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山古城遗址
炮台山古城因坐落于一座形似炮台的孤山上而俗称为"炮台山古城",地处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东北2公里,七星河右岸200米,是国务院2001年6月25日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已筹备将其申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概况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黑龙江省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东北2千米处。福饶高速公路可到达。炮台山古城遗址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山城址,也是三江平原汉代遗址群中的最高阶层遗址。古城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雄伟壮观,城垣总长5000多米,号称十里城,是满族先人在天象、历法、等级、礼仪、军事等方面的突出体现。其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在黑龙江省是独一无二的。古城自上而下由城、坛城、郭城、月城、壅门、护城壕构成。壝城之内筑有祭祀坛台,是由坛城拾级而上,登顶入坛,举行祭祀和决定社稷大事的神圣场所。祭祀坛台南侧周围修造7个天坑,按北斗七星布局排列,故称北斗七星祭坛,这是我国目前以天文星座形象为城市核心建筑布局的首例,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由考古家家张忠培先生认定,当时此地已是国家建制。历史来由三江平原汉魏时期遗址,分布密集,保存完整,类型丰富,在国内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而炮台山古城又处在这一遗址群的核心地位,同时也是国家“九五--十五”期间,考古、科研课题--三江平原七星河流域汉魏时期聚落考古的重点区域之一。
地理环境
炮台山古城建制特殊,结构复杂,八垣九重,城坛结合。该遗址平面呈椭圆形,城垣系掘土堆筑,分上、中、下三层,下层有外城,即廓城,还有拱廓城的月城、壅门、城壕以及城内地表坑等,中层为山腰城,即内城;上层为山顶城,即土遗城,平面亦呈椭圆形,城内有8处地表坑,每个坑直径为6-8米,深约0.3-0.5米不等,其中7处“天坑”按北斗七星状排列。另一处“天坑”则位于北斗七星北侧,显示着当年极星的位置。城顶中央靠北处,即北斗七星斗魁和极星所拱卫的位置,骨一长方形角祭台,石筑泥铺,长19米,宽14米,高0.5米,是专为祭祀用的坛台。
发展历史
“北斗七星祭坛”目前已被有关专家学者所认定。其北斗和极星的星位标示,反映的是距今约4500年前的星象。2001年6月,原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先生来炮台山考察,并为炮台山题词“北疆物宝,荒史源清”。2001年7月24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天文考古学家伊世同教授,到炮台山考察,认定“北斗七星祭坛”在我国属首次发现。2001年8月20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同志莅临炮台山视察,为炮台山题词“北国之宝”。为充分利用这一文物资源,宝清县文化体育局制定了《炮台山古城文化旅游项目开发总体规划》,县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招商开发项目之一。炮台山古城的山顶城中的“北斗七星祭坛”是目前我国发现的以天文星座为形象的城市核心建筑布局的首例,同时也是我国和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七星祭坛。
交通信息
交通提示座落于一座形似炮台的孤山上而俗称为“炮台山古城”,地处宝清县七星泡镇平安村东北2公里。
主要景点
相临景点兴凯湖虎头关帝庙乌苏里江安邦河湿地公园北秀公园龙头山旅游区宝清珍宝岛烈士陵园益寿山公园七星河湿地双兴农业示范区炮台山古城遗址羊鼻山森林生态旅游区龙湖森林公园四排赫哲族民俗风情园青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双鸭山市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业观光园双兴农业生态旅游区七星河生态旅游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