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虎!虎!虎!

虎!虎!虎!

《虎!虎!虎!》(Tora! Tora! Tora!)由理查德·弗莱彻深作欣二舛田利雄执导,拉里·福里斯特、小国英雄、戈登·W·普兰格等担任编剧,马丁·鲍尔萨姆山村聪杰森·罗巴兹约瑟夫·科顿三桥达也E.G.马绍尔田村高广詹姆斯·惠特摩等主演的战争片。

该片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初,日本为建“大东亚共荣圈”四处开战,南下太平洋是战略目标,美国是其障碍。1941年初,山本五十六谋划南下,以偷袭珍珠港为突破口。虽然美军从此前截获的日军密电中得知了日军可能进行突袭的消息,但多数人都对此不屑一顾,密电的内容也没进行上报。即使在突袭当天美军一个士兵发现了雷达上不寻常的飞机群,美军将领仍然认为那是自己的飞机在执行巡逻任务。最终使得日军偷袭行动一举成功,美军损失惨重。攻击成功后发暗码“虎!虎!虎!”,但山本五十六并不高兴,他意识到日本将付出惨重代价。

该部影片于1970年9月23日在美国上映。该部影片在第43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最佳音响,获得最佳视觉效果等。影片上映后取得全球票房$29,548,291。

剧情简介

1941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激烈进行,日本战舰“长藤”号上举行了指挥权交接仪式,该战舰是新任命的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上将(山村聪 饰 )的旗舰。他从即将离任的舰队上将吉田增吾(宇佐美淳 饰)手中接过指挥权。在吉田的小屋里,他们两人讨论了美国目前的贸易禁运,由于日本自1937年以来在中国发动的战争,包括石油在内的原材料在日本是非常紧缺的。虽然双方都认为与美国的战争对日本来说将是一场悲剧,但首相河野文丸(千田是也 饰)、外务大臣松冈洋介(北村和夫 饰)和东条英机将军(内田朝雄 饰)之间的会晤达成了共识,即现在攻击美国的时机已经成熟;松冈觉得美国因欧洲战争而无暇他顾,当河野提醒美国在菲律宾有军队且将美国太平洋舰队转移至珍珠港时,松冈却认为这更应准备作战。

当日本在柏林与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签署《三方条约》,使日本成为轴心国的第三个成员时,山本五十六上将对战争的恐惧加剧了——当时日本驻德国大使萨布罗·库鲁苏(十朱久雄 饰)是该条约的直接签署人。山本计划先发制人的打击,认为日本唯一的希望是在敌对行动开始时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即便如此,山本警告说,即使一开始就实现了这一目标,日本可能会在六个月内占据优势,但对于未来两到三年可能发生的事情,他毫无把握。在计划袭击时,日本指挥官让空军参谋长根田实(三木达也 饰)策划此次袭击。日本指挥官对珍珠港遭受鱼雷袭击的风险进行了辩论,但意识到从飞机上掉落的鱼雷会落入水面以下至少75英尺(23米)处。由于珍珠港只有40英尺(12米)深,美国人觉得他们对鱼雷有天然的防御能力。这一信念反映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新任指挥官哈斯本·金梅尔上将马丁·鲍尔萨姆 饰)和前指挥官詹姆斯·理查森上将(比尔·祖克特 饰)在飞越港口时的谈话中。但日本人想出了一个克服这一障碍的计划;他们在航空鱼雷上安装了小型木制稳定器,使其在浅水港中有效;他们还改装了穿甲战舰炮弹,将其转化为对美国船只有效的航空炸弹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情报机构通过海军部破解了日本的紫色密码,得以拦截日本的秘密无线电传输。阿尔文·D·克莱默中校韦斯利·阿迪 饰)和鲁弗斯·S·布拉顿上校(E.G.马歇尔 饰)等情报人员收集到越来越具威胁性的无线电拦截,向白宫工作人员表达担忧,然而白宫工作人员反应迟缓。总体上,美国对高质量情报的应对显得松懈,即便珍珠港增加了空中巡逻且提前处于全面戒备,但下层军官对此还是无所谓的态度。

在珍珠港,尽管受到关于攻击舰队的关键情报报告的阻碍,海军上将哈斯本和沃尔特·肖特将军(杰森·罗巴兹 饰)仍尽最大努力加强防御。罗伯特·肖特命令他的飞机集中在机场中间,以防止破坏。值得称赞的是,肖特将军还安排了更多的雷达站,这是当时为这位老兵提供的一种非常新的防空技术。山本五十六强调,美国是一个强大的敌人,挑衅将是极其危险的。他认为,为了打败美国,摧毁美国海军舰队甚至占领夏威夷都是不够的,日本将不得不入侵大陆,并在白宫规定美国投降的条件,显然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和日本之间的外交紧张局势加剧,因为日本驻美大使要求东京提供更多信息,以协助谈判避免战争,但得到的回应很少或根本没有。东条英机坚决反对最后一刻的和平企图。几天后,日本向驻华盛顿大使馆发出14条无线电信息宣战。因为美国翻译无线电信息的速度比日本大使馆快,所以在日本大使通知他们之前,美国就知道日本将向其发动攻击。

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上午,布拉顿上校称通过情报部门解读编码得知,日本大使将在解码完最后一条信息后销毁密码机和大使馆书面文件。尽管布拉顿试图向美国指挥官传达这一信息,但高层指挥官对此不屑一顾。布拉顿设法联系了克莱默指挥官,向其询问第14条信息的最后一部分。克莱默随后将其转发给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爱德华·安德鲁斯 饰),虽觉得威胁增加,但目前尚不清楚对方是否采取了任何行动,决定在致电总统之前未通知夏威夷。

最后布拉顿向陆军参谋长乔治·C·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将军(基思·安第斯 饰)说明存在更大的威胁,马歇尔命令将即将发生的袭击通知珍珠港和所有其他太平洋设施。与此同时,在夏威夷,一艘美国驱逐舰沃德号发现一艘日本双人小型潜艇试图穿过防御网进入珍珠港。驱逐舰攻击并击沉潜艇,并通知基地。尽管接收军官卡明斯基中尉(内维尔·布兰德 饰)认真对待敌人企图入侵的报告,但珍珠港自负的约翰·厄尔上尉理查德·安德森 饰)在发出警报前要求确认。在得知约翰·厄尔上尉没有上报自己这一消息,哈斯本·金梅尔上将很愤怒,决定召集官员召开紧急会议。

第二天早上,驻扎在远程雷达站的两名美国陆军二等兵约瑟夫·洛克德(布鲁斯·威尔逊 饰)和乔治·艾略特发现了来袭的日本飞机,并通知了希卡姆野战信息中心,但陆军航空队负责人柯密特·A·泰勒中尉(杰瑞·考克斯 饰)否认了这一报道,认为这是一群来自大陆的美国B-17轰炸机,坦率地说,他喝了一晚酒后太累了,根本不在乎。日本打算袭击发生前30分钟,中断谈判。由于日本大使的打字员速度很慢,无法足够快地解码第14部分。因此,野村正武郎大使(岛田修吾 饰)决定推迟与国务卿的会晤。

由于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将军发出的电报没有标记为紧急时,导致最后一次警告也未及时发出。日本战斗机飞行员在接近基地时发现没有防空火力,这让他们感到惊喜。因此,中队攻击负责人泓田指挥官(田村高广 饰)用无线电向日本大本营发出偷袭成功的暗码,“虎!虎!虎!”珍珠号和附近基地的士兵和水手发现结果飞机直接向基地投掷炸弹,才发现不是本国的飞机空袭后即刻反击,但对日本飞机的抵抗只有很微弱的作用。在看到日本低空战略轰炸机后,美国军官洛根·拉姆齐以为是美国飞机,便指示他的同事获取机尾号,以便报告飞行员违反安全规定。结果飞机直接向基地投掷炸弹,才发现不是本国的飞机。在这一震惊中,拉姆齐和他的同伴冲向一名电报员,发送了警报;“空袭珍珠港,这不是演习。”罗伯特·肖特将军的飞机安全预防措施被证明是一个灾难性的错误,它使日本空军能够轻松摧毁地面上的美国飞机,主要机场跑道上的所有飞机在起飞或停放时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削弱了有效的空中反击。在混乱的局势中,泰勒中尉错误地将B-17轰炸机的部队认定为早些时候雷达联系中按计划抵达瓦胡岛、由杜鲁门·兰登少校(诺曼·阿尔登 饰)指挥的部队。结果,该战略轰炸机部队立即遭到了日本战斗机以及美国舰艇炮手的袭击,他们误以为这是敌机,从而迫使轰炸机分散并尝试紧急降落。

随着发报兵在电键上反复拍发一个简单的攻击密令,第一枚鱼雷击中俄克拉荷马号战列舰。从这一刻起,日军轰炸机对珍珠港内的大型舰只展开轮番轰炸,珍珠港在一片巨大的爆炸声中几乎被掀翻。整个战役日军以微弱的代价让美国海军美国太平洋舰队数百艘大小舰船遭到毁灭性地打击。随着美国基地陷入火海,其沮丧的指挥官罗伯特·肖特将军和坎摩尔上将终于收到了战争部的电报。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美国国务卿康德尔·赫尔(乔治·麦克雷迪 饰)得知这起袭击事件后感到震惊,在日本大使野村(岛田正吾 饰)解释最近的最后通牒和无端的偷袭时,赫尔拒绝接受日本大使的解释。在珍珠港,美国企业号航空母舰在袭击发生数小时后抵达,哈尔西上将(詹姆斯·惠特摩 饰)观察到港口的破坏情况,并命令他的军官改装船只,在夜幕降临时出发。山本五十六上将回到日本,对美国人直到袭击开始50分钟后才收到宣战书表示遗憾,并指出没有什么比这更激怒美国人了。

日本的作战计划主要是摧毁美国海军力量以扫除南下障碍,并非长期作战,也深知美国工业实力和战争潜力远超自身,继续进攻可能陷入消耗战不利局面。一方面担心美国航母报复导致更大损失,并且自己作战设备相对落后、军队状态需要时间调整补充,因此日本人没有靠着美国军队溃散的时候继续进攻,而是选择撤退。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剧本创作

《虎!虎!虎!》影片在搜集背景资料时,扎努克和艾尔莫·威廉姆斯注意到福克斯公司已经购买了由新闻记者拉迪斯拉斯·法拉高撰写的关于珍珠港事件的小说《断章》的版权。1965年,艾尔莫·威廉姆斯聘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学家戈顿·普朗兹作为顾问,并同时聘请了剧作家撰写了详尽的偷袭珍珠港的剧本。戈顿·普朗兹将剧本的每一幕场景和历史资料进行了严格比对以确保影片完全符合真实的需要,曾经采访过大量的美日双方参入过珍珠港事件的人员。戈顿在长达十数年的调研中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并曾以日方的角度写过一本名为《虎!虎!虎!---偷袭珍珠港秘话》的历史读本。

《虎!虎!虎!》影片由四位美日剧作家联手打造的剧本的最终长度竟达667页。但原本只负责日本方面剧本改编工作的黑泽明擅自开始改起了美国方面的内容。

1968年12月3号,筹备了三年之久的《虎!虎!虎!》终于有了一版长176页同时获得获得两国政府认可的剧本最终版。拍摄工作也在12月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影片在开拍三周后由黑泽明领导的日本方面的拍摄进度要大大落后于计划,三个星期仅仅拍摄了六分钟的戏份。当时身处事业低估的理察德·扎努克不得不亲自飞到日本去和这位日本电影之神交流沟通。在沟通无效后,出于影片进度和预算的压力,二十世纪影业决定换掉已经崩溃的黑泽明,而启用另外两位名气稍逊的导演深作欣二和增田俊雄。深作欣二负责动作场面,而执导过40部电影的增田俊雄则负责文戏。

制作背景

《虎!虎!虎!》这部由美国日本联合制作的影片,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偷袭珍珠港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影片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忠实史实。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虎!虎!虎!”是日本空军在轰炸珍珠港时喊出的口号。

1968年,影片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始了两年,但艾尔莫·威廉姆斯仍在为找到两国舰队而大伤脑筋。除了飞机之外,艾尔莫还要重组美国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以及部分日本海军。在无法重建实物大小的1941年珍珠港事件中的8艘美国军舰的情况下,剧组转而开始制作模型。其中重要的亚里桑那号战舰甚至按照原来的大小制作了相应的模型。

道具制作

片中使用的日本战机都是由美式教练机改装的,因为当时无法找到能够飞行的日本战机。其中零式战斗机由AT-6型教练机改装,九九式舰载轰炸机由BT-13型教练机改装,而九七式舰上攻击机则由AT-6的机头和机翼与BT-13的机尾拚装而成。每架飞机的改装费都耗资3万美元,影片拍摄结束之后,这些飞机以每架1500美元的价格拍卖,其中的大多数现在仍在飞行。

在影片开头,山本五十六在战舰上接见军官,画面中的战舰是全尺寸模型,甚至还搭载了一架水上飞机模型,模型在日本海滩建造,同时制作的还有赤城号航空母舰的复制品。

日本的剧组不仅使用原始的蓝图重建了660英尺的长门号战列舰,还按照原始比例复制了日本航空母舰赤城号。所有的模型都在日本的九州岛搭建。

演员选择

《虎!虎!虎!》影片为了降低预算,艾尔莫和扎努克决定不起用大明星,转而启用演技派的约瑟夫·科顿,杰森·罗伯兹等演员。而导演理查德·佛莱彻称是为了营造记录片的真实感觉而不启用大明星的。在日本方面,黑泽明的选角方式也非常特别。黑泽明选择使用了一些非职业演员,一些日本业界的大老板。有传言说黑泽明此举是为了讨好这些金主,以便为自己的影片拉来更多的赞助。

拍摄过程

《虎!虎!虎!》于1968年12月开始拍摄,至1969年6月比预期提前一周杀青。因监制扎努克要亲自剪辑,电影于1970年9月才正式上映。

影片不仅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加利福尼亚州实地拍摄,更进入到美国军队的夏威夷海军基地完成拍摄。该片在开拍三周后,由黑泽明负责的团队其拍摄进度落后于制片方的计划,出于影片进度和预算的压力,二十世纪影业启用深作欣二和增田俊雄作助理导演,深作欣二负责动作场面,增田俊雄则负责文戏,而对于这次替换的普遍说法是黑泽明生病了。

影片花絮

《虎!虎!虎!》影片的日本部分原定由黑泽明执导。影片中饰演沃尔特·肖特中将的演员贾森·罗巴兹在珍珠港遭袭时确实在场。片中日本角色提到攻击日期时总是说道“12月8日”,虽然空袭珍珠港的历史日期为1941年12月7日,但日本的日期正好提前美国一天。

在该部影片播出之后美国海军的咨询服务办事处曾因本片饱受美国民众的抱怨,人们认为军方同意美国军队现役人员参与重现珍珠港失利的一幕有损于美军形象。

《虎!虎!虎!》片中一架P-40在起飞时爆炸的画面其实是出乎意料的故障。这架P-40战斗机是以汽油为燃料的全尺寸模型,它们的用途并不是飞行而是制造爆炸场面,飞机装有炸药,由无线电在跑道的适当位置遥控引爆。孰料飞机在跑道滑行时突然起飞并转向左侧,向旁边停放的同样模型冲去,为了保全其他模型,不得不立即引爆,特技人员措手不及,于是四散奔逃的画面是真实发生的。

《虎!虎!虎!》片中的一架B-17经过彻底修复后成为美国密歇根州伊斯兰提美国空军国家博物馆的展品。复制的部分日本战机后来参加了1976年的《中途岛之战》、1980年的《核子航母遇险记》和2001年的《珍珠港》的拍摄。该战机后来被Confederate Air Force的成员购买,Confederate Air Force是一个擅长于再现空战和收藏飞机的组织,在该组织每年举行的飞行表演中这些日本战机的复制品都会出现在偷袭珍珠港的场景中,这项表演从1972年一直延续至今。

《虎!虎!虎!》影片中一架B-17单轮着落并非是预先安排好的情节,而是突发事故导致的,经过修复,这架飞机后来被用于森林灭火。有飞机起降的日本“加贺”号航母其实是由美国约克城号航空母舰(CVS-10)乔装改扮而成,而在片尾驶入珍珠港的“企业”号其实是好人理查德号航空母舰(CVA-31)。

《虎!虎!虎!》影片中有大量美国海军的现役人员出现在片中,但他们只能利用闲暇时间参加拍摄,而且制片方必须支付报酬。但该部影片在美国上映时票房一片惨淡,而在日本上映时却取得极大成功。向日军飞机回击的负伤水兵原型是约翰·威廉·芬,当时他虽然身上多处负伤,但仍用50口径机关枪奋勇还击,击伤多架零式战斗机并击落一架,后来他被授予国会荣誉勋章。

影片在开场场景中,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在一艘战舰上会见了他的前指挥官。这艘船是一艘全尺寸的复制品,从船首到船尾都是完整的,弹射器上有一架模型浮式飞机。它建在日本的一个海滩上,旁边是航空母舰赤城号航空母舰的复制品。赤城群岛由大约三分之二的甲板和岛屿区域组成。

穿帮镜头

在电影开始时,哈尔西上将正在一艘航空母舰的甲板上观察俯冲炸弹练习时,在目标轰炸飞机的简短镜头中可以看到带有数字14的航母甲板(以及60年代的飞行甲板猫)。这表明该舰是埃塞克斯级航母提康德罗加号,直到1944年珍珠港袭击事件发生三年后才投入使用。几十年来,提康德罗加号进行了多次重新配置和现代化改造,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韩国越南服役。当这部电影在60年代末拍摄时,提康德罗加号正接近其生命的尽头,并于1973年退役。

影片中第一架B-17被日本战机追逐时,只放下了一只起落架,随后的镜头中却放下两只,而最后着陆是只有一只起落架。

上映与票房

上映信息

注:以上资料来源

票房信息

获得荣誉

注:以上资料来源

作品评价

媒体评价

这部美国二十世纪影业公司与日本东映电影公司于1970年联合出品的影片以美日双方高层的对决为主线忠实呈现了珍珠港事变的历史真相,以近似个案检讨的方式交代日军偷袭珍珠港之所以会成功的来龙去脉。与其它大型战争片不同,本片严谨求实的制作态度可让观众客观了解历史。日机轰炸珍珠港的场面拍得宏大逼真。与三十年后同样反映珍珠港事件的豪华大片《珍珠港》相比,《虎!虎!虎!》丝毫没有借助电脑的特效技术,实打实的拍摄不仅制作技术难得高,而且能让观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非常之不易。(新浪娱乐评)

《虎!虎!虎!》1970年出品,本片由美国日本合拍,曾获得奥斯卡最佳特别效果奖。如果想通过观看战争片,了解某场战争的前因后果、战略战术,本片是最佳选择。这部影片细致地呈现了双方在偷袭珍珠港前的每一步,包括外交、军事和情报的发展。影片在观点上不偏不倚,极其客观;在细节上不厌其烦,忠于史实。它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但在人物塑造方面则未下功夫。(新华网评

《虎!虎!虎!》与其它大型战争片不同,本片并没有强大的戏剧性和视觉冲击性,但严谨的制作可让观众了解历史,日机轰炸珍珠港的场面拍得宏大逼真,故不像其它战争片那么富有戏剧性和冲击性,但严谨的制作可让观众了解历史,日机轰炸珍珠港的场面亦拍得逼真可观。(新浪娱乐评)

大众评分

截止2024年7月26日

参考资料

虎!虎!虎! Tora! Tora! Tora! (1970).豆瓣电影.2024-07-25

虎!虎!虎!.时光网.2024-07-25

虎!虎!虎!.猫眼电影.2024-07-25

虎虎虎(上部) (1970).1905电影网.2024-07-25

虎!虎!虎! (1970).时光网.2024-07-25

票房.the-numbers.2024-07-26

一区福克斯经典电影典藏《虎!虎!虎!》(图).新浪娱乐.2024-07-26

虎虎虎(上部) (1970).1905电影网.2024-07-26

Tora! Tora! Tora! (1970) - Trivia - IMDb.IMDb.2024-07-26

幕后花絮 .1905电影网.2024-08-01

Tora! Tora! Tora! (1970) - Awards - IMDb.IMDb.2024-07-26

重温好莱坞经典战争片——“二战”题材.新浪网.2024-07-26

《虎!虎!虎!》:美日联手讲述珍珠港事件.新浪娱乐.2024-07-26

虎虎虎(上部) (1970).1905电影网.2024-07-26

Tora! Tora! Tora! (1970) - IMDb.IMDb.2024-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