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峰,1982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南京大学类脑智能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缪峰在博士毕业后,在美国硅谷的惠普实验室做了三年的研究助理。2012 年,缪峰入选第二批国家“青年”,并于同年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工作,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2018年2月,缪峰课题组及合作团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全二维材料的、可耐受超高温和强应力的高鲁棒性忆阻器,为推动忆阻器在高温电子器件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应用迈出重要一步。2021年7月,缪峰合作团队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彼时最高并行度的神经形态计算方案。2023年9月,缪峰团队首次实现视觉运动的并行感知。缪峰主要从事二维材料电学性质的基础研究,以及二维材料在信息器件领域的应用研究。截至2023年,缪峰发表110多篇技术论文,是30多项已获/待批中美专利的发明人。

缪峰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2020—2021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2021年国际先进材料学会 IAAM 奖章。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缪峰,1982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04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09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获得最佳博士毕业生奖和国家优秀留学生奖。

工作经历

缪峰在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的惠普实验室(硅谷总部)做了三年的研究助理。2012 年,缪峰入选第二批国家“青年”,选择回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工作,其后,按照自己所学的两个细分领域——二维材料基础物性和智能器件,分别招收学生和培养人才组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并于2017年开始攻关视觉传感器的科研项目。

2018年2月,缪峰课题组及合作团队利用二维层状硫三氧化钼(氧化二硫化钼)以及石墨烯构成三明治结构的范德华异质结,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全二维材料的、可耐受超高温和强应力的高鲁棒性忆阻器,为推动忆阻器在高温电子器件和相关技术领域的应用迈出重要一步。同年,缪峰被评为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获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荣誉。

2020年6月,缪峰团队通过对器件进行集成,实现了功能可重构的逻辑和类脑电路,与实现同样功能的传统电路相比,该技术所需晶体管数量大大减少,成功实现“瘦身”。次年6月,缪峰荣获国际先进材料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 IAAM)颁发的 IAAM 奖章(IAAM Medal),以表彰他在纳米电子学与纳米光子学的电子材料领域做出的贡献,并应邀做了题为“2D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s for Emerging Device Applications (面向新兴器件应用的二维范德华异质结)”的学术报告。同年7月,缪峰合作团队利用连续时间的信息加载方式和频分复用技术,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彼时最高并行度的神经形态计算方案。10月22日-24日,中国物理学会2021年秋季学术会议于线上举行,缪峰获"黄昆物理奖"。

2022年9月,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缪峰团队在量子模拟前沿的最新突破——把两个石墨烯双原子层以旋转180度+0.75度的角度叠加,施加一个垂直电场后,得到了一种全新的量子材料,并首次观测到量子“中间态”。同年10月,缪峰团队成功制备了石墨/硒化铟(graphite/InSe)范德华肖特基光电探测器,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本征击穿电压下的超高雪崩增益,为低能耗、高灵敏的新型弱光探测器的开发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技术途径。12月2日,缪峰主持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座谈会。

2023年9月,缪峰团队利用二维材料异质结中存储电荷随光刺激动态演化的特性,提出了“存内同步编码与处理”的概念,利用器件阵列构建了视觉运动感知机,实现了对多种视觉运动模式(方向、速度、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并行感知,为构建下一代智能机器视觉系统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线。同年10月,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梁世军、缪峰教授团队联合南京理工大学程斌教授团队,以“原子乐高”的方式搭建了六方氮化硼与双层石墨烯对齐的莫尔超晶格异质结,首次实现了可模拟生物突触短时可塑性与长时可塑性的莫尔突触晶体管(Moiré synaptic transistor)。

社会任职

科学研究

研究领域

缪峰的研究领域为凝聚态物理、固体电子学(纳米电子学)。

研究方向

缪峰主要从事二维材料电学性质的基础研究,以及二维材料在信息器件领域的应用研究,具体研究方向包括二维材料的量子电子输运与物性调控,场效应电子器件,光电探测器,存储器与类脑计算器件等。

科研成就

缪峰取得的科研成就包括:通过掺杂调控手段,首次研制出全二维材料的高鲁棒性忆阻器,创下了忆阻器稳定工作的最高温度记录,进一步设计和实现了类脑视觉器件与系统;通过界面调控手段,首次观察到弹道雪崩效应,并研制出比探测率优于目前商用技术的中红外探测器件;通过电场调控手段,基于低对称性和双极性二维半导体材料,实现了新原理逻辑器件和神经形态器件的初步集成。

主要论文

截至2023年,缪峰发表了110多篇技术论文(引用次数超过25000次,科学网)。

专利

截至2023年,缪峰是30多项已获/待批中美专利的发明人。

人才培养

理念

缪峰希望学生不要为了文凭做科研,像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简单发几篇贡献度不大的文章。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要有敢于攻克世界科学难题的精气神。因此,只要学生遇到棘手的问题,不管是平时还是假期,他都会和团队随时随地进行讨论,有时甚至会一起加班到凌晨。

择业

青年学者们在选择就业单位时,缪峰认为应该考虑四个方面的要素:一是“从心”,要按照内心的兴趣和选择符合研究方向的资源;二是“安家”,选择可以顾及家人的工作条件;三是“择木”,在国内科研大环境下选择优质的小环境;四是“树人”,努力培养优秀的学生。

担任课程

个人生活

缪峰小时候就喜欢捣鼓制作一些小玩具,尤其是生活中的电子产品。他曾将太阳帽上的电动小马达拆下来,安装到做好的小木船上,改造成电动船,跟小伙伴们一起玩。上小学时,他就把家里的电视机拆了,研究里面的电路板。高中毕业时,父母想让缪峰报考医学院,但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南京大学物理学系(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一次次选择全新研究领域,一次次向科学高峰发起冲击,学以报国是他最大的动力。不能把搞科研仅仅当成是发几篇文章,那样对国家无益,对学科发展无益,他不愿那样做。缪峰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要坚定学术理想,更要立足于国家需求、民生需求,要将个人成长同国家发展紧紧地联系起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人民日报评)

参考资料

在原子世界里“搭积木”(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人民网.2023-11-18

缪 峰.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南大物理学院缪峰教授:在原子世界“搭乐高”.南京大学.2023-11-18

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 刻苦钻研,勇闯科研“无人区”.南报网.2023-11-18

物理学院第 201802 期工作简报(2018-3-5)(院办).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Nature Nanotechnology:我院缪峰团队提出迄今最高并行度的神经形态计算方案.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梁世军、缪峰团队首次实现视觉运动的并行感知.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我校缪峰教授获"黄昆物理奖".南京大学.2023-11-18

缪峰教授获国际先进材料学会奖章.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缪峰团队《自然-电子学》:打造二维可重构器件,“瘦身”数字和类脑电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物理学院梁世军、缪峰团队首次实现本征击穿电压下的超高雪崩增益.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聚焦“大讨论”】物理学院召开本科生学业导师座谈会.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物理学院梁世军、缪峰团队首次实现莫尔突触晶体管.南京大学.2023-11-18

中国物理学会黄昆物理奖.物理学会.2023-11-18

物理学院第 201508 期工作简报(2015-9-22)(院办).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物理学院第 201608 期工作简报(2016-10-20)(院办).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物理学院第 201707 期工作简报(2017-7-5)(院办).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缪峰教授课题组在第二类狄拉克半金属材料的低温共熔法生长研究领域取得突破进展.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缪峰教授团队在二维层状材料热电方向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Nature Nanotechnology》报道缪峰合作团队二维材料弹道雪崩现象最新成果.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原子乐高”搭出类脑视觉传感器-我院缪峰团队在二维材料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缪峰合作团队:层状材料的应力调控为低功耗磁存储提供新思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Physical Review Letters》报道学院缪峰团队与合作者在拓扑半金属负光导效应方面的重要进展.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缪峰教授合作团队在宽光谱感算一体智能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Nature: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缪峰合作团队在“原子乐高”量子模拟领域取得突破.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梁世军、缪峰团队提出具有超高能效比的并行存内无线计算方案.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23-11-18

..2023-11-18

..2023-11-18

..2023-11-18

..2023-11-18

..2023-11-18

..2023-11-18

..2023-11-18

从“小海龟”到“大先生”,传承在路上.南京大学.2023-11-18

海内外英才齐聚金陵 南京大学举行第三届“青年学者前沿论坛”.南京大学.202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