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香青

香青

香青,别名避风草、尼泊尔香青、大毛香、火绒草、香人艾,隶属于菊科旋叶香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度范围在0.2至0.5米之间。其原产地为中国,并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常见于低山或亚高山地区的灌丛、草地、山坡及溪岸。花期集中于6月至9月,果期则在8月至10月。香青植株生长强健,生命力极其旺盛,叶片长形,微厚且表面覆盖有细小绒毛。夏季绽放时,花朵呈现纯白色,形似雪团,随风摇曳。其物语简洁而深刻,寓意以少量言辞即可驱散忧愁与苦难。香青药用可解表祛风,消肿止痛,消炎祛痰,镇咳平喘。用于感冒,咳嗽,慢性气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形态特征

香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细或粗壮,木质,有长达8厘米的细匍枝。茎直立,疏散或密集丛生,高20-50厘米,细或粗壮,通常不分枝或在花后及断茎上分枝,被白色或灰白色棉毛,全部有密生的叶。下部叶在下花期枯萎。中部叶长圆形,倒披针长圆形或线形,长2.5-9厘米,宽0.2-1.5厘米,基部渐狭,沿茎下延成狭或稍宽的翅,边缘平,顶端渐尖或急尖,有短小尖头,上部叶较小,披针状线形或线形,全部叶上面被蛛丝状棉毛,或下面或两面被白色或黄白色厚棉毛,在棉毛下常杂有腺毛,有单脉或具侧脉向上渐消失的离基三出脉。莲座状叶被密棉毛,顶端钝或圆形。头状花序多数或极多数,密集成复伞房状或多次复伞房状;花序梗细。总苞钟状或近倒圆锥状,长4-5毫米(稀达6毫米),宽4-6毫米;总苞片6-7层,外层卵圆形,浅褐色,被蛛丝状毛,长2毫米,内层舌状长圆形,长约3.5毫米,宽1-1.2毫米,乳白色或污白色,顶端钝或圆形;最内层较狭,长椭圆形,有长达全长三分之二的爪部;白背叶的总苞片常较钝。雌株头状花序有多层雌花,中央有1-4个雄花;雄株头状花托有繸状短毛。花序全部有雄花。花冠长2.8-3毫米。冠毛常较花冠稍长;雄花冠毛上部渐宽扁,有锯齿。瘦果长0.7-1毫米,被小腺点。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香青原产地为中国,并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常见于低山或亚高山地区的灌丛、草地、山坡及溪岸。

近种区别

香青与黄腺香青香青属 aureo-punctata Lingelsh et Borza )近似,但植株通常较粗壮高大,叶较密集而不仅密集于茎下部,与黄腺香青的区别是总苞较小,总苞片较多层,基部浅褐色或灰褐色,上部椭圆形。香青是东亚的广布种,变异也很大。在中国除下述的变种外,据前人记载(Borissova, Fl. URSS.25: 366. 1959),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另一种香青(Anaphalis possietica Komar.)也可能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但《中国植物志》编委尚未见到。这后一种曾被日本学者并入香青。此种常被误称为“籁萧”、“萩”。但《尔雅》的籁萧、荻、蓚等,据考证都应为蒿属(Artemisia)植物。

主要变种

香青疏生变种香青属 sinica var. remota Ling)茎疏散丛生,叶披针状或线状长圆形或线形,下延成狭翅,长4-9厘米,宽0.5-1.5厘米,上面被疏棉毛,不脱毛,下面被白色或黄白色密棉毛;节间长;总苞白色。分布于中国河北(内丘县邢台市井陉县)、山西省陵川县沁县、孝义、商城、垣曲县、中阳)、陕西省(阳羡、宁羌、太白山)、甘肃省漳县)等地。生长在海拔800-2100米的低山或中山灌丛、草地、山坡及溪岸。

香青密生变种(香青属 sinica var. densata Ling)茎密集丛生,高约20厘米;叶密集,披针状或线状长圆形或线形,长2.5-4厘米,宽0.2-0.5厘米,上面被疏棉毛,下面被白色或黄白色密棉毛,节间短。总苞片白色或稍红色。分布于中国山东(崂山、泰山)。此变种与分布于朝鲜南部(济州岛)及日本南部的Anaphalis sinica 亚种 morii (Nakai) Kitam. (Anaphalis morii Nakai) 极近似,但后者根据记载,头状花序较稍大,且为数较少。

香青棉毛变种香青属 sinica var. lanata Ling)与香青密生变种接近,但茎和叶被白色絮状厚棉毛;总苞片白色。分布于中国河南西部(嵩山)。生长在海拔1050米的山顶草地。

主要价值

香青药用可解表祛风,消肿止痛,消炎祛痰,镇咳平喘。用于感冒,咳嗽,慢性气管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参考资料

【云南生物多样性数字化百科图谱】被子植物·单头尼泊尔香青:不需滤镜,怎么都美!.澎湃新闻.2024-09-06

吉安随拍:花花草草之珠光香青.上游新闻.2024-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