到铁丝网下,致使网下炭火不断,连续烟熏;
在烟熏过程中,番薯亦由原来的长圆形变成长扁形,颜色也由原来的嫩红色逐渐熏成褐色,尤如一只特大的扁枣;
成品番薯枣子略显褐色。买回家的真空包装货,最好微波炉旋转30秒,口感更好。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