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蔚英(1905年—1938年9月),山西省吕梁临县碛口镇马杓峁村人,曾任国民党一六七师师长。

薛蔚英在黄埔军校结业后,先是成为陈独秀的警卫队长,随后在国民党军队中逐步晋升至团长。1933年,他在河南保安团赴福建彰州驻防;次年,复调回河南开封,到陆军新编第五十旅任职。1935年,薛蔚英因与红军将领徐向前有旧交情,在“剿共”行动中未与红军交战,因而被怀疑通共。之后,他被调往安徽、湖南和江西等地担任军事职务。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守卫马裆的战斗中因阵地失守而被撤职。1938年9月,薛蔚英在湖南衡阳被国民党秘密处决。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薛蔚英出生于1905年,从小家境贫寒,靠父卖猪肉为生。幼年在本村小学及离石县立高小读书。1924年3月,由山西省国民党代表王用宾、陈振麟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4月,被录取为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四队学习,学期间任第四队分队长。

军事生涯

薛蔚英在黄埔军校结业后,跟随陈独秀担任警卫队队长,并在国民党第一军第一师任职,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刘峙调任河南省省长时,他随调河南,任河南省保安团第一支队司令。1925年2月,薛蔚作为黄埔军校教导团少尉排长参与第一次东征,后升任上尉连长;同年9月,薛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第二营少校营长。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在国民党军队中担任营团级军官。次年1月,任国民党军江苏松江补充团少校团副。民国22年(1933年),他被派往福建彰州驻防。次年,薛蔚英调回河南开封,任职陆军新编第五十旅,在平汉路驻马店驻防。民国24年(1935年),徐向前率领红军在河南罗山一带活动,他被调往罗山“剿共”,但因与徐向前有旧交,双方未发生战斗,后被怀疑通共,调回开封受蒋介石斥责。随后,薛蔚英被调往安徽蚌埠任一六七师师长,后又调往湖南岳阳和江西九江等地驻防。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薛蔚英声讨张学良、杨虎城以表达对蒋介石的忠诚。1937年11月13日,薛蔚英就任国民党第四十军庞炳勋部、第一六七师少将师长,兼任国民党徐海警备副司令。1938年2月2月,薛蔚英任国民党第八集团军第一六七师师长,炸毁淮河大桥以阻止日军;6月,国民党以马裆失守,贻误战机为名,将其撤职送交武汉审查。薛蔚英被押至武汉国民党执法总监,多次申诉,却终究无济于事。民国27年(1938),薛蔚英被转押至湖南衡阳刘家祠堂,9月被国民党当局秘密杀害。

社会关系

参考资料:

人物轶事

幼时的薛蔚英喜欢组织小伙伴们玩打仗游戏,常自封为“大王”,村里人常说:“这孩子长大是块好材料。”他对文史、侠义小说和进步刊物如《新青年》有浓厚兴趣,立志成为像岳飞那样的民族英雄。

后世纪念

薛蔚英死后,跟随他多年的同乡贴身警卫逃离了国民党军队返回故里,并经常对人们讲述薛蔚英的事迹和从军后的经历,称其文武兼备、治军有方,关爱部下,傲气十足,爱憎分明,坚决抗日,反对内战,因而深受人们称颂。

参考资料

【红色记忆】徐向前的黄埔军校至友--薛蔚英.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3

【吕梁名人】薛蔚英.微信公众平台.2024-09-03

历史人物和现代革命人物.临县人民政府.2024-09-03

黄埔军校一期薛蔚英.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