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名振
张名振(1601-1656年),字侯服,江宁区(今江苏南京)人,明朝将领。
明天启六年(1626年),张名振被授予京营火攻都司。崇祯五年(1632年),他以偏将军的身份去攻打登州(如今的山东蓬莱)的叛将孔有德取得胜利。崇祯十六年(1633年),张名振凭借副将的身份担任台州府石浦游击。清顺治二年(1645年)十一月,鲁王朱以海在绍兴监国,张名振率领浙江省的水军前去归附,被封为定西侯、富平将军。次年,绍兴市被清军攻陷,张名振便跟随鲁王逃亡到海上,之后又和张煌言在福建长垣重新建立起南明鲁王的临时政权。顺治帝四年(1647年),张名振率军响应清松江提督吴胜兆反清,向北进发,结果在海上遭遇了飓风,船只被打翻,只好率领剩余的部队返回浙东地区。顺治五年(1648年),张名振迎接鲁王回到浙东。次年,他联合阮进剿灭了奉福建省唐王朱聿键为主的舟山市总兵黄斌卿所部,控制了舟山岛,随后迎接鲁王入驻舟山,打算把舟山作为反清复明的根据地。顺治六年(1649年)十月,张名振被鲁王封为太师。顺治八年(1651年)九月,舟山被清军占领,张名振护卫着鲁王从海上逃到厦门市,去投奔郑成功,受命统管北洋水师前军。顺治帝十二年十二月,张名振在军中因病去世,余部被郑成功收编。
人物生平
张名振少时游历京师,东厂太监曹化淳引为上宾,与东林党关系密切。崇祯末,以副将任台州石浦游击。崇祯元年(1628年)武进士,太监曹化淳延为上宾。崇祯十六年(1643年),担任台州府石浦游击。弘光元年(1645年,南明弘光帝年号)夏,南京、杭州市相继失守,钱肃乐等起兵拥鲁王监国于绍兴市,张名振以兵赴。1646年,南明鲁王朱以海监国于绍兴,后败退入海,张名振扈从。不久,鲁王去厦门市,张名振留舟山市待机。1648年,又迎鲁王还浙东地区。1649年,联合阮进,讨伐奉隆武年号之舟山总兵黄斌卿,黄被阮进沉海灭之,张名振迎鲁王正式驻跸舟山。此后和张煌言等领兵三入长江,希图收复明朝失地,但因兵力单弱,无功而返。永历(南明)八年(1654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卒于舟山军中。遗言以所属军队归张煌言统率,继续抗清。
主要事迹
永历七年(1653年)八月,张名振和监军兵部侍郎张煌言带领五六百艘战船向北进发,来到长江口的崇明区一带沙洲。崇明城中的清军兵力有限,不敢出战,被围长达八个月。张部明军以崇明和附近沙洲为基地,如清方一分档案中所说:“筑圩耕种,近城十里之外,贼众充斥。百姓菜色相望,饥难支。为我用者恹恹待毙,为贼用者欣欣向荣。”“崇明产米之乡皆在平洋山前东、西阜沙,今被贼踞。”张名振部明军的进驻崇明岛只是为长江战役作准备,并不意味着已经进入长江。九月,明总兵张名振与邑人顾忠等,统率战船百余艘,驻泊排沙洪。九月十一日进入施翘河,迎战守将吕公义。十八日,张名振率战船乘晚潮直抵高桥洪,吕公义退兵入城,张率部千余登岸。半夜,张部从岸上截杀河口墩兵,并燃响号炮,引诱吕公义出城。吕在天妃宫与张部相遇,中枪身亡。把总华本德同时战死。张名振乘胜直抵城壕,包围县城。二十一日凌晨,张部攻打西南城,毁城墙五。接着又攻打西北城,遭守军炮火还击,乃退。二十三日,张部占据平洋沙,又分船停泊大安、山前各沙,并派船截断各渡口,使县城与外界“匝月塘报不通”。直至十一月张部才退兵。
永历八年(1654年)正月十七日起,张名振、刘孔昭、张煌言等部明军乘船分批进入长江口,冲过狼山(今江苏南通市南面沿江重镇)、福山(与狼山隔江相对)、江阴、靖江市、孟河镇、杨舍、三江、■山(今镇江市境)等清军江防汛地,二十一日到达瓜州。明军在金山区上岸,缴获清军防江大炮十位和发射药、钱粮等物。张名振、刘孔昭、张煌言等带领五百名军士登金山寺,朝东南方向遥祭明孝陵,题诗寄慨。
永历十三年(1659年)八月六日,明末名将郑成功率部自宁南退,来攻崇明区。八日,郑派部将梁栋宇等至城下劝降。十一日黎明,郑兵包围县城,用巨炮轰击,毁西北角城楼百余堞。接着,又填没护城河,架起云梯猛攻。郑军连续七次攻城,并在城楼与守城清军展开肉搏战,仍未攻克县城。十四日,郑成功引兵南去。
史料记载
张名振,字侯服,应天人。崇祯末,为石浦游击。鲁王次长垣市,率舟师赴之,封定西侯。以所部屯舟山市,移南田,迎王居健跳所,与阮进、王朝先共击黄斌卿。斌卿,莆田人,崇祯末为舟山参将,唐王时封伯。名振奉鲁王如舟山,不纳。既,以王命进侯。斌卿法严急,配民为兵,籍大户田为官田,先后戕荆本澈、贺君尧。王次健跳,令进告籴,又不应。至是,名振破舟山,沈斌卿于海,迎王居焉。使日本乞师,不应。成功袭破郑彩,名振因声彩杀熊汝霖、郑遵谦罪,击破其馀兵。俄,又袭杀朝先。师攻舟山,名振与煌言奉王南依成功。成功居王金门,名振屯头。成功初见名振不为礼,名振袒背示之,“赤心报国”四字,深入肤,乃与二万人,共谋复南京,攻崇明区,破镇江市,题诗金山而还。复与成功偕出,师次羊山,飓作,舟多损,惟名振部独完。再攻崇明,复入镇江,观兵仪真,侵吴淞镇,战屡胜。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卒于军。或云成功酖之。
文学作品
为了配合朱常瀛军队在西面向清军的防御,张名振和张煌言带领数百艘战船直上长江,登金山遥祭明孝陵时写下《登金山遥祭孝陵》一诗,反映了张名振对成功进军的冲动和悲观心境。
登金山遥祭孝陵:十年横海一孤臣,佳气钟山望里真。鹑首义旗方出楚,燕云羽檄已通闽。王师鼓心肝噎,父老壶浆涕泪亲。南望孝陵兵素,看会大纛龙津。
轶事典故
明朝末年,鲁王逃到舟山市,张名振辅佐鲁王。张名振是东海抗清名将,屡次击败清军。鲁监国六年(1651年,南明年号)除夕,清兵趁张名振率兵远出攻打松花江之机突袭海城,杀害舟山百姓18万多人,最后只剩下六户人家。当清军杀到刘家岙时,忽然听到了公鸡的叫声,才停止了杀人。正是由于这一声鸡叫,才救了舟山的最后六户人家,舟山人才得以繁衍下来。从此,这一纪念公鸡挽救人们性命而除夕不杀鸡的风俗就流传下来。
人物墓地
张名振墓葬舟山芦花岙。墓碑刻"皇明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兼太子太师定西侯侯服张公之墓,永历丙申正月吉旦"等字样。同年,张煌言作《哭定西侯墓》诗日:牙琴碎后不胜愁,絮酒新浇土一抔。冢上麒麟哪入画?江前鸿雁已分俦。知群遗恨犹瞠目,似我孤忠敢掉头?来岁东风寒食节,可能重到剪青楸。阴文隶书,字大0.13米见方,旁题‘永历丙申正吉旦。民国《定海县志》载,清末民初该墓已经毁坏。
亲属成员
弟:左都督张名扬,清代谥烈愍。
参考资料
张名振.族谱网.2024-08-15
《南明史》第二十六章 1654年会师长江的战略设想.国学导航.2024-08-15
《小腆纪传》·卷第四十三.汉程网 国学宝典.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