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太吉(1703-1752),名太吉,字谦之。清代名医,与乾隆时期著名御医王甲成、黄元御等为好友。黄元御早期曾得其指导。
正文
乾隆三年(1738年),刘太吉与弟弟刘永吉共同创办了潍县盛宏堂药铺,并因得到王甲成辅助而名气大振。王甲成本为御医,遭陷害回到诸城市老家后,看到盛宏堂药铺的当家人刘太吉、刘永吉为人忠厚实在,就投奔了他们。刘太吉二人得到王甲成,如鱼得水,对他情同手足,视同家人。王甲成为答谢知遇之恩,就把他的平生所学和宫廷里的一些配方、秘方毫不保留地献给盛宏堂药铺。盛宏堂药铺,既讲医术,更讲医德,许多病人慕名而来。其中不乏有许多穷人来求医,无钱治病,刘太吉就免费或者少收费,一时誉满全城,因而获得了潍县县衙的高度评价,赐予了“悬壶济世”大匾。
刘太吉平生乐善好施,乐交良友。他家住寒亭朱里村,与生黄元御(家住昌邑城西辛戈村,原名新郭村)相距不到十里。黄元御年轻时热衷于科举,但因用功过勤,突患眼疾,左目红涩,白睛如血,不得已延医就诊。而庸医误用波叶大黄、黄连等寒泄之剂,致脾阳大亏,数年之内,屡犯中虚,左目完全失明。刘太吉劝说他:“生不为名相济世,亦当为名医济人!”指导黄元御走上了弃儒从医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