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德的情人》是一部基于大量史事考察的小说,通过挖掘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书信、电报、日记、奏稿和宫廷秘密档案,重新描绘了深刻影响清代命运的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罗伯特·赫德的人生轨迹。赫德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关键角色,参与了多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包括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以及世纪之交的义和团运动。

故事简介

故事讲述了赫德19岁时来到中国,28岁时成为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执掌权力长达45年。在这段时间内,他在一个衰败的旧帝国体制中创建了唯一廉洁高效的政府部门。尽管他怀揣着大英帝国的野心,但他也以“中国政府外籍雇员”的身份自居。作为一个典型的英国绅士,他能够在即将灭亡的清朝官场上自如地展开幕后外交活动。他获得了维多利亚女王时代的最高荣誉骑士勋章,同时也被清政府赋予重任并追授为“太子太保”。罗伯特·赫德的生活就像一个走钢丝的人,巧妙地在两个大国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然而,所有这些都是因为他对中国女子阿瑶短暂而又炽热的爱情之火。这场爱情如同两只野兽面对面,争夺着一枚无法辨认的时代硬币。一边是一条颤抖的龙,摇晃着翅膀、鳞片和利爪;另一边则是一只身躯修长、敏捷的老虎,弯曲着身体,展现出强烈的欲望。

创作背景

《赫德的情人》的创作受到了多种文献的支持,其中包括费正清等人合编的《总税务司在北京:赫德书简,1868-1907于中国海关》(两卷本)、费正清等人编写的两册赫德日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合编的《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1874—1907)》、马士的《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以及赫德本人的著作《这些从秦国来:中国问题论集》。此外,作者还参考了意大利学者阿德里亚诺·马达罗的《1900年的北京》以及澳大利亚作家西里尔·珀尔的《北京的莫里循》等书籍,以丰富小说中关于1900年夏天被围困的使馆区的描述。对于1866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筑遗存派遣的第一个海外观光使团斌椿使团的行程,作者查阅了赫德日记的相关记录、张德彝的《述奇》系列、斌椿的《乘槎笔记》及其诗歌集《海天胜游草》。罗伯特·赫德在1866年6月至8月期间写给未婚妻的八封信也为小说中关于赫德婚姻生活的描写提供了支持。

作者介绍

赵柏田,1969年出生于余姚市,是一位小说家和随笔作家,同时也是中国作家协会成员、浙江省作家协会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宁波市文联创作研究室主任。他从事中国思想史研究超过十年,专注于明清江南文化研究、近代口岸城市现代性研究以及日常视角下的现代知识分子研究等领域。赵柏田已有多部作品问世,包括《历史碎影》《岩中花树》《帝国的迷津》《时光无涯》《我们居住的年代》《远游书》《站在屋顶上吹风》等。《赫德的情人》是他首次尝试撰写长篇小说。

作品评价

《赫德的情人》在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领域中展现了新的维度,其风格与玛格丽特·尤瑟纳尔、E.L.道克特罗的作品更为接近。小说中的罗伯特·赫德形象既有着西方控制清朝命脉的总代表的一面,又被赞誉为中国最廉洁行政机构的创始人。葛剑雄认为,小说中的赫德形象更具吸引力,因为它不仅来源于作者丰富的想象,而且建立在坚实的历史资料之上。(《十月》杂志)

相关人物

罗伯特·赫德

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英国人,曾任大清海关总税务司,对晚清帝国的经济命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清政府内部的政治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在中外关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罗伯特·赫德的职业生涯跨越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多个重要时期,他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阿瑶

阿瑶,中国女子,与赫德有过一段短暂而热烈的感情经历。她的存在对赫德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在赫德在清朝官场上的行为和决策方面。

参考资料

赫德的情人-赵柏田-微信读书.微信读书.2024-08-23

赫德的情人.豆瓣读书.2024-08-23

赫德的情人.豆瓣阅读.2024-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