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隆武

隆武

隆武为中国明朝皇帝明绍宗朱聿键的年号,始于1645年(隆武元年),止于1646年(隆武二年),共计2年。

在位皇帝

朱聿键,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端王朱硕熿之孙。因为父亲早亡,明崇祯五年(1632年)他继承父位,被立为唐王。崇祯九年(1636年),朱聿键因违反明朝律令擅自离开南阳而获罪入狱,后南明弘光帝将其赦免。

顺治二年(1645)五月南京失陷。闰六月七日,朱聿键在南逃时被总兵郑鸿逵、南安伯郑芝龙礼部尚书黄道周等拥立于福州以图复明,二十七日即皇帝位。顺治三年(1646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后立即挥师南下,朱聿键出奔长汀县(今福建省省内),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获擒杀。

隆武始末

顺治帝二年(1645)五月,弘光政权灭亡。同年闰六月七日,明福建巡抚张肯堂、礼部尚书黄道周、南安伯郑芝龙等拥明唐王朱聿键监国于福州。朱聿键于二十七日即皇帝位,改福州市为福京天兴府,次年为隆武元年,是为隆武政权。

隆武政权建立后,朱聿键大力招揽人才,以成众志成城之势,共商救危图存大计。隆武政权吸取了弘光政权“联虏剿寇”失败的教训,从政权建立之初,便确立了“联寇抗清”的战略。朱聿键召集大臣商议制定抗击清廷的计划,准备以15万兵力进行防守,10万兵力出击进攻清军。他即位后不到半个月即制定了这一计划,江浙、安徽、江西省各地的义军纷纷行动起来,响应抗清的号召。然而由于朱聿键主要依靠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的兵力,而郑芝龙又怀有二心,为保存实力而拒绝发兵和供应粮饷,北伐终无所成。此时,在浙东地区的鲁王朱以海政权又为争夺正统地位而派兵攻打朱聿键,使朱聿键四面受敌。顺治三年(1646年)七月,清军攻下浙东浙南后立即挥师南下,郑鸿逵放弃仙霞关逃回浦城县。郑芝龙暗中与清军接洽投降,撤兵到安平镇福建省门户敞开,清军长驱直入,朱聿键出奔长汀县(今福建省内),八月二十八日被清军追获擒杀,隆武政权灭亡。

年号纪年

同时期其它政权年号

顺治(1644年-1661年):清代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之年号

大顺(1644年-1646年):大西张献忠之年号

兴朝(1646年-1647年):大西—孙可望之年号

清光(1645年):清朝时期—胡守龙之年号

监国(1645年-1653年):南明—鲁王朱以海之年号

定武(1646年-1664年):南明—韩王朱本铉(朱亶塉)之年号

正保(1644年-1648年):日本后光明天皇之年号

福泰(1643年-1649年):后黎朝—真宗黎维祐之年号

顺德区(1628年-1677年):莫朝—明宗莫敬完之年号

改元

弘光元年七月初一日,改元为隆武元年。

隆武三年正月初一日,改元为永历元年。

参考资料

【隆武政权】.故宫博物院.2024-08-01

隆武始末.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