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炳权(1897—1940年1月25日),字御伯,云梦县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九七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

1924年,丁炳权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1927年,丁炳权任团长时参加平定孙传芳的南京龙潭大战。1932年8月,丁炳权调任湖北省保安处少将参谋长,1934年,丁炳权升为中将处长、省保安副司令。1937年,丁炳权任第一九七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1938年10月,丁炳权所在的第一九七师奉命开赴湘鄂赣边区,开展敌后游击战。1939年3月,在南昌市会战中,丁炳权所部负责攻击瑞昌市阳新县一带的日军,但未能成功,南昌陷落。4月,丁炳权再度率兵参战,先后攻克日军驻守的通山县鄂城区等地,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质。1940年1月25日,丁炳权以身殉国,年仅四十四岁。1940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明令予以褒扬。

人物生平

丁炳权幼年在家乡读过私塾,加入过乡间的红枪会,后跟从二兄丁铮域到武昌法政学堂念书。丁炳权曾毕业于湖北甲种工业学校,在校期间,丁炳权爱好文学、政治学伦理学。1924年,丁炳权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加入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北伐战争开始后,丁柄权在家乡以28把大刀聚集数千乡亲,组织国民革命军武胜关别动军,任司令。1927年,丁炳权任团长时参加平定孙传芳的南京龙潭大战,后又参加过两次北伐、二次中央军校集训。1932年8月,丁炳权调任湖北省保安处少将参谋长,1934年,丁炳权升为中将处长、省保安副司令。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丁炳权在湖北省保安队的基础上组建一九七师,隶属国民革命军第八军,丁炳权任第一九七师师长兼长沙警备司令。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丁炳权所在的第一九七师奉命开赴湘鄂赣边区,开展敌后游击战。11月,丁炳权指挥部队在湖北阳新、大冶、鄂城区、通山,平江县、浏阳及江西瑞昌、武宁县等地对日作战百余次,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袭扰日军后方,攻克日军据点,缴获日军大量弹药辎重,阻截日军交通线和补给线,先后毙敌2300人,给了日军沉重的打击。1939年2月,丁炳权获悉日寇有个四百多人的步骑炮联队在瑞(昌)武(宁)线一带活动,便决定以三个团的兵力展开战斗。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毙伤日寇一百多人,生擒十多人,俘虏全部被押送到长沙市。3月,在南昌市会战中,丁炳权所部负责攻击瑞昌市阳新县一带的日军,但未能成功,南昌陷落。4月21日,丁炳权再度率兵参战,一九七师先后攻克日军驻守的通山、鄂城区等地,5月初,丁炳权所在部队在官埠桥一带围歼数百日军,缴获大批武器和物质。1940年1月25日,丁炳权以身殉国,年仅四十四岁。1940年11月,国名政府军事委员会明令予以褒扬。

人物评价

北伐大刀伤敌胆,硝烟烽火御倭蛮。

长沙粤汉防沿线,鄂赣山区扼要关。

山野指挥游击战,战功显赫马鞍山市

洪都阻日消凶焰,经月操劳憔悴颜。

参考资料:

后世纪念

2011年,江西省民政厅、省革命烈士纪念堂编辑出版的“红土魂——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图册上,丁炳权将军被记录在抗日英雄的名录中。2024年5月23日,丁炳权的儿子丁治平先生坐着轮椅带着儿孙和湖北云梦县的丁氏族人,从苏州市赶到武宁县上汤乡梅溪祭奠丁炳权将军。

参考资料

夜读九江 | (钩沉)在九江抗日殉国的将领丁炳权.夜读九江 .2024-09-08

【校史】血与火的记忆——武汉科技大学两位将军校友的抗战故事.武汉科技大学.2024-03-25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将帅录.黄埔军校同学会.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