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核桃王

核桃王

“核桃王”,树名。树龄超过700年。树高31米,胸围4.84米,覆盖面积692.4平方米,年产核桃1000斤。位于洛南县古城镇蒋河村。树高27米,树围近5米,三个人手拉手才能抱拢。树冠庞大、枝杆交错,占地约有1亩2分多。虽然已经进入老龄期,但是树体仍生长健壮,枝繁叶茂。

简介

据老人讲,这棵“核桃王”树初步估算树龄应该有700年左右。前些年,树比现在还要大,后来由于大风刮折树枝,损失了三分之一。现在核桃树已经很老了,可每年还能产1000多斤核桃,最多的一年竟然产了1221斤核桃。

因其是闻名全国的“核桃王”,自然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一睹它的尊容,每次有客人来,武殿生书记都要给大家做“讲解员”。全村的男女老幼都很爱护这棵核桃树。目前,林业部门正计划将这棵“核桃王”更好地保护起来。

孝义市下堡镇下卫底村有一棵树龄700多年,树高31米,胸围4.84米,覆盖面积692.4平方米,年产核桃1000斤的核桃树,该树被国家林业部1980年命名为“中国核桃王”。

现实意义

这棵核桃树在这里已历经了700年的风雨。在这700年里,它一直就是这样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这棵核桃树就在洛南县古城蒋河村。它是洛南县漫山遍野的核桃树群中名副其实的“核桃王”,它同样也是天下名副其实的“核桃之王”。

“华夏核桃王”就在山西省

事实上,余年甚至几百年生的核桃丰产大树群,在山西境内比比皆是,随处可见。

独特的地域、气候条件,成就了中原地区“核桃之王”。

下堡镇位于孝义市西部山区,距市区25公里,307国道产经俄罗斯,乡镇道路与国道相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方便,宗仁楼22838人。2001年通过了省级文明镇验收,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为“创建文明小城镇示范点”,2个农业示范园,有田家庄百亩优种核桃苗基地和赵西沟300亩核桃丰产示范园。.

“我的核桃园”位于下卫底村,是一个现代农业生态核桃园。这里环境优美,灌溉条件方便。日照充足,土质肥沃,气候适宜。

核桃品质色美、味香、肉嫩、质脆、绿色无公害。

历史沿袭

广栽核桃树洛南县百姓的传统和习惯。千百年来,在山西省下堡镇,农家村舍,到处都是大大小小、郁郁葱葱的核桃树。核桃作为最忠实的植物与山西人相依相伴。据记载,核桃在山西已经有 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皮薄个大。瓤饱仁鲜的核桃,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宝贝,更是山西百姓的宝贝。核桃不仅是山西百姓手中的美味佳肴,而且常常是人们的“救命果”,灾荒年间,谁家要藏有一袋子既可以作油料又可以作食物的核桃,谁家就可免受饥谨之难。在山西,核桃是人们桌上待客佳品,是人们走亲访友所带的礼品,更是吉祥、如意符号。千百年来,山西省民间一直承袭着这样的习俗:人们盖房子起屋梁的时候,要把包有核桃的小馍从屋梁上撒下来,以示吉运高照、丰衣足食;在结婚的时候,人们都要在嫁妆里放上核桃和大枣,以示早生贵子、家庭和睦。

核桃,不仅是山西人的美味佳肴,更是他们精神的一种美好的托付。

种核桃,爱核桃,成为山西人一份永远的情结。

历史传说

核桃在山西还有许多传说。

传明代开国皇帝朱元障十分宠爱的一个妃子多年不孕。御医于是让这个妃子食七七四十九天山西核桃。在核桃的滋润滋养下,这位妃子竟然喜怀身孕,10个月后,生下了三太子朱棡朱桐。于是,山西核桃名播江南、风靡华夏康,成为皇宫人见人爱的御品。

慈嬉太后为躲避八国联军,来到古都长安的时候,面对破碎的山河,飘摇的朝廷,郁郁寡欢,食不甘味,以至于随行侍者诚惶诚恐,手足无措。当一位臣子把一篮山西核桃带入宫中,慈禧品尝之后,胃口大开、精神大振,山西核桃作为皇室贡品,不可或缺。

是天下独有的山西省核桃成就了这些传说,这些传说为种核桃、爱核桃的山西人带来更多自豪与骄傲。

国家战略

当历史进入20世纪的时候,山西显然要让见证了山西核桃700年种植历程的核桃王,再一次见证山西核桃在 20 世纪的辉煌,充当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核桃产业的“中原地区核桃王”的气概。

当这个批示响彻在汾河两岸的时候,山西县掀起声势浩大。前所未有的核桃种植热潮,一举种植核桃树4.7万亩,100余万株。就在当年秋季,国家林业部在山西省召开了全国16省(市)核桃生产现场会,天津口岸进出口公司曾以“核桃坡、核桃沟、遍地核桃绿油油”的画报对山西核桃进行了专题宣传和报道。

1971年,北方11省(市)核桃工作会在山西省召开,并在下卫底村林场营造了纪念林。

山西核桃一直是中国外贸出口的生力军。1964年山西核桃就开始外贸出口,年平均出口量 1200吨,远销德国加拿大叙利亚意大利新西兰、日木等国家,深受国际友人喜爱。久负盛名的山西核桃,因此而享誉世界。

山西省发展和壮大核桃产业所做出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20多年来曾连续多次获得国家、部、省等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荣誉

——-1974年山西省下堡镇被列为“全国核桃生产基地县”

—— 1982年出口核桃853吨,核桃仁263吨,出口率荣获“全国第一”,1983年山西核桃荣获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优质产品证书;

——1988年又获得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览交易会铜奖;

——1989年“以核桃举肢蛾为主的核桃病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推广”项目获省农牧厅科技成果三等奖,核桃新品种选育研究获金银花示范基地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0年3月,山西省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

——2006年研发的“自控电热温床嫁接育苗技术”获商山西政府科技进步特等奖,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9年又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久负盛名的核桃产业发展,得到了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先后有国家林业部、省林业厅、市林业局等单位主要领导来洛考察。

山西人知道,“核桃之乡”“华夏核桃王”的美誉不是写在闪闪发光的证书上的,而是耍写在山西的青山绿水之中的。

要真正展示山西省核桃产业的雄姿,大振山西核桃产业的雄风,强力打造“全国核桃大县”,让核桃产业成为发展山西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就必须扎扎实实的做好自已的事情。

如今,走进“核桃之乡”“华夏核桃王”的洛南县,在这个核桃大县之下有核桃乡、核桃镇、核桃村、核桃组;有核桃坡、核桃沟、核桃;有核桃路、核桃田、核桃园。截至目前,全市核桃树总株数已发展到500万株,2008年核桃产量达到498万公斤,再创历史新高,产值达9660万元,全市农民人均收入249元。全市已累计建立良种核桃丰产园12 万亩,目前已大部分开始挂果,部分园子已进入盛果期。

飘香的核桃成为孝义市下堡镇一道闪亮的风景线。

是的,从 2002开始,孝义市委、市政府每年筹集数百万元,形成农田防护林网,立体发展核桃经济,走出了一条与县域实际相适应,与县域经济相配套,与广大群众奔小康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并于2006年完成了10.5万亩优质核桃基地建设任务,为做强做大核桃产业、重振孝义市核桃雄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效益

近年来,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又紧紧围绕孝义"十一五"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将核桃作为全县的主导产业来抓,提出了“重振核桃雄风,走高产优质”的路子,打造“核桃王”核桃名牌,挤身“国省名市”。为此,孝义确定了富有自已特色的思路,即“栽”、“管”并举,推广现代实用技术。同时,采取加强现有核桃树的综合科管、大力实施高接换优、抓后备资源培植的“三条腿”走路来发展核桃产业:从 2008年开始,每年完成新栽良种核桃60万株,力争到2012年全县核桃树达到720万株,实现核桃总产1200万公斤,产值2.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600元,培育龙头企业,年加工核桃仁3000吨的核桃王合作社已经投产,预计到2012年加工能力可以达到1万吨,产值达到8.9亿元,实现利税8900万元。

到“十一五”末,孝义核桃树将突破550万株,产量达到600万公斤,实现产值超亿元,“核桃之乡”的核桃资源优势,真正变为了经济优势,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全面发展!按照长远规划,到“十二五”,孝义核桃数量将达到1000万株,产量达到1700万公斤,实现产值3.4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1000元以上。届时,孝义核桃将真正成为亿元航母产业。

核桃,这一响当当的金字品牌,在真正成为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的同时,在华夏大地,使孝义尽展核桃产业的王者之气。

2009年在太原召开的全国第二届核桃大会,山西核桃必将以自己独特的魔力,展示出“核桃之乡”的王者之气。

“独领风骚核桃王,五百风雨傲今古。百姓不辞摇钱树,金果飘香在五湖。”

这棵挺立500多年的 "中原地区核桃王",年年绿荫覆地,枝茂盛,果实累累。

“华夏核桃王”显然已经不是一棵历尽沧桑的普通的核桃树,它是一个悠久而辉煌的历史的符号,它昭示的是一种温暖的情感、蓬勃的朝气、顽强的生命力,它更为我们预示着一个美好而充满活力的未来。

而它也再一次以自已的茂盛、挺拔、硕壮和勃勃生机与洛南县漫山遍野的核桃群落,告诉人们:天下核桃在山西省,华夏核桃王在孝义市

参考资料

胡桃Juglansregia.植物智.2024-11-08

抢救濒危古树“核桃王”.知网空间.2024-11-01

“中国核桃王”古树核桃拍卖善款将资助130名贫困学生.今日头条.2024-11-01

山西古县核桃大丰收 800年“核桃王”依旧挂果-中新网视频.中国新闻网.202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