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也被广泛称为查塔姆宫(Chatham House),是一家位于英国伦敦的非营利性、非政府国际事务研究机构。成立于1920年,其宗旨是通过分析、研究以及集聚全球专家和领袖的对话,促进对国际事务的理解和智慧的深化。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成立于20世纪初,基于复杂国际背景应运而生。1926年,研究所获得皇家宪章并更名为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公众需求促使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的规模不断扩大,至1929年,该所的成员数量已经从1922年的714人增加到1707人。20世纪50年代中期,研究生开启新阶段转型,70年代末受资金所限面临衰落,随着研究所成员准入条件的放开,“外籍会员”为研究所带来了新的资金来源。研究所的衰落趋势在1985年前后开始扭转。2005年,创立“查塔姆奖”。2013年,研究所创立“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国际事务领导力研究院”。至2023年,该研究所的成员数量已是成立之初的6倍,其资金捐助者亦不断增加,涵盖了英国和外国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基金会和大使馆等。
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涉猎的主题范围广泛,包括全球安全、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能源政策以及健康全球治理等领域。机构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理事会是研究所的最高决策机构,但理事会的主席不负责具体工作,真正负责具体工作的是主任、研究主任、行政主任。在知识业务方面有四种不同类型的出版物,即《国际事务文件》《国际事务概览》《国际新闻公报》和新闻司文件。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是英国规模最大的智库,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之一。它与英国政府、企业界、新闻界以及学术界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对政府的外交政策制定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历史沿革
诞生背景
20世纪初,基于英美权力转移、战前政策制定失败、殖民体系削弱和民族自决兴起等国际背景,英国国际事务研究所等智库应运而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乎没有机构提供外交事务信息,一战的后果使英国精英认识到需要新的思考全球事务方式,莱昂内尔・柯蒂斯等认为应建立研究机构。1919年5月,在巴黎和会召开期间,英国代表团聚集了大批历史学家和技术专家,他们以政府顾问的身份协助大英帝国各地的代表起草、商讨和制定具有世界性影响且错综复杂的条约,并在不知不觉间促成了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成立。
正式成立
1920年7月5日,英国国际事务研究所成立大会召开,会上正式宣布了有关研究所成立及其命名的决议。1921年,研究所设址于威斯敏斯特的霍斯费里路,早期活动类似于今天的学术社团活动,定期召开研讨会。1922年,英国国际事务研究所购置圣詹姆斯广场的豪宅作为活动场所。到1923年年中,由于租赁费高,加之人满为患,研究所不得不考虑迁至宽敞、方便且集中的办公场所。
1923年11月,英国国际事务研究所在新址落成。1926年,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授予研究所皇家宪章并对其独立性、公正性和全球视野予以支持,同年5月31日,威尔士亲王在开放大厅正式宣布国王令,从此英国国际事务研究所正式更名为“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因伦纳德上校要求,人们常用“查塔姆研究所”称呼该机构。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发展的早期阶段,研究所章程明确规定了该所的目标:鼓励和促进国际问题研究,推动有关国际事务的信息和思想交流,形成更有见地的意见以及出版或安排出版与上述目标相关的著作。
公众需求促使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规模不断扩大,至1929年,该所的成员数量已经从1922年的714人增加到1707人。该所与各使领馆、政府部门、新闻界和工商界的关系日渐密切,并且开创了新兴领域,为公共生活提供服务。在创始人柯蒂斯、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Toynbee)等人的领导下,该所与高校、政府、基金会和企业捐赠者紧密合作,帮助启蒙和引导公众及政策制定者,使其了解国际事务以及英国在国际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由此奠定了研究所的早期影响力。
发展初期
事实上,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除资金问题外,外交部门的排斥和质疑也使得该所的起步略显蹒跚,其创始团队不仅要与女王陛下政府设立的帝国管理新机制(如帝国会议)相竞争,而且他们的提议还招致部分高级外交官员的持续批评。为了获得支持、信任与肯定,研究所的创始团队始终强调:该机构将只沿着有利于外交部门的路线发展,并不存在任何令人尴尬的政治功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工作重点开始偏重战时功能。战争期间,外交部门要求研究所审查海外新闻、提供历史和政治背景的备忘录及其他信息服务。这在某种程度上赋予该机构以情报/外交功能。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战争期间扮演着“临时外交部职员”的角色,但在战争结束后,研究所便叫停了这些临时公共服务并重拾其独立特质。
新阶段转型
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新阶段转型的开始。创始人柯蒂斯于1955年11月去世,而艾维森·麦克亚当(Ivison Macadam)和阿诺德·汤因比也分别于1955年和1956年退休。20世纪60年代是国际事务发生巨变且日益复杂的年代,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恰是此复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至20世纪70年代末,受资金所限,研究所合并了部分职能,缩减了部分活动。随着图书馆和信息人员的裁减,研究所工作人员数量一度降至个位。同许多英国机构一样,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面临着衰落的危险。然而,随着研究所成员准入条件的放开,在经历短暂衰落后,“外籍会员”和“访问学者”的加入推动了该所人员数量的回升,也为研究所带来了新的资金来源。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将视线转向东亚,同一系列日本访问学者展开长期且成功的合作,设立了东亚研究项目,并在日本方面的支持和鼓励下,利用各研究项目和计划为研究所筹集资金。
1980年12月,在正式开放的重建大厅内,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Queen Elizabeth II)对研究所的存在及其工作表示肯定,并称赞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为思想的“市场”。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衰落趋势在1985年前后开始扭转。在美苏冷战期间及冷战结束之初,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能源、环境与资源治理、国际安全和国际法四大领域,并逐渐由传统安全向非传统安全领域拓展。进入后冷战时代,特别是2000年以来,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以独立政策研究机构的身份继续在国际事务领域发挥效用。
现状
2005年,为表彰对改善国际关系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或组织,英国女王在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向获奖者颁发“查塔姆奖”。2013年,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创立了旨在培养新一代国际事务领导者的“伊丽莎白·亚历山德拉·玛丽·温莎国际事务领导力研究院”(Queen Elizabeth II Academy for Leadership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至2023年末,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成员数量已是成立之初的6倍,其资金捐助者亦不断增加,涵盖了英国和外国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基金会和大使馆等。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政策挑战以及诸如气候变化、资源过度消耗、女性主义等全球议题,该所运用跨国知识协同网络和交叉学科的优势不断拓展其研讨视野。
机构治理
组织架构
理事会是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最高决策机构,但理事会的主席和副主席都不负责具体工作,研究所的资助人和所长也是荣誉职务,真正负责具体工作的是主任、研究主任、行政主任。英国女王是研究所的资助人,赫德勋爵、罗伯逊勋爵、威廉姆斯男爵夫人都是研究所的名誉所长,且分别来自议会的3个不同党派。理事会由研究所的成员无记名投票产生,任期3年,可以连任1届。理事会下设3个委员会,分别是执行委员会、财政委员会以及投资委员会。2008年,研究所还专门成立了专家小组,小组成员主要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凭借其深入的专业见解为研究所提供相关研究建议。
主要人员
管理人员
参考资料
科研人员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有在职员工194人,主体为科研人员,共有136人。这些科研人员又分为不同的研究团队,其中能源、环境和资源管理研究团队有32人,包括项目经理、执行总监、资深研究员、研究员、助理研究员以及访问学者等。国际经济研究团队有10人。地区和安全研究团队又根据地区和领域分成不同的研究小组,从区域来看,中非洲研究小组有15人、美洲小组有5人、亚洲小组有14人、欧洲小组有7人、北非与中东小组17人、俄罗斯与欧亚小组有13人;从领域来看,全球卫生安全研究小组有3人、国际法研究小组有5人、国际安全研究小组有15人。科研人员之外,另有非科研人员58人,包括主任办公室3人、外联部5人、出版社2人、国际交流处3人、《今日世界》编辑部2人、会员管理及会务处19人、图书馆4人、后勤处14人、财务处6人、IT部3人。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根据具体的研究项目来组建研究团队,主要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所还有一个专家小组,其成员往往都拥有深厚的政府或企业界背景,能够为研究所的研究项目提供专业的建议,对研究所的成果推广也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个人会员
有个人会员2500多人,团体会员200多家,包括领事馆、企业、大学等各类机构。个人会员因对国际事务有浓厚兴趣而被研究会聚集在一起,他们拥有着不同的背景,有不少人来自学界和外交界,也有不少企业界、非政府组织人士。成为研究所的会员就可以加入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这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网络中,进而享有一些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参加研究所定期举办的有世界各国政府官员与国际问题专家参与的讲座,并可参与讨论。会员还可以免费获得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创办的一些知名刊物,比如《国际事务》(双月刊)、《今日世界》(月刊)、《查塔姆研究所新闻》,购买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出版的图书还可享受七折优惠。在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网站上,还专门设有“会员专区”,不仅包括上述期刊的所有文章,还包括研究所近期及过去所有活动的文字及音频记录。个人会员还可免费使用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图书馆及其提供的服务,包括研究参考咨询、图书借阅以及无线网络服务。研究所还为35岁以下的年轻会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青年论坛”。此外,会员还可参加研究所举办的一些特别活动,比如“与演讲者面对面”、研究会的年会以及各类年度讲座等。
团体会员
团体会员又可分为企业会员和科研机构会员。企业会员分为重要企业会员和标准企业会员。研究所的企业会员有BBC、高盛集团、一些国家的使领馆等。企业会员可以获得研究所关于国际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报告,同时可与专家及决策者建立密切的关系网络,在国际社会中确立积极参与者的良好形象,进而扩大企业对于政策制定的影响力。科研机构会员是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2005年新开展的一项会员服务,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界提出的增加对研究人员及学生开放度的要求。科研人员则可享受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一切会员待遇,目前的科研机构会员有朴次茅斯大学欧洲及国际研究中心和南洋理工大学国际研究学院等。
资金运营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重要企业会员的会费高达12000英镑/年,标准企业会员的会费则为2600英镑/年。科研机构会员的会费为2200英镑/年,科研机构的学生则可享受每年80英镑的优惠会费,也可免费参加学术会员大会为科研机构学生组织的年会。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很大一部分资金的来源就是上述各种会员缴纳的会费,此外还有一些来自基金会、公司以及个人的赞助等。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不接受政府的拨款,但适当接受政府对具体研究项目的经费资助。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主要的项目资助者包括亚洲发展银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欧洲委员会等,其他的一些企业合作伙伴包括英国天然气集团、国防部、壳牌公司等等。总体来说,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收支情况还是平衡的。如2008—2009年度的总收入为710万英镑,总支出则为700万英镑,收支相抵之下,还有一定的盈余。
研究领域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能源、环境和资源管理,二是国际经济,三是地区安全,且研究所的研究更侧重于政策的制定,强调独立性、创新性、前瞻性。研究所的研究项目都是结合当前国际发展趋势并围绕上述三个领域开展研究,通过研究报告的出版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研究所开展的主要研究项目包括非洲项目、美洲项目、亚洲项目、欧洲项目、国际经济项目、国际法项目、中东项目、新安全问题项目、俄罗斯与欧亚项目、可持续发展项目。
非洲项目主要研究非洲大陆、非国家角色、国际制裁所带来的影响,并通过英国——安哥拉论坛等各种形式推动对具体国家的研究。美洲项目又分为三个研究小组,加勒比小组主要关注经济发展、地区一体化和全球影响等问题,美国小组主要关注美国及其外交政策的世界认知和理解,“南方共同市场小组”主要关注的是拉美地区,出版了关于该地区重要问题的一系列论文。2002年,研究所在迈阿密举办了一次关于欧盟与拉美关系的会议。
亚洲项目主要是以中国为研究中心。这是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与剑桥大学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关注的核心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亚洲贸易问题。除了中国研讨小组外,亚洲项目还设有日本研讨小组、韩国研讨小组、南亚研讨小组。亚洲项目还有一个合作伙伴“亚太技术网络”,2002年在上海和首尔分别召开了部长级会议。欧洲项目主要研究欧洲的政治经济与安全问题,具体项目比如欧盟扩大的法律意义以及关于一体化中的欧洲商务。
国际经济项目主要研究金融问题、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如何减少贫困等问题。国际法项目主要研究国际法问题及国际关系实践,并为律师和决策者提供论坛。中东项目通常与相关专家或智库进行合作研究。新安全问题项目主要研究美国安全战略、军事冲突以及多边机制的意义等。俄罗斯与欧亚项目主要是对俄罗斯等国外交和国内政策进行研究,曾出版过《弗拉基米尔・普京和俄罗斯外交政策的逆转》等专著,也举办过“俄罗斯自然资源经济”“乌克兰的后库奇马时代”等讲座。
可持续发展项目主要关注能源与环境,是研究所最大的研究项目。
知识业务
在知识生产和传播方面,研究所的新闻部负责编写四种不同类型的出版物,即《国际事务文件》(Documents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国际事务概览》(Survey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国际新闻公报》(Bulletin of International News)和新闻司文件。另外,研究所的剪报服务在英国是独一无二的,能够对当时世界事务及其发展境况提供全面且即时的索引。研究所最初的研究重点是向其成员和广大公众提供有关世界不同区域当代发展的事实和分析,并对当前的争议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所通过印发双月出版的《外交事务报告》(Report on Foreign Affairs)和相关会议,在传播国际事务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会议的重要记录刊登在该所的学报(即后来的《国际事务》)上。此外,研究所还组建了一个国际事务主题的图书馆,收藏了涵盖国际事务方方面面的、按照国家分类的国内外报纸及期刊。
会议与奖项
伦敦会议是一个国际性交流论坛,它通过汇聚知识流和信息流,在全球顶尖学者、智库专家和政府官员间分享关于全球化问题的思想、观点和看法。伦敦会议不仅是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而且也为决策者提供了独特、中性的立场,帮助其发现重大事件背后的经济、政治、环境发展趋势与当今事务之间的密切联系。到了2006年,研究所又推出了今日BBC/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系列讲座,目的是推动对主要国际问题的讨论。
查塔姆奖设立于2005年,以水晶奖杯及英国女皇签发的卷轴奖励给那些对该年国际关系改善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人士。迄今为止,已有10位杰出人士获得查塔姆奖,其中有两位杰出的女性:2014年查塔姆奖获得者是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创始人之一梅琳达·盖茨,2013年的获奖者则是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
价值影响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是英国规模最大的智库,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之一。它与英国政府、企业界、新闻界以及学术界都有着广泛的联系,对政府的外交政策制定有着相当的影响力。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建立之初的宗旨是为了避免地区冲突和世界战争,因此在该领域有着广泛的知名度。
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所涉及的地区及安全项目涵盖了全球各主要地区,关注的都是时事热点。除了传统研究领域,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也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将研究领域拓展到能源、环境和资源管理、国际经济研究等方面,对科研发展方向的把握上具有高度的前瞻性。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也非常注重对自身研究成果的推广,通过积极利用政商学各界的人脉资源,并大力开发媒体网络,一方面拓展了自身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对研究所影响力的发挥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政府
首先是加强与政府的关系。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虽然是一家独立的研究机构,但从其创立之始及其发展历程均不难发现,研究所与政府之间虽然不是从属关系,但却与政府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开展的研究项目以及这些项目的最后功用都决定了它必须与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因为政府既是它的研究对象,也是它的服务对象。在研究所的专家小组中,很多都是前政府官员。从主要资助者名单中看,政府也是研究所项目资金的重要资助者。在研究所的团体会员中,也有不少政府机构,这些都加强了研究所与政府之间的联系。
大众媒体
研究所与企业以及大众媒体也保持密切的关系。很多世界知名企业既是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资助者,同时还是研究所的团体会员,二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互惠关系。由于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在国际问题领域的权威性,媒体相当关注研究所专家的评论、研究报告等。研究所通过媒体日记专门为大众媒体提供研究所的相关信息。凡是注册的媒体都能够定期更新研究所的研究动态和活动信息。英国的主要广播、纸质媒体等大多都是研究所的媒体成员,研究所还为这些媒体提供采访所内专家及活动嘉宾的机会。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还通过媒体简报向记者提供研究所关于国际新趋势的专业观点和评论。媒体日记和媒体简报都有外联部专人进行负责。
参考资料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合作中心秘书处.2025-03-07
学术与智库:英国查塔姆研究所的发展历程.吉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2025-03-07
治理.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2025-03-07
查塔姆研究所:专注于全球国际事务研究.新华网.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