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光气

光气

光气(氧氯化碳),又称碳酰氯,是一种有苹果腐败臭味的剧毒气体。分子式COCl2,分子量98.916。

光气为无色至淡黄色,不可燃,沸点7.5℃,易液化,微溶于水,并逐渐水解,易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生产光气是将纯净的一氧化碳氯气混合送入反应器,通过活性炭催化反应制得,反应过程强烈放热,生成的光气经冷凝成液态,送入储槽。

光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用于染料、农药和医药等工业,也用于生产聚合物(如聚碳酸酯)或其单体(如甲苯二异氰酸酯)等,后者是制泡沫塑料和特殊橡胶的重要原料。因光气有剧毒,最高允许浓度为0.1毫克/米,吸入微量也能使人畜致死,故应特别注意安全。肺部吸入光气后,浓度稀时刺激细胞壁,引起咳嗽、咽喉发炎、呕吐、黏膜充血;重症时,引起肺部淤血及肺水肿。光气用钢瓶装运,贮存时严防高温、震动、撞击,并严格按照有毒气体规定运输。

1812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首次研制出光气,当时是用一氧化碳在强光照射下合成的,因此得名“光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用作化学武器。

发现历史

1812年,英国化学家戴维首次研制出光气,当时是用一氧化碳和氯气在强光照射下合成的,因此得名“光气”。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被用作化学武器。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光气分子式COCl2,分子量98.916。为无色至淡黄色,有苹果腐败臭味,不可燃,熔点127.77℃,沸点7.5℃,闪点4℃,易液化,微溶于水,并逐渐水解,易溶于苯、甲苯四氯化碳二甲苯氯苯卤代烷煤油中等,也易溶于芥子毒气以及氯化钛等酸性发烟剂中,可随烟幕施放。易被多孔物质吸附,活性炭对其有很高的吸附性能。凝固点-128°C。20°C时,饱和蒸气压为1.62×105帕,挥发度6552.25毫克/升,液体密度1.388克/立方厘米,蒸气相对密度3.48,,饱和蒸气压161.6kPa(20ºC),折射率1.3561,临界温度182ºC,临界压力5.67MPa。

化学性质

光气在常温下非常稳定,但当温度达到150℃时会部分分解,而在800℃时会完全分解成一氧化碳氯气。值得注意的是,在毒剂炮弹爆炸时,尽管温度极高,但由于爆炸持续时间短暂,光气的分解量实际上很少。另一方面,双光气在300~350℃的温度范围内会完全分解成光气。光气极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氯化氢二氧化碳。这一特性意味着光气不会造成水源的长期污染。具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OCl₂+H₂O→2HCl+CO₂↑。相比之下,双光气在冷水中的水解速度较慢,完全水解可能需要几小时到几十小时。然而,通过加热可以加速双光气的水解过程,煮沸状态下双光气可以在几分钟内完全水解。光气和双光气在与碱类物质反应时会失去毒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使用氢氧化钠碳酸氢钠等碱类物质来处理光气和双光气,以降低其毒性。

光气(COCl₂)与氢氧化钠(NaOH)反应,会生成氯化钠(NaCl)、碳酸钠(Na₂CO₃)和水(H₂O)。化学方程式为:COCl₂+4NaOH→2NaCl+Na₂CO₃+2H₂O。光气和双光气与氨反应时,会生成无毒性作用的脲和氯化铵。这一反应使得氨水也可用于消毒。特别地,当光气、双光气与浓氨水接触时,会立即产生白烟,这是脲和氯化铵的微小颗粒。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常用蘸有浓氨水的棉球来检查盛装光气、双光气的容器是否漏气。光气和双光气与硫化钠(Na₂S)反应,会生成氯化钠(NaCl)和硫代碳酸酯(但注意,应以更正后的为准)。在加热的情况下,这一反应会更为迅速。硫化钠水溶液常被用来对染有光气或双光气的容器或器械进行消毒。化学方程式为:COCl₂+Na₂S→2NaCl+COS。光气和双光气与乌洛托品(六次甲基四胺)反应时,会生成无毒的化合物。因此,可以用乌洛托品的溶液浸湿口罩来预防光气、双光气中毒。

应用领域

光气被用于制备和制造多种有机化学品,尤其在染料、制药、除草剂、杀虫剂、金属矿提取、合成泡沫、没药树、聚合物和氯化剂行业中应用。具体来说可以用于合成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聚氨酯硬泡、软泡、弹性体、人造革的重要原料,也有的特殊品种用于粘结剂。制碳酸酯、氯甲酸酯、异氰酸酯异腈、醛、氯代烷酸酐,与腈生成杂环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特别是制造异氰酸酯和聚氨酯等,还用于制造染料、橡胶、农药和塑料等。

全球范围内光气产量以每年3.5%-4.0%速度递增,2002年全球光气年产量约700万吨。自上世纪70年代-2016年4月,美国生产的光气超过80%用来生产聚氨酯。截止2018年,中国光气中产量中约65%用来生产农药等精细化工产品。自1985年太原化工厂投产第一套光气生产装置至2016年4月,中国光气生产厂家共计43家,光气年生产能力约85万吨,其中8家万吨以上规模光气装置主要用于生产TDI(甲苯二异氰酸酯)。聚氨酯及专用精细光气化学品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的开发生产日益重要。

合成过程

①当需要少量光气时,可将四氯化碳硫酸反应。将四氯化碳加热至55-60℃,滴加入发烟硫酸,即发生逸出光气,如需使用液态光气,则将发生的光气加以冷凝。工业上通常采用一氧化碳氯气的反应得到光气。②工业制法以二氧化碳和氯气作原料,以活性炭催化反应,温度控制在60~150℃之间生成的气体冷却到-25℃至-30℃,液化装入钢瓶中。实验室制法以CCl4和发烟硫酸为原料,在烧瓶中加入四氯化碳,加热至沸腾后,滴加入30%的发烟硫酸,此时生成光气COCl2,将之冷凝,即可得到液体COCl2。

市售品中含有很多杂质,如CO2、CO、空气等,含量均在1%左右,可以采用如下方法提纯:(1)将气体导入烧瓶中,用冰盐水冷却液化,然后在烧瓶上装上球形回流冷凝管通水冷凝,冷凝管和装满7~8℃的水的亨普尔气体量管连接,量管与用冰盐水冷却的冷凝器相连接,冷凝管和接收器相连接,除去烧瓶外的冷冻剂(冰盐水)后,液体即会蒸发,冷却接收器便可得到冷凝下来的COCl2。(2)将气体导入烧瓶中,用冰盐水使之冷凝后,再撤去冰盐水,待冷凝物的约1/5蒸发后,在高真空下分馏残留物至所有的馏分都保持相同的蒸气压,纯COCl2的蒸气压为556.5mmHg。

安全事宜

毒理

①光气分子中的羰基可与呼吸道和肺上皮细胞中的蛋白质、酶类发生酰化反应,干扰细胞正常代谢,并可损伤细胞结构,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破坏增加、生成减少,导致肺泡菱陷、顺应性降低;肺间质血管内皮细胞也可受到同样损伤,导致血浆外渗,引起肺水肿,由此引起血液容量降低、逐渐黏稠、心胜负荷加重,最终可导致心力衰竭、休克。②光气水解后具有强烈刺激腐蚀性,可直接造成呼吸道上皮和小血管内皮损伤,并引起交感神经麻痹和肺血管收缩,加重上述病理过程。③光气的强氧化性导致肺组织脂质过氧化损伤,并进而引起肺内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白三烯、血栓紫等生成增加。LC50:1400mg/m3(大鼠吸入,1/2h);LCLo:50ppm(人吸入,5min),360mg/m3(人吸入30min);TCLo:25ppm(人吸入,30min);动物吸入0.0008mg/L,每天5h,共5d,40%出现肺水肿;LD50:60mg/L(24h)(鱼)。

症状

光气进入人体极易形成化学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导致肺部无法正常工作引发缺氧,如果呼吸道不慎吸入微量,便会迅速发生严重的中毒反应。轻度中毒:轻度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眼和呼吸道刺激症状,一般持续30分钟,症状缓解后不再发展。中度中毒:中度中毒患者的刺激症状持续30分钟左右,1-24小时为缓解期,这时刺激期所表现的症状可缓解或消失,但肺部病变仍在发展。缓解期后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重度中毒:前期表现为全身疲倦、头痛、胸闷、呼吸浅快、脉搏增加、咳嗽、烦躁不安等。之后全身状况恶化,很快出现肺泡性肺水肿,有呼吸困难、咯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闪电型中毒:闪电型中毒少见,多发生在吸入毒剂浓度极高时,在中毒后几分钟内,可因反射性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接触限值

REL-TWA(时间加权平均值):0.1ppm(0.4mg/立方米);REL-C(上限值):0.2ppm(0.8mg/m³,15分钟);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浓度(IDLH):2ppm(NIOSH,2024年);根据人类急性毒性数据计算得出,30分钟暴露的致死浓度约为17ppm(Diller 1978)。另有研究表明,25ppm暴露30至60分钟是危险的,短暂暴露于50ppm可能迅速致命(Henderson and Haggard 1943)。此外,5ppm暴露30分钟可能致死(Jacobs 1967);欧盟职业暴露限值(EU-OEL):0.08mg/m;德国最高工作场所浓度(MAK):0.41mg/m;ERPG-2:0.5ppm——1小时暴露限值:2级为丧失采取保护行动的能力;ERPG-3:1.5ppm——1小时暴露限值:3级为危及生命的健康影响。

环境危害

光气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的污染。光气的生产及其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尤其是异氰酸酯、聚氨酯与聚碳酸酯没药树氨基甲酸酯、有机碳酸酯及氯甲酸酯的合成)的应用,可能通过多种废弃物排放途径进入环境。其在染料生产、塑料制造、酸氯化工艺中作为光气化试剂的应用,在冶金领域通过金属氧化物氯化分离矿石的用途,以及作为化学战气的使用,也可能通过各类废弃物排放渠道释放至环境中。光气在地球大气层中由多种氯化合物的降解产生,包括四氯乙烯三氯乙烯三氯甲烷三氯乙烷四氯化碳

若释放至空气中,25°C时1420毫米汞柱的蒸气压表明光气将完全以气相形式存在于大气中。气相光气在大气中通过与光化学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反应缓慢降解,该反应在空气中的半衰期估计为44年。光气对波长\u003e290nm的光无吸收,因此不会直接受阳光光解作用影响。若释放至土壤中,基于估算的有机碳吸附系数(Koc)2.2,光气具有极强的迁移能力。根据亨利定律常数1.7×10^-2atm·立方米/摩尔,从湿润土壤表面的挥发预计是其重要归趋过程。光气可能因其蒸气压特性从干燥土壤表面挥发。若释放至水体中,基于估算的Koc值,光气不会吸附于悬浮固体及沉积物。根据该化合物的亨利定律常数,从水面挥发预计是其重要归趋过程。快速水解特性表明生物富集不会成为主要环境归趋途径。0°C时1%光气水溶液可在20秒内完全水解。

应急措施

发生光气泄漏时,应当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它稀碱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及时就医。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及时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及时就医。

预防措施

想要预防光气中毒,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最根本的方法是改良工艺,安装自动控制系统、自动调节原料气的配比,减少工人接触光气的机会,工作中操作者要及时处理光气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避免直接排放尾气而引起中毒事故。2、定期对光气生产设备进行检修,杜绝泄漏现象的发生,定期对生产场所进行光气浓度测定,如发现光气浓度超标,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消除。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光气中毒的个人防护措施主要包括:①呼吸系统和眼睛防护:正常作业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②身体防护:穿胶布防毒衣。③手部防护:戴橡胶手套。④其他: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⑤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消防措施

若需阻断气体泄漏,应使用水雾保护执行关闭操作的人员。氢氧化钠液氨可用于中和光气。小型火灾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大型火灾使用水雾、雾化水或泡沫灭火。禁止让水进入容器内部。若风险可控,可将容器移出火场。远离储罐两端,持续用水冷却暴露容器直至火势完全熄灭后。隔离现场直至气体扩散完毕。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用特殊规定的容器盛装、储存,并配稀碱、稀氨喷淋吸收装置。储存于阴凉、通风的有毒气体专用库房。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醇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安全标志

H280(61.5%):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警示语:高压气体];

‌H314(99.8%):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危险类别:皮肤腐蚀/刺激];

‌H318(31%):造成严重眼损伤。[危险类别: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H330(99.8%):吸入致命。[危险类别:急性毒性(吸入)];

‌H370(10.7%):造成器官损伤。[危险类别:特定靶器官毒性(单次暴露)];

‌H372(10.7%):长期或反复接触造成器官损伤。[危险类别:特定靶器官毒性(反复暴露)];

‌P260:请勿吸入粉尘/烟尘/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操作后须彻底清洗手部;

‌P265‌:请勿接触眼睛;

‌P270:使用本产品时请勿饮食或吸烟;

‌P271‌: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法规限制

为强化光气及光气化产品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提升有关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应急管理部组织修订的国家标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范》(GB 19041-2024)于近期发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光气是剧毒气体,同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及腐蚀性,发生泄漏后易造成人员中毒甚至死亡。光气及光气化工艺是典型的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包含光气的制备以及以光气为原料制备光气化产品的工艺路线,对于工艺、设备、操作等方面有特殊的安全要求。

该标准在吸取涉光气典型事故教训基础上,聚焦重大安全风险防控,规定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的规划布局、设计、生产运行、应急处置等安全要求,增加了使用双光气三光气进行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仪表系统和气体检测系统的设置等安全要求,并整合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装置安全评价通则》(GB 13548)的技术内容。该标准的发布,将为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提供重要标准支撑,实施后将有力推动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相关企业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光气与一战

光气曾被当做杀伤力极大的化学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光气毒剂占各国毒剂生产总量的25%,使用量达10.05万吨,整个战争中,由于使用光气而中毒致死人数达80多万人。随着防毒面具的广泛配发,其杀伤效果已基本被化解。然而此时交战双方已研发出更为致命的新型化学武器——光气与芥子毒气。光气作为刺激性毒剂,其毒性是氯气的六倍。不同于氯气以黄绿色云团示警的特性,这种无色毒气具有延迟致死效应。中毒者往往在吸入数日后才出现症状,此时肺部已充满积液导致窒息身亡。德军首创了光气的实战应用,但协约国在战争后期将其列为主要化学武器。

1916年2月,法军使用了装有窒息性毒剂光气的化学炮弹,1917年7月,德军使用了装有糜烂性毒剂芥子气的化学炮弹。战争期间,各国共生产化学毒剂15万吨,其种类除光气、芥子毒气外,还有双光气毒剂、全身中毒性氢氰酸毒剂等。自1914年以来,化学武器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逾百万伤亡。迫于舆论压力,国际社会于1925年签署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及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即《日内瓦议定书》),正式将化学武器列为国际法禁止的作战手段。

重大事故

2004年6月15日上午9点半左右,中科院福建省物质结构研究所的一家下属企业,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有毒光气泄漏。从当天傍晚开始,在这个研究所的员工中间,就陆续出现了咳嗽、口干、流泪等症状,前后有近600人前往医院检查,其中300多人中毒,至少1人死亡。当记者赶到福建省急救中心的时候,3名严重中毒者还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无法说话,其中一人没有脱离生命危险,而在输液大厅里仍然有一些事故现场的职工、家属,以及周围的群众,前来就诊检查。这些厚厚的病理本和抽血化验单,都是6月15日以来,因为光气泄漏事件,前来检查和化验的结果。护士告诉记者从第一天到现在一共有532个患者前来就诊。

参考资料

光气.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4-30

Phosgene | COCl2 | CID 6371 - PubChem. PubChem.2024-10-28

光气.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4-30

【职业病防治知识】光气中毒.微信公众平台.2025-04-30

光气.物竞数据库.2025-04-30

Phosgene.pubchem.2025-04-30

Phosgene.pubchem.2025-04-30

光气及光气化工艺丨手把手教你解决危化企业隐患排查的疑难杂症?.微信公众平台.2025-04-30

光气中毒.中国大百科全书.2025-04-30

强制性国家标准《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范》发布.中国政府网.2025-04-30

光气战士: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百家号.2025-05-01

How the Shocking Use of Gas in World War I Led Nations to Ban It.history.2025-05-01

一战中的新式武器知多少.中国军网.2025-05-01

How Did They Use Phosgene In Ww1?.timesmojo.2025-05-01

福州光气泄漏之祸.新浪.2025-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