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格
欧阳格(1895年-1940年8月)字九渊,江西宜黄人,毕业于烟台海军学校。近代佛学家欧阳渐之子、民国海军中将、创办军政部电雷(海军)学校。
1917年,欧阳格脱离北洋水师,追随孙中山起义。1922年4月30日,欧阳格担任广州军政府海军“飞鹰”和“豫章”驱逐舰舰长。同年7月16日,他被孙中山任命为海军临时总指挥。1923年9月18日,欧阳格担任广州大元帅府参军处参军。此后,他还担任过海军舰队司令。1926年,欧阳格参与了“中山舰事件”。1930年,他被派往英国和德国考察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欧阳格回国,加入马占山部参与抗日。1932年9月26日,欧阳格担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高级参谋。1933年5月10日,他被蒋介石指定为军政部电雷学校教育长。1935年11月,欧阳格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此后,他还担任过江南海防司令,并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1938年,欧阳格被指控贪污和保存实力不战而退,遭到逮捕。1940年8月,欧阳格被枪决。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欧阳格出生于1895年,宜黄县人。欧阳格14岁时考入江南水师学堂。辛亥革命爆发后,江南水师学堂受到冲击被迫停办,他转到烟台海军学校继续学习。1915年,欧阳格又转到吴淞海军学校学习,并于次年毕业正式进入海军部队。
参加护法运动
欧阳格毕业后投身于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当时,北洋政府海军中具有爱国思想的将领程璧光组建了一支由7艘军舰组成的“护法舰队”,南下支持孙中山,欧阳格随即加入其中。然而,护法军内部政府矛盾重重,最终导致海军总长程璧光被杀,以舰队司令林葆怿为首的闽籍官兵日益表现出北归的意图,并且大肆排挤非闽籍官兵,迫使非闽籍官兵160余人离舰出走,欧阳格也在被排斥之列。欧阳格及时将舰队动向报告给孙中山。
1922年4月26日晚上,欧阳格参加了非闽籍军官召开的会议,商讨夺舰问题,并成为夺舰敢死队的一员。孙中山发出密令,任命温树德为临时总指挥。4月27日,非闽籍官兵发起突然袭击,欧阳格身先士卒,带领敢死队员冲上各舰,击毙企图顽抗的20余名闽籍官兵,驱逐1100余名闽籍官兵下舰并分批遣送回籍。凭借此次行动的表现,欧阳格被任命为飞鹰炮舰舰长,后又调任豫章驱逐舰舰长。6月,陈炯明在广州市发动叛乱,孙中山被迫登上中山舰,依靠海军力量进行反击。在此危急时刻,部分海军将领如温树德背叛孙中山,通电要求其下野。欧阳格则率领“豫章舰”与叛军作战。7月,温树德等人率几艘主力战舰出走,停泊在黄埔的“永丰舰”面临叛军炮台的威胁。孙中山决定率领剩余军舰冲破敌人炮台封锁,驶入白鹅潭。欧阳格的“豫章舰”担任先锋,“永丰舰”居中,“楚豫舰”殿后。经过激战,3艘军舰成功冲入白鹅潭,其余军舰也相继跟进。7月16日,孙中山任命欧阳格为海军临时总指挥,兼“豫章舰”舰长。1923年9月18日,欧阳格任广州大元帅府参军处参军。
参与中山舰事件
1924年,欧阳格跟随孙中山再次来到广州市。当时,广东国民政府海军中海军局局长和中山舰(原永丰舰)舰长均由欧阳格的堂兄欧阳琳担任。欧阳格在追随蒋介石后,逐渐抛弃了“联俄联共”的立场,转而支持反俄反共,并加入中国国民党右派团体“孙文主义学会”。1926年,欧阳格利用江固、金马两舰的走私受贿案件相威胁,迫使欧阳琳于3月10日离职避走。然而,欧阳格未能接任局长职位,而是由共产党人李之龙接任。李之龙上任后对海军进行了大规模整顿,解职了中山舰上13名支持欧阳格的官兵,这使欧阳格极为恼怒,从而与李之龙结下怨仇。
1926年3月18日,欧阳格作为黄埔军校交通股股长,前往海军局,声称奉蒋介石之命,要求调派两艘军舰至黄埔待命。随后,海军局在李之龙的命令下,派遣了宝璧、中山两舰前往。次日当两舰抵达黄埔时,蒋介石却否认曾下过此令,并紧急召集会议,指控共产党计划暴动,欧阳格也随声附和,称共产党图谋通过中山舰劫持蒋介石至永明城,再送往莫斯科。基于此,蒋介石当场任命欧阳格为海军临时总指挥及中山舰代理舰长,并下令逮捕李之龙。欧阳格随即执行命令,突袭李之龙住所将其拘捕,并占领中山舰,同时诱捕扣押了其他军舰上的共产党员及多数舰长。欧阳格的这一系列行动深得蒋介石认可,有效削弱了共产党在黄埔军校及军队中的影响力,但也激起了共产党人的强烈反感。为缓和矛盾,蒋介石于4月14日解除了欧阳格的海军军官学校副校长及中山舰代理舰长职务,并将其押送至虎门要塞监禁。北伐战争结束后,欧阳格获得释放。
投身抗日战争
北伐战争开始后,蒋介石决定重新起用欧阳格,任命其为广东国民政府海军局代局长。1929年,蒋介石出于对欧阳格往日忠心的报答,出资将其派往英国海军参谋学院考察学习,研究海军战术。一年半后,国内爆发九一八事变,欧阳格回国参加抗战。1930年10月,欧阳格取道西伯利亚地区进入东北地区,作为马占山的高级幕僚留在军中转战东北各地,直到马占山兵败离开东北。1932年9月26日,欧阳格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高级参谋,时称孙渡。离开东北后,欧阳格希望回到海军任职,向蒋介石提出建议:鉴于中国当时的条件,应组建快艇部队,用高速鱼雷快艇对抗日本海军大舰,并建议创办电雷学校,筹建快艇部队。随后,欧阳格被任命为电雷学校校长。到1935年,学校拥有德国、英国制快艇编成的4个快艇中队,蒋介石亲自兼任校长,欧阳格改任教育长,并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1935年11月,欧阳格当选为中国国民党第五届中央监察委员。
卷入政治斗争
中国近代海军的起源可追溯到清末,至北伐前夕,主要分为三大派系:以北洋政府为背景、主要由福建人构成的中央海军(闽系),张作霖麾下的东北海军(后成为青岛系),以及广东政府领导下的广东海军(黄埔系)。北伐之后,闽系海军转而支持国民革命军,从而维持了其作为中央海军的地位。1929年9月,因协助征讨桂系有功,中央海军促进了海军部的成立,由闽系领袖杨树庄担任部长,陈绍宽先任次长后接任部长。此后,闽系基本上控制了海军部。随着欧阳格的电雷学校迅速壮大,以陈绍宽为首的闽系海军对欧阳格的不满日益加剧,并开始极力打压他,双方的矛盾逐渐公开化。1936年夏季,军政部向海军部提议授予欧阳格海军中将军衔,但海军部却回复称,欧阳格的资历仅符合少校的级别。同年11月,福州海军学堂第四届轮机班的三十名学生因违反校规被陈绍宽开除,而欧阳格却从中挑选了十二名学生进入电雷学校,并随后安排他们前往德国留学。一个月后,“西安事变”爆发,当时在南京的欧阳格紧急返回电雷学校,命令打开武器库,向学生和学兵分发武器装备,进入紧急戒备状态,以防陈绍宽趁机消灭电雷学校。直到蒋介石安全返回南京后,欧阳格才宣布解除战备状态。
“七七事变”爆发后,为防止日军通过水道侵入长江,军委会决定执行既定的沉舰计划,以封锁江阴水道。1937年8月11日,陈绍宽亲自指挥舰队实施了沉船作业,共沉没了八艘军舰和二十艘商船。然而,在这次大规模的沉船行动中,海军部并未向欧阳格通报沉船线的具体位置,也未进行必要的协调和联络,这直接导致了日后鱼雷快艇出击时遭遇的困难。8月15日,电雷学校的两艘鱼雷快艇“史可法102”与“文天祥171”受命出击,计划奇袭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舰队旗舰“出云”。但由于江阴水道被沉船阻塞,鱼雷快艇的出击航道受到了严重影响,“文天祥171”号艇在途中迷航并搁浅。16日,仅有一艘快艇成功抵达预定位置。次日,尽管有媒体报道称“出云舰受重伤,各方盛传已沉没”,但实际上所发射的鱼雷并未击中目标,而是击中了江边的岸堤。8月20日,何应钦向欧阳格发出密电,称赞虽然此次出击未获成功,但已经削弱了敌舰的嚣张气焰,并鼓励他再接再厉,以期取得最终胜利。
随后,中央海军屡遭日军重创,“宁海”“平海”“建康”等主力舰艇相继在空袭中被击沉。面对这一惨状,欧阳格却表现出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曾对萨福筹说:“没想到陈某的海军也会有今天。”他甚至向蒋介石报告,指责闽系将领陈季良在战斗中临阵脱逃,这激怒了蒋介石,当即下令对陈绍宽“就地枪决”。后经陈绍宽亲自解释,误会才得以消除。相比之下,欧阳格的电雷学校快艇大队实力得以保存,平日隐蔽于黄田港的防空石洞中,很少在江面上露面。在此期间,欧阳格主要按照军委会的指示,在江阴一线布设水雷以阻挡日舰。然而,电雷学校布设的水雷均来自英德市进口,数量有限,海军部也不愿调拨其他水雷支援。因此,欧阳格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态度,不与海军部合作,甚至拒绝通告布雷的具体位置,这引起了海军部上下的强烈不满。陈绍宽将此事解释为水雷经费下落不明导致无雷可布,因此欧阳格才不愿报告陈布雷情况。海军甚至将这一近乎谣言的报告上报军委会要求惩办,这也成为日后欧阳格被指控贪污罪的最初起因。同时,欧阳格也担心自己因无战绩或遭人诬陷,曾指示快艇大队每晚必须派遣两艘鱼雷快艇出巡以寻找战机,并在命令中强调:“必须击沉敌舰一两艘,否则必遭舆论斥责。”然而,直至南京沦陷,电雷学校仍未取得任何战果。
马当作战失利被枪决
1937年12月下旬,欧阳格率领电雷学校部队撤至湖口县、九江一线待命。在马当保卫战中,电雷学校负责布设水雷以防御日军。1938年6月17日,日军对马当要塞发起了进攻。尽管进行了激烈抵抗,但日军舰队还是突破了水雷区,并通过水道输送大量增援部队登陆,随后对国军驻守的长山阵地进行了连续炮击,以配合其陆上攻势。6月26日,马当要塞最终失守。蒋介石对此极为愤怒,下令对所有从马当撤退的官兵,不论属于哪个部队,一律缴械并押解。失守后的第二天,欧阳格就以“贻误军情、作战不利、经手款项事实不明”的罪名被革职并逮捕,同时宣布撤销电雷学校。在抗战期间,其他因军事失误或失职而被军法处置的将领,如“文夕大火”事件的酆悌、豫东战役期间因“作战不利”被革职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主官龙慕韩、因“玩忽职守”被拿办的王皞南,以及同样因马当要塞失守而被革职的薛蔚英等,都在短时间内接受了军法审判并被处决。然而,欧阳格在被逮捕后,虽然经历了军法审判,但判决却迟迟未出,他本人也长期处于羁押和软禁状态。
从1939年下半年开始,欧阳格甚至获得了保释,居住在好友萧铮位于四川巴县的公馆里。据看望他的电雷学校学生回忆,他的家属也可以同住,只是有少数卫兵进行监护,他的日常行动还算自由。此外,他还与原电雷学校的学生、教官保持通信联系,关心学生们的近况,并给予他们指导和鼓励。他还称赞其驻地风景宜人,有利于休养。1940年8月,欧阳格被枪决。
主要职位
资料:
亲属关系
资料:
参考资料
宜黄优秀女性代表,欧阳筏苏——欧阳竟无孙女 .微信.2025-02-11
沙青青︱民国海军的“内战”:欧阳格之死.澎湃新闻.2025-02-11
欧阳格.抚州史志网.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