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941年2月生,巴中市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1952-1958年在四川省巴中中学就读,196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后从事中学、中等师范教育。1973年12月回贵大任教至今。1979年秋-1981年春于滁州市张汝舟先生门下问学,1985年秋-1986年夏在吉林大学金景芳先生学《易》。在高校任教,主讲古代汉语、古代历术、传统小学等课程。教学得法,严格要求,深受学生爱戴。曾先后应邀到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为古代文史研究生讲历术。师从张汝舟先生,得天文历术之真传。学业精进,并用之于治史与考古,颇多独到见解,国内外皆有好评。

人物经历

张闻玉教授生于1941年2月,巴中市人,贵州大学教授、贵州文史馆馆员。1962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后从事中学、中等师范教育,1973年12月回贵州大学任教。1979-1981年于张汝舟先生门下问学,1985-1986年在吉林大学金景芳先生学《易》。曾先后应邀到南京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讲授历术。

个人简介

张闻玉写有《古代天文历法浅释》,作为研究生教材多次印行。先后出版《古代天文历法论集》(1995年)、《西周王年论稿》(1996年)、《铜器历日研究》(1999年)、《逸周书全译》(2000年)、《辛巳文存》(2001年)、《历史年代与历术推演》(2002年)、《古音学基础》(2003年)、《古代天文历法说解》(2004年)、《语文语法议》(2005年)《古代天文历法讲座》(2008年)、《汉字解读》(2009年)、《西周纪年研究》(2010年)、《辛卯文汇》(2011年)、《古音学基础》(2012年)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参加过《中国儒学词典》(易经词目)、《四库大词典》(天文历算词目)的撰写,也是《汉书补书》(天文志、律历志)点校者之一。他的学术研究涉及古代汉语、夏商周文史、古代天文历法以及周易之学。他熟悉经史,治学严谨。治史考古,多思善断。发挥师说,强调文献、器物与天象“三证合一”。凡为论述,必有创见,不作无病呻吟之文。他关于西周年代学的考证,尤其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赞誉。

论文

论文《小盂鼎非康王器》、《释“辰”》、《晋侯苏钟之我见》等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刊用,《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06年》、《鼎王年考》、《西周王年足徵》先后由台湾《大陆杂志》采用。《历史研究》1999年2期刊发《涉及〈武成〉的几个问题》。如《昭王在位年数考》、《鲁世家与西周王年》、《共孝懿夷王序王年考》、《〈易·明夷卦〉探微》、《曾侯乙墓天文图象之研究》、《西周年代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再谈西周王年》等先后被国内外各地论文集、丛书、网络收载或摘发。论文《武王克商在公元前1106年》、《王国维〈生霸死霸考〉志误》、《西周王年足徵》先后获贵州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赴日本山口大学讲学。

参考资料

退休教师张闻玉教授向我馆捐赠档案资料.贵州大学档案馆(校史馆).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