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奈斯庄园是16世纪40年代后期罗马庄园建造盛期的代表之作,与埃斯特庄园和兰特庄园齐名。庄园始建于1547年,由红衣大主教亚历山德罗·法尔奈斯委托著名建筑师吉阿柯莫·维尼奥拉为其家族所建。维尼奥拉是继米开朗基罗之后罗马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曾在法国王宫任职。法尔奈斯庄园是他设计的第一个大型项目。
建筑特色
法尔奈斯庄园分为两部分:五角大楼府邸和主花园。府邸建于1547年至1558年间,采用五角形平面布局,拥有类似城堡的外观,是文艺复兴晚期的重要建筑之一。府邸前方设有V字型布置的花坛,周围有高墙环绕,花坛与府邸之间有壕沟隔开,跨越壕沟的是两座小桥。这些花园的主要轴线末端还有一个岩洞。如今,这个区域仅剩下了果园,果园中央是十字形的道路,交汇处设计了一个喷泉,体现了中世纪风格的特点。
主花园
法尔奈斯庄园的主花园位于府邸之后,与府邸之间有一条狭窄的壕沟相隔,形成了独立的空间。园中有一座二层小楼,作为红衣主教避世静修之所。花园围绕小楼而建,呈长条形,依地形划分为四个台层及坡道。入口处是一个被栗树林包围的方形草坪广场,中央是一座圆形喷泉。广场边缘有两个岩洞,外部使用粗糙的石材砌筑,营造出天然岩石开凿的效果。洞穴内部有河神守护的跌水,旁边有亭子供人休息,同时还能观赏广场上的喷泉。中轴线上是一条宽阔的斜坡,直达小楼门前,两侧分布着甬道,中间是蜈蚣形状的石砌水槽,构成了连续的跌水景观。第二层是一个椭圆形广场,两侧有弧形台阶环绕着贝壳状水盘,上方有一个巨大的石杯,水流从石杯中落下,形成珠帘式的瀑布。石杯两侧各有河神雕像,手持号角,倚靠着石杯,守卫着水景和小楼。第三层台地上是真正的花园,中央部分是一座二层小楼。中央是一个黄杨篱笆组成的植物花坛,两座马匹塑像增添了活力。这座游乐花园的三面都有矮墙,不仅限定了空间,还可以作为座位。墙上装饰有28根女神像柱。小楼后面,两侧有横向台阶通向上层台地。台阶下方有门通往外面的栗树林和葡萄园。台阶的栏杆上装饰有海豚和水盆交替出现的小跌水。花园的中轴线上有一个八角形大理石喷泉,镶嵌着精致的卵石图案,两侧也有喷泉。后面的三个台地是对称布置的,四周有矮墙,曾经种植有花坛,现在则是简单的草坪。中间有一条马赛克镶嵌的铺装路径,一直延伸到庄园中轴线终端的半圆形柱廊。柱廊由四座石碑组成,呈六角形布置。碑身上有龛座和座椅,装饰着半身神像、雕刻和女神像柱。园外有自然生长的大树,衬托着精美的柱廊。法尔奈斯庄园采用了贯穿整个园区的中轴线连接各个台层。庭院建筑设置在较高的台层,以便向外借景。园内的精美雕刻不仅丰富了构图,还活跃了氛围,使花园更加精致,实现了实用性与美观性的有机结合。
参考资料
法尔奈斯庄园探秘.mbd.baidu.2024-11-26
意大利罗马——法尔奈斯庄园实拍.zhuanlan.zhihu.2024-11-26
详解文艺复兴园林经典——法尔奈斯庄园Villa Farnese.360doc.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