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马洛里·阿尔蒙德
爱德华·马洛里·阿尔蒙德,男,1892年12月12日生于弗吉尼亚州卢雷,朝鲜战争时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参谋长,长津湖时的第10军军长,美国陆军军事学院院长,中将,毕业于维吉尼亚军事学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在法国参战。1924年毕业于本宁堡步校,留校任教4年。1930年和1934年先后毕业于指挥与参谋学院和陆军军事学院。1942年任第九十三步兵师助理师长;同年任新编第九十二师师长。1944年率部在意大利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任师长,晋升少将。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任第十军军长;同年任陆军军事学院院长。1953年退役。
人物生平
服役经历
1915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VMI)。
1916年成为一个步兵军官,获得步兵少尉军衔。第一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最后几个月中,在法国的美国第四步兵师服役。一战结束后任马里昂军校教官。
1924年调入本宁堡步兵学校任教。
1930年毕业于堪萨斯州沃思堡指挥参谋学院。在菲律宾服役一段后。
1934年入陆军军事学院学习。
1934至1938年在陆军参谋总部情报部工作。
1938年9月被授予中校军衔。
1940年在海军战争学院学习。
1941年1月被派往驻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的第六军司令部任参谋工作;10月晋升为临时上校军衔。
1942年3月晋升为准将,被任命为驻亚利桑那州的第92步兵师师长,1944年升为少将。
1946年被调往东京麦克阿瑟将军的盟军总部(GHQ),出任人事部长。
1949年1月时任参谋长的保罗·穆勒回国后,阿尔蒙德顺理成章地成为盟军总部的参谋长。
1950年从第8集团军中分立出第10军,任命阿尔蒙德为军长,指挥在仁川和元山登陆的主力作战部队,尽管他从未有过两栖作战的经验。在那次登陆行动中,阿尔蒙德未能捕捉到对手——朝鲜军队的主力,因此他们从三八线撤退到汉城以北的防线。在1950年10月至12月的作战期间,阿尔蒙德与第一陆战师师长奥利弗·普雷因斯·史密斯少将产生很多冲突,当时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是第10军的一部分,因而归阿尔蒙德指挥。同样,阿尔蒙德与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中将也关系紧张。阿尔蒙德受到了历史学者的广泛批评,因为他使第10军的各部队在朝鲜东北部的作战中,过于分散。这种分散导致第10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兵团宋时轮部击败,其中包括美军第31团级作战队的覆没,以及海军陆战队在长津水库之战中,死里逃生。
尽管声誉受损,第8集团军新任司令马修·李奇微中将仍保留了阿尔蒙德第10军军长的职位。李奇微1950年12月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此时第10军转归其指挥。虽然被李奇微视为麾下唯一积极进取的军长(第9军军长约翰·库尔特因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在军隅里的失败被撤职,第一军军长弗兰克·米尔本因为对云山的失败责任而被架空),参加了1951年2月和3月对志愿军进攻的作战和反攻作战,他的指挥权随即受到李奇微的削减。(指的是李奇微在接替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后,正式免去了阿尔蒙德盟军总部参谋长的职务,尽管只是虚名,实际是多尔将军代理),在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时,他把韩国第5师和第8师放在第一线当炮灰,让美2师和第7师跟在第二线,结果志愿军发起横城反击战的时候,韩国2个师虽然被打垮,他却在李奇微督导下解除了砥平里战斗之围(砥平里战斗)。在志愿军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时,配属给他的韩国第三军(刘载兴)再次被打垮和围歼,以致他不得不请求詹姆斯·范佛里特动用集团军预备队第3师一天机动250公里堵上了突破口。在反击战役中他指挥陆1师,美2师,美3师和187空降团企图围歼突出部内的中国军队第12、15、20和27军,他组织的数十个特别行动队割裂了中国军队的防御战线,虽然没等达成围歼,但是迅速的把战线推进到了38线以北。
1951年7月转任陆军军事学院院长。
1953年退役,在保险行业工作,直到1979年去世。
人物评价
阿尔蒙德是一位称职的精明强干的军官,他指挥的军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系列表现值得称赞,但是在朝鲜战争初期,他作为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参谋长,由于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倾向,对向鸭绿江进军的灾难性部署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为人傲慢,和同僚和下属处的很遭,奢华的战地生活也是他不得人心的原因,马修·李奇微接管第8集团军时,没有撤他的职,不但是因为他那不管好坏都要进攻的精神,而且是因为撤了他会和麦克阿瑟造成很大的冲突,把他用对地方,比如打顺风仗,他还是比较合格的。获得的荣誉包括:杰出服务十字橡叶勋章、杰出服务橡叶勋章、银星勋章和紫心勋章。
参考资料
了解电影《长津湖》背后的历史,一定要读读这篇文章.今日头条-团结报党派e家.202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