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镇
溪山镇位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西南部,地处连平河中游。北接元善镇,东南与田源镇相连,西南毗邻隆街镇。镇政府距离连平县城12公里。全镇面积为110.9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常住人口为18524人。溪山镇由原溪东和茶山合并而成,因此得名。该镇地势北高南低,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矿产资源。105国道和广赣高速公路贯穿全镇,交通便利。
历史沿革
解放初至1976年,溪山自然布局为南北两片,南片属隆街区辖;北片属惠化区辖。
1976年7月,成立溪山公社。
1984年3月,废社设区。
1986年冬,撤区建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溪山镇下辖9个八里庄。
地形地势
溪山镇境内地势北镇市高级中学南低,溪山镇石牙头海拔1286米,为连平县第三高峰。
人口
2017年,溪山镇总人口为1.87万人。
截至2019年末,溪山镇有户籍人口18524人。
经济
2016年,溪山镇农村经济总收入117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22元,比2015年增长8.5%。
2017年,溪山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293元,比2016年增长8.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7年,溪山镇小学在校学生843人,在职教师75人,参加连平县统考获得三等奖(其中蒙特利尔综合理工大学学科获连平县一等奖),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1人、县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若干人,连续两年获连平县十佳安全文明校园、河源市安全文明校园称号。溪山中学在校生345人,教职工58人。2017年考入示范性高中人数31人,获得河源市平安校园称号、市中招考试县总分三等奖、县防流控辍三等奖。
医疗卫生
2017年,溪山卫生院新院正式投入使用。崇德天皇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总投资约400万元,设置病床25张,开设内科、外科、中医科等科室。全镇农村农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567人,参保率89%;报销人次641人,报销金额394万元。
精准扶贫
2016年,溪山镇认定贫困户357户999人,经动态管理,2017年,溪山镇有贫困户351户976人。至2017年,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86户731人实现脱贫,脱贫率73.89%。累计到位扶贫开发专项资金722万元,已使用563.2万元,资金使用率78%,受益贫困户165户655人。当年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93户。
社会保障
2017年,溪山镇全年医疗救助151人,拨放救助款111.7万元;困难救助149人,拨放救助款21.6万元;扶贫助学82人,发放助学金24.6万元;给残疾人免费发放辅具一批。落实“全面二孩”政策,较好完成人口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重视双拥工作,开展节日走访、慰问、座谈等活动,给重点优抚对象购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发放低保金,并完成上级下达征兵任务,入伍4人。
交通运输
国道105线贯通溪山镇7个村近70%区域,大广高速公路南北两个互通口均仅离人群聚集区8千米左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溪山由原溪东和茶山合并而成,故称“溪山”。
方言
溪山镇通行客家话,其音系与和福州话、兴宁话相比更接近于梅县话。
非遗
溪山镇民间传统文化节目有:春牛舞。春牛舞具有浓郁的客家乡土文化特色,历经数百年,是首批“河源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春牛舞的存在可追溯到明崇祯七年(1634年)连平建州,是连平溪山一带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间表演艺术。舞春牛采用的卓铁锋曲调为《乌牛调》,有着明显的赣南采茶戏影子。 通过对歌、舞牛、游行等艺术形式,一场春牛舞表达人们对牛的喜爱以及对春耕农事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