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哲学思想
《培根哲学思想》是现代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组编著的一部哲学著作。
内容简介
该文集由七篇论文组成,这七篇论文由七位作者在纪念弗朗西斯·培根诞生四百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稿改写而成,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培根的生平与思想进行了探讨和研究。贺麟在《关于研究培根的几个问题》中提到了培根哲学研究中的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他通过对培根受贿一例的分析表明传记研究在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谈到培根的方法论时指出把培根和理性主义对立起来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培根在强调知识的感性来源的同时也表明了理性加工的重要性。另外作者还对巴鲁赫·斯宾诺莎对培根的批评以及他的二重真理论做了分析。温锡增在《培根及其哲学思想简介》中简要地叙述了培根的生平与主要著作,着重对培根的归纳法与穆勒的归纳法做了比较分析。
姜丕之在《论培根的\u003c新工具论:或解释自然的一些指导\u003e》中对培根的最主要代表作《新工具》做了全面介绍。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就写道,培根的《新工具论:或解释自然的一些指导》的革命精神,突出地表现在大破大立两个方面:破的是严重窒息人类理解力的三种荒谬的哲学;立的是以自然哲学为基础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以发明为目的的归纳法。这也正是《新工具》的主要内容。文中谈到了培根的实践观,培根注重实验和发明,因而具有一定的实践的观点。但作者强调指出培根所谈的实践又只限于科学实验,他不了解生产斗争和阶段斗争的社会实践对人们认识的决定作用,也不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的辩证统一。所以培根的实践观是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相提并论的。沈有鼎的《唯物主义者培根如何推进了逻辑科学》一文着重从逻辑学的角度指出了培根的贡献与缺陷。培根在逻辑学方面的贡献在于他批判了爬行经验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观点并且建立新的归纳法。但培根的逻辑学说又有很多缺点,作者指出,这些缺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理性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体会不够,一是形而上学的世界图案。汪奠基的《培根的归纳逻辑》一文也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培根的归纳逻辑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作者首先谈到了培根对亚里士多德和经院派形式逻辑的批评。接着作者对培根的归纳法进行了详细叙述,并且明确地指明了培根归纳法与穆勒归纳法的两点区别:第一、穆勒的归纳定律是从所谓不变的无条件的前件或因果的事物出发,而培根的归纳三表则不问前件的不变性与无条件的原因,只是从现象的对立面探寻事物内在的或虽存在却又看不见的运动结构;第二、穆勒的归纳法是一种论证的方法,是一种证实的形式,培根的三表法则是对事物持谨严地追询与探究的方法。最后,作者指出培根归纳法的缺陷即它对演绎逻辑的偏见。
余丽嫦的《关于培根的知识论》从知识论的角度对培根哲学进行了精彩的概括。作者写道,培根最先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是他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培根不仅解决了知识的客观基础问题,并且特别强调了知识是对规律性的认识问题;他不仅正面解决了知识起源于感性世界,认识必须以经验、事实为依据,必须以理性方法整理感觉材料等问题,同时还特别致力于扫除人类认识道路上的障碍,并把发现真理和获得知识的希望寄托在他的归纳法上。书的最后,叶秀山在《关于培根对亚里士多德哲学观点的批判》一文中从宇宙论和认识论两个角度论述了培根对亚里士多德的批判,并且揭示了这一批判的重要意义。
总的说来,该论文集中的文章大多出自名家之手,他们都对培根乃至整个西方哲学有较深的理解和研究,并且对培根哲学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因而它对于深入理解培根思想以及对其做进一步的研究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