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弗兰克·威廉·米尔本

弗兰克·威廉·米尔本

弗兰克·威廉·米尔本是美国二战和朝鲜战争中的军长,绰号大虾。

生平

弗兰克·威廉·米尔本美国二战和朝鲜战争中的军长。绰号大虾。身高不到1米7,作为美国人,他相当矮小症。脖子短,且脸圆。1914年毕业于美国军事学院。比艾森豪威尔那个将军班还要高一级。曾在巴拿马共和国服役和在军校任教。1942 年晋升少将,并先后担任第八十三师师长和第二十一军军长。1944 年10 月赴欧作战。率部和法国第一军团联合解放阿尔萨斯,1945 年2月攻克科尔马,并进入德国境内,越过萨尔河,突破德军齐格菲防线。4 月率军度过多瑙河,进军奥地利,攻克茵斯布鲁克(Innsbruck)。战后的大裁军中,先后指挥过第7军、第23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任美军驻欧洲盟军陆军副司令,晋升中将。1950 年9月在第8集团军编成内指挥第一军,参加朝鲜战争,参加了从洛东江平壤的反攻和对抗志愿军的第一次战役到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在沃尔顿·沃克死后代理过两天集团军司令,1951年7月回国。1952 年4月退役。

性格

韩国名誉元帅白善烨在他的回忆录中讲到:米尔本军长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但是战斗时却又非常勇猛。他所立下的功并不压于曾叱咤二战战场的任何一个美军战争英雄。他并不惧怕战火,常常奔走在战场上。他的外号是“虾(Shrimp)米尔本”。就读于美国军事学院时,他是一名非常有名的美式橄榄球攻击手。他将美式足球抱在胸前低头奔跑的情景让人联想到虾,所以才有了“虾”这个外号。听说他那样奔跑的样子很有意思,足以让人捧腹大笑,所以与他比较亲近的人都干脆叫他“虾”。

给我的印象更像是乡下老人。那是1950年夏天,正值国军和联合军即将在洛东江前线对朝鲜军发动总反击,我在大邱市的一个果园里第一次遇到他时的印象。当时他正带着小狗在玩儿。与其说是将军,他的样子可能更接近于一名村夫。他会事先把所有事情都仔细检查一遍。对各方面进行考察后,如果发现对方是一个值得依赖的人,他就会完全信任对方。他不会随意责备部下,懂得倾听部下的话。

他使我获得了犹如奇迹般取得胜利的“攻入平壤第1号”的名誉。一开始计划由美军1骑兵师团和美军24师团进攻,后来更改了作战计划。在战争中,修改几乎已经完成的作战计划,这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他最终听取了我的恳切请求,“请让大韩民国军队先攻入平壤”。

在原来的作战计划中,国军1师团的攻击路线是经海州区和载宁去南浦特级市,没有包括平壤。米尔本军团长修改了作战计划,将美军24师团的进攻路线京釜右路交给了国军1师团。国军1师团彻夜前行,比美军1骑兵师团提前15分钟攻入了平壤。

我从他身上学会了忍耐。尽最大可能支援一线师团,同时冷静且坚持等待部下的成功。另外,他从不吝惜赞美之词,是一位懂得通过赞美来引导部下创造性的人。在他的指挥下,部下们非常积极地投入战斗。如果没有他,云山战斗可能会以我军更加惨重的失败而告终。他仔细聆听了来自前线的情报,对中国军队的攻击力作出了慎重的反应。他比任何一位美军指挥官都认真地听取了国军1师团的撤退建议。

瞬间的判断决定战争的胜负。挺进云山的我军暴露在了实力无法估算的中共军的猛烈进攻下,在这一瞬间,他本着对部下的信任,作出了正确的判断。美军1军团并未遭受很大的损失。因为虽然直至1·4撤退后一直不断地被敌军逼退,但后来抓住了大反击的基本框架,这使得云山战斗中的军团建制得以维持。

在韩国战争还未结束的1951年5月左右,他被晋升为了中将。当年7月回到了美国,被编入了预备役。之后在家乡向学生们传授美式足球,度过了自己的余生。他很勤劳,即便在学生面前也可能会不顾惜自己的身体亲力亲为。年轻人们看着他紧缩成一团奔跑的“虾式奔跑”,可能都会露出了笑容。我的军事老师,米尔本将军,再次为您祈求冥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