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向无前:蓝氏三杰传
《所向无前:蓝氏三杰传》内容简介:清朝上半叶,闽南相继涌现了蓝理、蓝廷珍和蓝鼎元三位文官武将,他们为清朝统一、治理和开发台湾省做出了卓越贡献:蓝理作为平台先锋,血战肚破,仍两救主帅施琅,被康熙誉为“平台首功”,并两赐“勇壮简易,所向无前”牌匾;蓝廷珍署理台湾期间,积极维护地方稳定,大力发展台湾民生,多次上书力阻朝廷弃台,被雍正誉为“治台名将”;蓝鼎元首次全面系统提出治理、经营台湾的理论体系,被当时和此后的治台者所借鉴、采用,被乾隆誉为“筹台宗匠”。小说以康熙帝、雍正、乾隆年间发生在台湾海峡问的历史大事件为背景,以蓝理、蓝廷珍、蓝鼎元从平民成长为一代名将、一代名臣的传奇牛平为主线,揭示了台湾海峡两岸自古以来割裂不断的“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深厚渊源,全景再现了当年中华民族统一台湾、治理台湾、开发台湾的历史,凸显了主人公“勇壮简易,所向尢前”的时代精神。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所向无前:蓝氏三杰传》:演绎先贤平台治台兴台的百年沧桑,展现台海历史波澜壮阔的风云际会。三十集同名电视剧正在改编中,首次揭示平台治台兴台的历史,填补台湾海峡历史文学创作的空白。
作者简介
西月,本名罗炳腾,1967年生,福建连城人,现供职于漳州市某机关。作家,闽南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长期关注、研究、弘扬福建省本土及海峡两岸文化。著有长篇小说《稻粱谋》(上海文艺出版社)、小说集《西城谍影》(海峡文艺出版社)及诗歌集、散文集多部。作品多次获奖,其中《稻粱谋》获福建省优秀文学奖。
媒体推荐
蓝鼎元所著《东征集》……其言大有可采……着常青、李侍尧购取详阅,于办理台湾省善后时,细加察核……有与见在事宜确中利弊者,不妨参酌采择。(《东征集》御批)
——清高宗乾隆
鼎元著书多关台事,其后宦台者多取资焉。(《台湾通史》卷三四)
——连横(著名历史学家)
“勇壮简易,所向无前”,是蓝氏三杰的人生写照,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同时也是企业文化所奋斗的宗旨。本书同名电视连续剧的改编、拍摄、播放,将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
——李扬(著名表演艺术家、北京长安法制电视制作中心主任)
蓝氏三杰“勇壮简易,所向无前”的精神,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之妙,同时也是国宝名药片仔五百年矢志不渝的追求。
——冯忠铭(漳州片仔癀集团公司、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生长于乱世的孟浪少年
第二章 初入江湖
第三章 从含冤入狱到发奋投军
第四章 血与火中升起的将星
第五章 激烈的人生注定没有丰田坦途
第六章 慷慨请缨,直面台海风云
第七章 破肚将军,救帅先锋
第八章“平台首功”,“所向无前”
第九章 重修普陀区的“菩萨将军”
第十章 一座牌坊,一种精神
第十一章 大起大落之后的感悟
第十二章 廷珍头角峥嵘,鼎元九试不售
第十三章 官逼民反
第十四章 请乘长风破千里浪
第十五章 平乱尤不忘施恩于海外赤子
第十六章 平台元戎隔海遥祭叛军首领
第十七章 台变复起,确应深长思之
第十八章 为民请命,处处风波
第十九章 为全台百姓呕心沥血
第二十章 帅才与治才
第二十一章 不愧为筹台宗匠
第二十二章 是急流勇退,还是官场无奈
第二十三章 举贤不避亲,雍正动容
第二十四章 古深醇,直与西汉人一鼻孔出气
第二十五章 山河呜咽大星沉
终章
附录一: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二:蓝氏三杰大事记
后记
文摘
苏清红说:“你看宝贝儿子叫什么好呢?”
“对啊,叫什么好呢?”蓝怀紫想了想说,“名字可要对得起种玉堂崇文重学的好堂风啊!”说着,他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一个“理”字,似谋划已久又似初识般忽然闪现在脑海里。
蓝怀紫双目放光说:“就叫蓝理吧,道理的理。什么事都要讲道理。有了道理,事就好做了。希望理儿长大后,不要辜负了我们心愿。”
苏清红喝罢龙眼红糖水,用粗布巾擦了擦嘴唇,欣喜地说:“蓝理,好,你说好就好,我相信他一定能为我们蓝家争气的。”
这时,儿子在父亲的怀里不安分起来,苏清红知道儿子一定是饿了,她解开花格衬衫的布纽扣,露出饱满的乳房:“阿紫,把理儿给我,他饿了。”
她从丈夫手中接过儿子,将左边圆润的乳峰凑近儿子的小嘴。
闻到乳香的蓝理,稚嫩的小手指小树枝般扎煞着,紧紧抓住母亲的衣襟,迫不及待咬住母亲的乳头,拼命吸吮起来。
蓝怀紫在屋里走了几个来回,瞅着儿子,想了又想,觉得一个理字,似乎还缺点什么。他也想效仿别人给儿子取个字号,可该叫什么呢?
过了许久,蓝怀紫一字一顿说:“我们给蓝理取一字一号,字义甫,号义山。义气的义,高山的山。至于甫字,是男人名字下面的美称。”
苏清红心里高兴,却又感到有些意外:“阿紫,你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有学问了,以前怎么不觉得。”
蓝怀紫不由得笑出声来,声音乍一出腔又恐吓着孩子,赶紧压了压调门儿,得意地说:“我几年私塾岂是白读的!以前是真人不露相,现在儿子都出来了,关键时候就得显山露水。”
苏清红听罢,眼睛一亮,也笑说:“瞧把你美的!”
苏清红想了想,有些迟疑:“理儿的名字,要不再问问村里哪位老先生?”
“就这几个字好,好歹我也读过书,晓得些圣贤之道,这几个字定然不差。”蓝怀紫找到了感觉,语气肯定、自信,仿佛成了那独步学林的大才子了。
后记
完成长篇历史小说《所向无前》的创作,既有偶然性,又有必然性。
偶然性,是没想到自己会与“蓝氏三杰”蓝理、蓝廷珍、蓝鼎元三位闽南汉子结下这么深的缘分。2004年春,我完成长篇小说《稻粱谋》的创作,时任漳州市政协主席的林殿阁先生问及创作计划,建议多关注、研究蓝理。过后,我查阅相关史料,发现蓝理,还有蓝廷珍、蓝鼎元,他们三人的人生命运、历史功业是连在一起、融成一体的。翌年春,到“蓝氏三杰”故里漳浦县赤岭、湖西畲族乡采风,期问幸会时任赤岭畲族乡乡长蓝文华先生,并应其邀请,确定选题,开始动笔。差不多用了四年的业余时问,总算将散落在史书、民问传说中与蓝氏三杰相关的记载缀合成文,并以康熙御赐给蓝理的“勇壮简易,所向无前”牌坊题字中的后四字为书名,这座牌坊经历三百多年的风雨,至今依旧完好无损地屹立于漳州市区,并于1996年列入第四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必然性,纵观历史,“蓝氏三杰”在海峡两岸,纵横百余年风云,铸就万世英名,他们对台湾的影响、建树、贡献,是巨大而卓越的。他们的英名功绩,我们今天不写,将来也必定有人写。我们要让这段尘封久远的历史,通过自己手中的笔,走进现代人的心灵。
创作本书的过程中,笔者深深体会到,不管是现实,还是历史,人们常常忽略和遗忘细节。恰恰相反,细节是最不能忽略,最不容遗忘的。事物皆有因果联系,看事物,科学判断事物,既要看其结果,更要看其过程中的细节。“治大国,若烹小鲜”,细节往往会影响,甚至会决定事物的发展、成败。
“蓝氏三杰”在统一、平复、治理、筹划、开发台湾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展示了“勇壮简易,所向无前”的精神胆识,他们永不放弃,敢于面对成功,敢于面对失败,敢于面对任何困难,敢于从失败与困难中走向新的成功,吾辈后人当记之、扬之。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