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英文名称: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英文简称:NJUST),简称南理工,是隶属于工业信息化部,是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点大学,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1960年哈军工与解放军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联合成立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为军委炮兵直属院校。1965年,划归国防科工委直属,1966年改为华东工程学院,并退出军队建制。1970年,划归兵器工业部直属,1971年,太原机械学院轻武器专业并入,1978年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炮专业并入,1981年取得硕士点、博士点,1988年划归机械电子工业部直属,1991年调整到兵器工业总公司直属,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校区占地3200亩,2020年9月11日,江阴校区正式启用,占地1115亩。

截至2024年3月,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教师3600余名。设有21个专业院校,65个专业,开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6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博士后流动站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

南京理工大学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565名,在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8名,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301-400名。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

1953年1月,组建武昌高级炮兵技术学校;1953年9月,在哈尔滨创建了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陈赓大将担任第一任院长。学院分设空军、炮兵、海军、装甲兵、工程兵五个工程系。1956年2月,武昌高级炮兵技术学校更名为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1960年6月,军事工程学院炮兵工程系迁往武昌,并与武昌高级军械技术学校合并。

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

1960年7月1日,正式成立炮兵工程学院,并设兵器、弹药、火药炸药、仪器、雷达、火箭武器、军械勤务等七个系。1962年2月,步兵兵器专业29名工作人员及20名学员,共计师生49人调往后勤工程学院。军械勤务系107名工作人员、300名学员和56门火炮等物资调往后勤学院。9月,炮兵工程学院迁来南京。

华东工程学院

1966年4月,炮兵工程学院改名为华东工程学院,下设基础课部、一系(炮兵兵器系)、二系(火箭武器系)、三系(火炸药系).四系(炮兵仪器系)、五系(留学生系)等四部一室五系。1971年8月,太原机械学院90余名专业人员调入学院一、二系和基础课部。1976年5月,撤销基础课部。1977年10月,恢复基础课部,成立兵器制造系;11月,机械制造工艺和金工金相两个教研室从基础课部分出,成立机械制造工艺系(五系)。1978年8月,西北工业大学航炮专业22人,调来学院,划入一系炮专业。1980年4月,一系的火炮随动专业并入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系(六系);二系的非接触引信专业并入电子技术与光电技术系(四系);10月,原基础课部下属的机械制图和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教研室划归五系。1981年4月,内、外弹道专业自一系、二系分出,建立弹道研究所。

华东工学院

1984年10月,华东工程学院更名为华东工学院。1992年9月,信息自动化与制造工程学院成立。该学院由机械制造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自动控制系组成。同时,材料专业自机械制造系分出,成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教研室划入二系。1993年3月,一系、二系合并,成立机械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

1993年4月正式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国家工业信息部的重点高校。以武器系统工程专业、化工类专业、工程类专业为特色专业,面向全国招生。1995年,学校成为首批“211”建设高校。2011年获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2年5月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6年7月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1月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南京理工大学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19年2月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学校核心办学指标水平位次稳居国内高校前40位。

学校规模

院系与专业设置

截至2024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设有21个专业学院,65个专业,以及南京理工大学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同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2个独立学院即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3月,现有教职工3600余人,专任教师24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600余人。高层次人才7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7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6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2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国家级“万人计划”教学名师5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等。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9个。

两院院士:李鸿志、王泽山、苏哲子、杨绍卿、刘怡昕、崔向群、芮筱亭、付梦印、王明洋、陈光、杨秀敏、卢柯、金亚秋、宣益民、尤证、李魁武、谭建荣、陈政清、凌文、向锦武、杨树兴

外国院士:赫伯特·格莱特、霍斯特·哈恩、哈罗德·富克斯、布兰卡

国家杰出青年:徐胜元、杨健、李强、赵永好、王明洋、曾海波、唐金辉、丁大志、朱俊武、阚二军

长江学者:王中原、陈钱、徐胜元、付梦印、王明洋、栗保明、杨健、李强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其中兵器科学与技术是世界一流学科,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语言学、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为A+专业。截至2024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数学、一般社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地球科学10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进入前1‰。

参考资料

2024年3月止,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包含兵器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数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个、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包含几何测度与分形几何、微分算子理论与现代数学物理、动力系统与 Hamilton 系统、图像处理的数学方法、微分方程数值方法及其应用,智能计算与并行算法、应用概率与随机过程、随机微分方程及其应用、偏微分方程理论及其应用、不确定理论与应用、信息安全等专业。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3月,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8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3 个、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12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建设专业7个。学校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共10门课程获选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工信部重点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十三五”以来,南京理工大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5项。截至2021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12项。截至2024年3月,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

学校交流

截至2024年3月,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等150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有国家、省部级国合基地13个,建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建设格莱特研究院,与法国洛林大学共建中法工程师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设立工业设计本科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建有欧业研究院,下设沙特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开展国别(区域)研究。

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设立了100余项奖教金和奖助学金,南理工与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在内的100多所海外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类交流合作。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与美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人才、共建实验室等合作项目,主要在工程类专业、机器人类专业、纳米科技等专业进行深度合作。外派学生到海外短期学习交流或攻读学位达300多名,研究讲学等学术交流活动的境外专家学者达400多人次。

2021年5月16日,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成立大会在南京理工大学举办。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2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有文献文献243万卷,包括190万卷中、中、外两种刊物2000余种,17万余册,以及15000多卷的文献;中、外电子文献159个,包括中、外两种电子图书(包括电子图书、科技报告和学位论文);标准、会议记录等)超过600种,中、外电子全文期刊35,000种;截至2022年3月。

兵器博物馆:

兵器博物馆于2005年落成,约6000平方米,以“典藏、传承、励学、致用”为馆训,集收藏、传承、教学、科研、陈列、展示、宣传、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2009年,兵器博物馆成为工信部部属高校中首批22个“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之一。2009年12月,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截至2022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有6000余件珍贵的兵器藏品,是中国高校唯一各类齐全的兵器博物馆,涵盖火炮类、轻武器类、弹药类、光学器材类等诸多门类。

学术期刊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7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南京理工大学主办,主要有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光学与电子工程等方面的优秀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南京理工大学主办,主要有南社研究、知识产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现代诗研究、工业文化研究、动商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经济管理研究等内容。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南工大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标准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国家级检测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哲社基地)75个。

重点实验室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

合作共建实验室

参考资料

创新引智基地

参考资料

学术成果

截至2022年3月,获得国家级科学类五大奖种分别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 拥有科研院所30余个。截至2023年4月学校获得了128个省级以上的科技成果。

人体自发电与无源电子诊疗领域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首次观测广义同位旋维格纳晶体并实现其量子融化的可控演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Nature》上。

探索纳米结构金属材料新思路与关键实验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国际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热电材料领域重要技术突破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ngewandte Chemie》上。

学校排行

QS世界大学排行榜

2023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南京理工大学位列601-650名。

2024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600位。

2025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南京理工大学位列第565名。

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南京理工大学位列301-400名。

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南京理工大学位列第37名。

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南京理工大学位列第38名。

校园文化

校徽

南理工的校徽是一个两个环形的图案。内圆中包括镌刻有“团结、献身、求是、创新”校风的二道门,建校时间“1953”字样,以及代表军工文化的盾牌、和平文化的橄榄枝、学术殿堂的书卷、放飞梦想的翅膀等形象;内圆与外圆之间,上方为规定字体的“南京理工大学”校名,下方为规定字体的“南京理工大学”英文大写标志色彩取自紫金色,学校位于南京城东,紫气东来;也是校园二月兰(又名和平草)的颜色,承载了浓郁的校园文化;

校训

校训:进德修业 志道鼎新

“进德修业”出自于《周易·乾》:“进德”,意为增进德行,体现学校崇尚“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将提高师生道德修养作为其立身治世的前提与目标。“修业”,意为修习学业、成就事业,体现学校办学育人的境界,即:教师诲人不倦,勤业、精业、乐业;学生孜孜以求,创新、创业、创优。

“志道鼎新”,取意“探究道理,创造新知”。“志道”语出《论语·述而》蕴含着探寻事物的本质规律、追求科学真理之意,勉励师生把探索“道”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鼎,树立之意,语出《周易·杂卦》鼎,取新也。”鼎新,引申为发现与创造新思维、新知识。

校歌

南京理工大学校歌《使命》创作于2013年,学校60周年校庆之际首次演唱。歌词由多位南理工领导和老师共同完成,著名音乐家、国家一级作曲家吴小平教授谱曲。

中文名:使命

外文名:mission

作曲:吴小平

作词:马千里等

详细歌词:

荟萃北国

军工学府声名远

挥师江南

龙腾钟山薪火传

参天杉林傲立风霜雨雪

二月兰花唱响青春礼赞

徜徉知识海洋

探索天地寰宇

我们肩负神圣使命

创造美好灿烂的明天

进德修业

赤子英才气浩然

志道鼎新

春华秋实宏图展

团结献身铸造国之利器

求是创新高扬复兴风帆

徜徉知识海洋

探索天地寰宇

我们肩负神圣使命

创造美好灿烂的明天

创造美好的明天

参考资料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截至2024年12月

参考文献: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5月南京理工大学共有2个校区,分别是南京校区和江阴校区。

南京校区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孝陵卫街道孝陵卫街200号,占地3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9万平方米,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1100余万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南京校区开设有安全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材料化学、土木工程、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工程力学、日语、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机器人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武器发射工程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等专业

江阴校区

位于江苏省江阴市福星路8号,占地111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江阴校区设置了志道书院、鼎新研究院、中法工程师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动商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等本科特色专业。

校友

截至2023年4月

学术界

李鸿志:

南京理工大学著名学术界校友著名瞬态力学专家,中间弹道学创始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商界

徐直军

南京理工大学商界知名校友,博士,华为集团CEO、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

谢大雄

中兴通讯公司副总裁,中兴通讯CDMA事业部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兴通讯监事会主席。

郑永刚:

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杉杉集团董事长。

校园风貌

所得荣誉

截至2023年4月,南京理工大学是全国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6月,南理工加入工信部所属7所高校组成的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同月,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签定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医工结合创新研究院。

2020年11月,入选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2021年9月2日,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017-2020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2022年9月1日,南京理工大学获江苏省高校信息化最高荣誉:江苏省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南京理工大学.2023-05-24

学校代码.sinoss.2023-05-24

南京理工大学章程.南京理工大学.2023-05-24

南京理工大学工商注册信息.信用中国.2023-05-24

南京理工大学2023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2023-05-24

历史回眸.南京理工大学.2023-05-24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5.QS.2024-06-06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15

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软科.2024-05-10

校训.南京理工大学.2023-05-24

校歌 .南京理工大学.2023-05-24

研究生院简介.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23-05-24

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本科招生信息网.njust.edu.2023-05-24

南京理工大学荣获江苏省高校信息化最高荣誉:江苏省首批智慧校园示范校.e-chinaedu.2023-05-25

现任领导班子.南京理工大学.2023-05-24

【ESI月报】南京理工大学2023年1月榜单出炉!.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4

校区简介-江阴校区.njust.edu.2023-05-24

历史沿革.南京理工大学.2023-05-31

发展历史.南京理工大学.2023-05-31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25

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关于确定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25

“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教育质量排名.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2023-05-2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认定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25

中关村兰德科教评价研究院发布国内首份大学科学与技术贡献排名(2019).南京理工大学钟声新闻网.2023-05-25

学院设置.南京理工大学.2023-05-25

专业信息表.njust.edu.2023-05-25

专业总览.南京理工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2023-05-25

南京理工大学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2023-05-25

两院院士.njust.edu.2023-05-25

国家杰出青年.njust.edu.2023-05-25

长江学者.njust.edu.2023-05-25

国家级重点学科.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23-05-25

关于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专业名单的公示.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05-25

我校12个学科入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南京理工大学钟声新闻网.2023-05-25

2002-2010年获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一览.njust.edu.2023-05-25

博士专业目录.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23-05-25

硕士专业目录.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23-05-25

江苏29项上榜!教育部公示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名单.澎湃新闻.2023-05-25

我校荣获2021年江苏省教学成果奖12项.南京理工大学钟声新闻网.2023-05-25

师资队伍.njust.edu.2023-05-25

2021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2023-05-25

专业建设表.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2023-05-25

2014专业建设点.njust.edu.2023-05-25

国家级、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实践教育中心 .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2023-05-25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三批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25

工信部高校联盟在哈工大成立.人民网.2023-05-25

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njust.edu.2023-05-25

南京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njust.edu.2023-05-25

学术期刊.njust.edu.2023-05-25

国合平台.njust.edu.2023-05-25

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njust.edu.2023-05-25

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wjkjzy.2023-05-25

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23-05-25

受控电弧智能增材技术工业与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青少年高校科学营.2023-05-25

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名单公布.中国政府网.2023-05-25

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召开2020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南京理工大学钟声新闻网.2023-05-25

“互联网+”大赛勇夺2金,学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显著提升项.mbd.baidu.2023-05-25

南理工学子在“互联网+”“挑战杯”大赛中获佳绩,双创教育改革开启新征程立项.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5

国家特种超细研空中心.njust.edu.2023-05-25

学院简介——机械工程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5

常州日报.epaper.cz001.2023-05-25

南京天光所与南京理工大学共建天文光学 超分辨探测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2023-05-25

首次观测广义同位旋维格纳晶体并实现其量子融化的可控演化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 .澎湃新闻.2023-05-25

南理工王泽山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sastind.gov.2023-05-25

精彩2019——南京理工大学年度十大新闻.南京理工大学钟声新闻网.2023-05-25

南京理工大学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江苏省教育厅.2023-05-25

付梦印教授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张合教授团队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哈罗德•富克斯教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澎湃新闻.2023-05-25

QS世界大学排名2023.QS官网.2024-04-03

QS世界大学排名2024.QS官网.2024-04-03

2024中国大学排名.软科.2024-05-10

校徽.南京理工大学.2023-05-25

学校视觉影像识别系统.njust.edu.2023-05-25

南京理工大学校歌.mbd.baidu.2023-05-25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调整.鲁中晨报-今日头条.2024-12-11

徐直军先生.华为.2023-05-25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25

全国体育“双先”表彰大会在陕西西安召开 江苏190个单位、集体和132名个人获奖.江苏省人民政府.2023-05-25

南京理工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5

信息名称: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