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岚(Aichi M6A Seiran,意为“晴朗天空中的风暴”)是日本帝国海军于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开发之水上攻击机(海军内部分类归类于特殊攻击机),也是世界上目前唯一一种以潜水艇作为母舰的攻击机。晴岚由爱知飞机制造公司于昭和18年11月(1943年)完成原型机,型号定名为M6A1,此机型衍生之各类机种总计生产26台。
设计与开发
从1920年代末期开始,日本帝国海军发展了一种从潜艇上操作水上飞机的理论。1941年12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提出建造一支大型潜艇舰队,其任务是进行对美国沿海城市的空中攻击。到1942年6月,计划建造18艘这样的潜艇,但随着日本战局的恶化,最终只建造了3艘。为了装备这些潜艇,日本海军航空队要求爱知设计一种可折叠的强击机,具有1,500公里(810海里)的航程和555公里/小时(300节)的速度。爱知在设计晴岚时,最初考虑的是修改其已有的D4Y1 Suisei(Judy)飞机,但最终决定开发一种全新的设计。晴岚的设计方案,AM-24,最终被命名为M6A1,是一种双座、低翼单引擎飞机,由1,050千瓦(1,410马力)的Aichi AE1P Atsuta 30发动机提供动力,这是一种基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Benz DB 601液冷V12发动机的许可生产型号。晴岚的原始规格没有传统的起落架,但后来决定安装可拆卸的双浮筒,以增加其多功能性。如果条件允许,这些浮筒可以让飞机在潜艇附近降落,由潜艇上的起重机回收,以便再次使用。浮筒可以在飞行中被抛弃,以提高性能,或者在单程任务中完全不使用。晴岚的机翼可以旋转90度并液压折叠在机身两侧,尾翼也可以向下折叠,以便在潜艇的3.5米(11英尺)直径的圆柱形机库中储存。武器装备包括一枚850公斤(1,870磅)的鱼雷或同等重量的炸弹,以及一架13毫米(0.51英寸)的Type 2机关枪,安装在观察员座位上。每艘I-400级潜艇的机库可以容纳三架晴岚。这些飞机将从一艘26米(85英尺)长的压缩空气弹射器上发射,该弹射器安装在潜艇的前甲板上。训练有素的四人机组可以在大约7分钟内将晴岚从机库中推出,安装浮筒并准备好飞行。为了缩短发射时间,避免发动机预热,晴岚将从冷启动状态弹射,其发动机油在发射前在机库内的独立油箱中加热至60°C(140°F),并通过发动机循环,以便在起飞时达到正常工作温度。这一理念借鉴了德国人,他们计划使用类似的方法从未完成的航母Graf Zeppelin上发射飞机。第一架原型晴岚于1943年10月完成,11月开始飞行测试。由于尾翼辅助翼的不平衡问题,最终通过提高尾翼高度得以解决。进一步的测试成功后,生产于1944年初开始。为了帮助飞行员转换到晴岚,建造了两架陆基训练机,配备了可伸缩的起落架,这些飞机被命名为M6A1-K Nanzan(南山)。除了起落架的差异外,南山的垂直稳定器顶部,可以在晴岚上折叠被移除。
操作历史
晴岚的第一批生产型于1944年10月完成。由于1944年12月发生在名古屋市附近的一场地震和1945年3月的一次美国空袭,交付速度受到影响。I-400级潜艇的建造于1945年3月停止,当时已经完成了两艘潜艇,第三艘被改造成燃料补给舰。另外两艘较小的AM级潜艇,原本是指挥潜艇,携带侦察水上飞机,但能够携带两架晴岚。由于潜艇舰队的减少,晴岚的生产停止,总产量为28架(包括原型机和M6A1-K)。新潜艇和飞机被分配给第一潜艇中队,包括两艘I-400级潜艇,I-400和旗舰I-401,每艘携带三架晴岚,以及两艘I-13和I-14 AM级潜艇。第一潜艇中队于1945年1月开始使用晴岚进行训练,机组人员逐渐学习如何操作潜艇和飞机。发射三架晴岚需要30分钟,如果浮筒不使用,时间可以缩短到14.5分钟。晴岚中队的第一个任务,被称为“神龙特别攻击队”,原计划是对巴拿马运河的加通闸门进行突袭,以切断美国太平洋部队的主要补给线。当部队最终准备出发执行对巴拿马共和国的攻击时,日本日益绝望的局势导致目标改为对美国在乌利西环礁的基地进行攻击,那里正在集结准备对日本本土进行攻击的部队。1945年7月23日,中队离开日本前往乌利西。1945年8月16日,旗舰I-401收到总部的无线电消息,通知他们日本投降,并命令他们返回日本。所有六架在两艘潜艇上的晴岚,为了伪装成美国飞机而违反了战争法,被弹射到海里,机翼和稳定器折叠(对于I-401)或被推入海中(对于I-400),以防止被俘获。
生产构型
M6A1(原型机)
安装热田30以及热田31型液冷引擎的原型机,生产8架。
M6A1 晴岚
正式量产型,共生产18架。
M6A1-K 秦岭
晴岚教练机型,将浮桶改装为机轮,因此本机仅能在陆上使用,生产2架。
将引擎改装为三菱金星62型空冷式引擎(出力1560匹马力),另外安装了三叶金属恒速螺旋桨,生产1架。
操作员
日本帝国海军航空队/海军航空技术军械库/第一海军技术军械库/631海军航空队
存活的飞机
一架M6A1被保存在史密森尼国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馆的Udvar-Hazy中心。这架飞机由日本海军的Kazuo Akatsuka中尉在福山区飞往横须贺的途中向美国占领部队投降。1962年11月,美国海军将其捐赠给史密森尼学会。1989年6月开始的修复工作于2000年2月完成。
规格(M6A1)
数据来自《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飞机》和《Aichi M6A1 Seiran》。- 一般特征:- 机组人员:2人- 长度:11.64米(38英尺2英寸)- 翼展:12.262米(40英尺3英寸)- 高度:4.58米(15英尺0英寸)- 翼面积:27平方米(290平方英尺)- 空重:3,301公斤(7,277磅)- 总重:4,040公斤(8,907磅)- 最大起飞重量:4,445公斤(9,800磅)- 动力装置:1台Aichi AE1P Atsuta 30或Atsuta 31 V-12倒置液冷活塞发动机,起飞功率1,044千瓦(1,400马力)- 1,044千瓦(1,400马力)在1,700米(5,600英尺)高度- 1,000千瓦(1,340马力)在5,000米(16,000英尺)高度- 3叶恒速螺旋桨- 性能:- 最大速度:474公里/小时(295英里/小时,256节)在5,200米(17,100英尺)高度- 巡航速度:296公里/小时(184英里/小时,160节)在3,000米(9,800英尺)高度- 航程:1,188公里(738英里,641海里)- 服务上限:9,900米(32,500英尺)- 时间到高度:3,000米(9,800英尺)在5分48秒内- 翼载荷:149.6公斤/平方米(30.6磅/平方英尺)- 功率/质量:0.3574千瓦/公斤(0.2174马力/磅)- 武器装备:- 机关枪:1×13毫米机舱安装Type 2机枪- 炸弹:- 1×Type 91鱼雷或- 2×250公斤(551磅)或1×850公斤(1,874磅)炸弹。
参考资料
晴岚攻击机介绍.航空旅游新闻.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