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铜器
《文物名家大讲堂:中国青铜器》由杜廼松编写,书中结合最新的实物资料和研究成果,详细阐述了中国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及其代表性器物。中国的青铜器自原始社会末期起始,经历了夏、商、周时期的繁荣,春秋战国时期的持续昌盛,以及秦汉的转变和复兴。到了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青铜器逐渐式微,而宋元明清时期则出现了仿古和伪造的现象。
作者简介
杜廼松,1937年6月出生于北京,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他担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杜廼松长期致力于古代青铜器、古文字和商周考古的研究工作,发表了超过二百篇学术论文,并出版有多部学术专著,包括《中国青铜发展史》《步入青铜艺术宫殿》《吉金文字与青铜文化论集》等。
目录
第一讲 冶铜术的出现
1 为什么最早出现红铜器
2 中国冶铜技术的起源
3 冶铜技术:文明时代的标治
4 社会分工产生了冶铜技术
5 中国独特的青铜文明之路
第二讲 向青铜时代迈进
1 夏朝都城遗址的发现
2 夏代活跃的青铜文化
3 摆脱原始状态的青铜工艺
4 青铜礼器初次登场
5 夏代最为活跃的青铜酒器
6 铜铃是乐器吗
7 青铜时代初期的兵器与工具
第三讲 起步腾飞的时代
1 王室如何垄断青铜冶铸业
2 揭开商代青铜窖藏之谜
3 商代前期重酒礼制的新组合
4 商代前期青铜器的新品种
5 商代前期青铜器的新工艺
6 商代后期青铜业的腾飞
7 商代后期青铜礼器的创新
8 殷墟全新的礼器组合
9 商代青铜鼎的显赫地位
10 商朝封国与方国的青铜器
11 内王室贵族的青铜器
12 北方地区的青铜器
13 山东半岛青铜器群
14 长江流域青铜器群
16 鄱阳湖地区青铜器群
17 繁富丽的纹饰
18 商代后期的记事体铭文
19 商代铭文的书法艺术
20 车战时代的兵器
第四讲 全面鼎盛之态
1 王畿地区的青铜器群
2 西周窖藏青铜器的主人
3 各地诸侯国青铜器
4 西周前后期青铜器的区别
5 重酒组合转向重食组合
6 青铜器的全新组合形式
7 食器的创新
8 列鼎制度尊卑贵贱的标志
9 酒器在衰退中更新
10 地位上升的水器
11 礼乐的中心——编钟制度
12 铭文体现的礼制
13 铸造的史书
14 金文书法艺术的顶峰
第五讲 百花齐放之势
1 青铜器群的大发现
2 青铜礼乐器的衰落
3 青铜日用器极大丰富
4 铜镜的第一次高峰
5 青铜兵器的大发展
6 玺印与符节
7 官制度量衡
8 铜矿和铸造遗址的发现
9 娴熟的铸造工艺
10 装饰工艺的革新
11 铁器对青铜器的影响
12 诸侯国青铜器的地域特征
13 精细华美的造型
14 繁缛多变的纹饰
15 字体繁多的铭文
第六讲 集权下的变革
1 秦朝青铜器的发现
2 秦代青铜器的成就
3 新制度在青铜器上的反映
第七讲 璀璨的余辉
1 青铜冶铸业的大发展
2 庞大的官营冶铸业
3 私营冶铸业的兴起
4 青铜器种类和风格变化
5 铜镜业的第二次高峰
6 边远地区的青铜制品
7 弥漫鬼神气息的装饰艺术
8 青铜工艺新特点
第八讲 青铜器的衰落
1 魏晋南北朝青铜器概况
2 铜镜业依然繁盛
3 隋唐青铜器的实用性
4 铜镜业的第二次高峰
5 铜器铸造业的低落
6 宋代铜镜业久盛不衰
7 辽金铜镜的民族风格
第九讲 仿古伪作铜器
1 由来已久的仿古伪作铜器
2 各时期的仿制铜器
3 伪作与辨伪之法
参考资料
中国青铜器-中国文物名家大讲堂.豆瓣读书.2024-08-12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杜廼松逝世 曾为“马踏飞燕”等国宝文物定级.中国新闻网.2024-08-12
杜廼松学术专著《中国青铜器发展史》出版发行.国务院参事室.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