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伞鸟

伞鸟

伞鸟(黑枕黄鹂普通亚种:Ampelion rubrocristatus,英语:红色紫冠蕉鹃 Cotinga),主要分布在美洲𩽾𩾌南部。体羽光亮,有肉垂和冠羽,因头上冠羽如伞而得名,被饲养作观赏鸟。伞鸟常栖息在水边的热带森林中。鸣声单一,善于舞蹈。主食昆虫、果实等。平时单独活动,到了繁殖季节,雌雄鸟会自觉地10~20只集中到森林的空旷地,雄鸟展翅张尾,吸引配偶。雌鸟则在一旁观看,并发出奇特的叫声。选中配偶后,就隐蔽到树林密处,用泥和草在大树上或树洞中筑巢。每窝产卵2~6枚,孵化期约21天。饲养在大笼中,笼分室内、室外两部分,都有木质栖架,设宽大浅水盆供水浴。冬时需保暖,室温不低于10℃。饲喂肉浆玉米粉混合粉料,加入适量维生素、抗菌素等,辅以浆果、昆虫。

形态特征

伞鸟在解剖学上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它们独特的鸣管(鸟类的发声器官)。该科的单一性则同时得到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支持。由于生态和行为的多样性,伞鸟各种类在体型、体羽和形态方面表现出广泛的差异性。

从翅短、体沉的安第斯山脉食果伞鸟和体巨、翅宽的伞鸟类至体微、翅长、如燕子般的紫须伞鸟,不一而足。在着色上,既有呈高度性二态的种类(雄鸟鲜艳华丽),也有两性均为灰色或褐色的种类。鲜艳的着色既有来自色素胡萝卜素产生的大红色、黄色、粉红色和紫色,也有因光线透过羽支分布不均的气泡而形成的蓝色。许多种类具有复杂的性二态体羽模式及特化的羽毛,如雄性冠伞鸟的冠羽等。羽毛模式变异的现象,如经常在空中飞行的燕尾伞鸟雌雄鸟均有长长的又形尾,由不同长度的羽毛形成。不少种类进化出肉垂、覆羽的瘤或用于求偶炫耀的裸露皮囊(见于三色伞鸟、钟伞鸟类和伞鸟类)。少数种类(如红伞鸟和冠伞鸟类)有特化的飞羽,用以在炫耀飞行时产生机械声响。

鸟喙的大小和形状也各不相同。许多食果种类嘴裂宽,便于吞下大的果实。割草鸟类的喙呈锥形,具啮喙(锯齿状边缘),用以食芽、叶、果实和种子。伞鸟的鸣管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多样性。该科种类中既有鸟类界最简单的鸣管,也有最复杂的鸣管。许多伞鸟的鸣管非常简单,没有特别的支持结构或内部肌肉组织,因而发出的声音也就很简单果伞鸟的气管支气管特别大,从而能够产生有回音的低沉鸣声。

习性

伞鸟的巢也是各种各样的。在许多种类中,具保护色的雌鸟单独筑简单的树枝平台巢,然后一窝产下1枚卵。巢结构很松散,经常可以从下方透过巢底看到卵。不过,由于巢非常不起眼,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遭掠食的可能性。悲霸鹟类、安第斯山脉伞鸟类和食果伞鸟类的巢为相对结实的碗状结构。冠伞鸟类的巢为泥浆和细枝结构,混以唾液,筑于垂直的岩面上,可能是另一种保护形式。也正因如此,冠伞鸟类限于有巨石或岩崖的潮湿森林等地带生活。厚嘴霸鹟类则筑垂悬的编织巢,并在孵卵过程中会不断加厚。蒂泰霸鹟类营巢于洞穴中。紫须伞鸟类与蜂鸟科颇为相似,在树枝上筑微型的碗状巢。

繁殖

安第斯伞鸟类、割草鸟类、食果伞鸟类、厚嘴霸鹟类和蒂泰霸鹟类实行单配制,配偶双方共同承担亲鸟之责。紫喉果伞鸟为高度群居性,生活在由雌雄鸟组成的混合群体中。雌鸟负责筑巢和孵卵,其他所有成员协助维护领域和为早成雏带来昆虫食物。很明显,群体中只有一对主配偶,其他的不论雌雄均为附属的协助。紫须伞鸟类似乎也为群居性,并有着类似的协作繁殖机制。虽然大部分伞鸟的繁殖行为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很明显它们实行一雄多雌制,雌鸟承担所有亲鸟义务。一雄多雌种类的雄鸟通常聚集在展姿场进行求偶炫耀。

分布与栖息

伞鸟全部见于新热带,北起墨西哥北部、南至南美南部。红喉厚嘴霸鹟虽经常出现于美国最西南部,但很少在那里营巢。多数种类栖息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和山林中或者高地山林中。而割草伞鸟类居于多灌木的开阔地带以及安第斯山脉和南美南部的耕地中。许多伞鸟属的种类为异域分布或邻域分布(即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或者分布区域相邻但不重叠),从而在整个新热带范围内实现了相互弥补。有些伞鸟为分布区域狭窄的当地种,如黄嘴白伞鸟绿伞鸟仅见于哥斯达黎加西部和巴拿马共和国,而姬伞鸟、黑黄伞鸟和灰翅伞鸟则限于巴西东南沿海的山区。

保护与环境

有相当数量的伞鸟正面临不同程度的威胁。仅见于巴西大西洋沿岸潮湿低地林的斑伞鸟因森林退化而处境危险,这种鸟的合适栖息地只剩下一些孤立的小片区域。秘鲁割草鸟栖息于秘鲁西北部沿海沙漠中零星的林地和灌丛中,其数量在最近数十年间一直呈下降之势,如今又受到伐木取材和农业发展的威胁。灰翅伞鸟据悉只存在于巴西东南部奥高斯山脉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坡中。尽管这种鸟的分布区距里约热内卢不到50千米,大部分地区处于受保护的国家公园内,但人们对其数量状况知之甚少,加上分布范围之小和易受森林火灾的影响,故被官方列为易危种。姬伞鸟只在19世纪里约热内卢的科学馆藏中可经常看到,体小,呈绿色,有白色翅斑和像载菊鸟那样的红色冠。在消失了1个多世纪后(人们曾认为这种鸟或许因森林退化而已灭绝),1996年,观察者们在奥高斯国家公园南部的特瑞斯波利斯一加拉佛再次发现了姬伞鸟。但此后就未曾再见过这种鸟。

下属类别

伞鸟科由4个亚科组成。

伞鸟亚科

伞鸟亚科,共有14属36种。包括钟伞鸟类、三色伞鸟、伞鸟类、斑伞鸟、绿中鸟、黄嘴白伞鸟、紫喉果中鸟、镰翅伞鸟、尖声伞鸟等。

冠伞鸟亚科

共有4属16种,包括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冠伞鸟、圭亚那红伞鸟、食果伞鸟类等。

割草鸟亚科

共有8属13种,种类包括秘鲁割草鸟尖喙鸟、白颊伞鸟等。

厚嘴霸鹟亚科

共有7属29种,包括蒂泰霸鹟类、悲霸鹟类、红喉厚嘴霸鹟类和紫须伞鸟类。

参考资料

Red-crested Cotinga.FWS.2024-12-24

2023年CITES附录中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2024-12-24

Red-crested Cotinga.ebird.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