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明,男,1918年农历戊午年出生于揭东区炮台镇,是一位潮剧乐师。1929年,他参加了潮音纸影班,学习演唱和伴乐。1938年起,他开始担任纸影班头手。他曾师从林美周、马玉高等潮剧名师,擅长潮剧二弦、唢呐演奏。1943年以后,他在潮音老一天香班、老源正兴班、老正顺香班任头手。建国后,他曾在正顺潮剧团任副团长。1958年,他加入汕头市潮剧团。1978年,他调至汕头文化艺术学校,任音乐教师。王安明于2006年逝世。
人物经历
工作经历
1929年参加潮音纸影班,学习演唱和伴乐。
1938年起当纸影班头手。先后师承林美周、马玉高等潮剧名师,以潮剧二弦、唢呐演奏见长。
1943年以后,在潮音老一天香班、老源正兴班、老正顺香班任头手。建国后曾在正顺潮剧团任副团长。
1958年属汕头市潮剧团。
1978年调汕头戏曲学校,任音乐教师。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于2006年逝世。
主要成就
王安明有丰富的潮剧音乐舞台经验,熟谙潮剧音乐传统程式、文武场规律及潮剧行当声腔。建国后积极参加戏曲改革和潮剧乐队改革。首先采纳西洋低音乐器大提琴,并对潮剧二弦、唢呐进行改革。学习新乐理,如《基础乐理》、《小提琴演奏法》等。
在潮剧舞台伴奏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扶腔正板”、“托腔保板”,同时注意“声腔与板式”、“行当与流派”的区别,把潮剧伴奏功能提高到理论上来认识。二弦演奏功底深厚。按指讲究发出“波动音”,清爽流畅,换弓不留痕迹,发音美感好,演奏乐曲重在音、情、神、韵融合之美。
代表作
社会活动
1959年随中国文化艺术交流代表团访问苏联、匈牙利、捷克等国家,参加演奏潮州市大锣鼓《抛网捕鱼》、潮州弦乐小锣鼓《狮子戏球》,领奏弦诗《浪淘沙》,并参加在苏联的广播电视演出,声震异邦。
1960年随广东潮剧团到香港、柬埔寨、缅甸访问演出,任头手。
1983年随潮州音乐团赴得香港特别行政区演出。
1989年应聘到洛杉矶潮州会馆传授潮乐演奏技巧及指导排练潮州大锣鼓。
执教严谨,桃李满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汕头文化艺术学校任教期间,编写有《潮州二弦》教材。
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汕头市潮乐改进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