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宝,男,汉族,1971年8月出生,新沂市人。现为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个人经历
吴良宝于1989年9月至1993年6月在江苏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得文学学士。1993年8月至1995年8月,他在江苏新沂棋盘中学担任教师。1995年9月至1998年6月,吴良宝在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深造,获得历史学硕士学位,并于1998年8月留校任教。1999年9月,他开始攻读本所在职博士。
研究方向
吴良宝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汉语古文字学领域,特别是战国文字及其相关的战国史地研究。
代表性论文
吴良宝自留校任教以来,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包括《古币三辨》《\u003c汉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u003e补正》《战国文字所见三晋置县辑考》等。他还参与了汤馀惠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项目“战国文字集释”,并出版了阶段性成果《战国文字编》(合编)。目前,吴良宝正致力于春秋、战国货币的整理工作,并承担全国高校古委会资助项目--《先秦货币文字编》。
科研项目
1999全国高校古委会资助项目“先秦货币文编校订”,已结项。
2004吉林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中国东周时期金属货币研究”,已结项。
全国高校古委会资助项目“《说文解字》新校注”,进行中。(2006C019)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子课题“楚简地名研究”,已结项。(03JZD0010)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战国文字历史地理学资料整理与研究”(08CZS001),已结项。
学术论文
《谈战国文字地名考证中的几个问题》,《中国史研究》,2011年03期。
《货币单位“釿”的虚值化及相关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说包山简中的“阳城公”》,《中国文字学报》,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3辑。
《平安君鼎国别研究评议》,《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兵器刻铭与战国韩南阳郡新考》,《古文字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第27辑。
《楚地“戋”新考》,《古文字学论稿》,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04月出版。
《战国时期上党郡新考》,《中国史研究》,2008年01期。
《宁夏彭阳出土“二十七年晋戈”考》,《考古》,2007年10期。
《战国时期魏国西河与上郡考》,《中国史研究》,2006年04期。
《\u003c中国历史地图集\u003e战国部分地名校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03期。
《战国文字所见三晋置县辑考》,《中国史研究》,2002年04期。
《\u003c汉印复姓的考辨与统计\u003e补正》,《文史》,2002年01期(总第58辑)。
出版著作
《战国文字编》(参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中国东周时期金属货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0月。
《先秦货币文字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获奖情况
吉林省社科联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国语》姬贵“铸大钱”的钱币学考察。奖励日期2007-12-31。
吉林省社科联第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东周时期金属货币研究。奖励日期2007-12-31。
社会兼职
吴良宝担任中国钱币学会理事、吉林省钱币学会理事等社会职务。
对外交流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年会,2000年8月,合肥市,安徽大学、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主办首届先秦货币研讨会。
2001年6月,太原市,中国钱币学会、山西省钱币学会主办。第四届国际中国古文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3年10月,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中文大学主办。郭店楚简发现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3年12月,荆门市,湖北省荆门市政府、荆门市博物馆主办, “中国北方地区钱币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2005年8月,海拉尔区,中国钱币学会、内蒙古自治区钱币学会主办,中国文字学会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