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禄劝地震

禄劝地震

地面破坏主要表现为崩塌、地表裂缝、地震陷塘、喷砂等。公路沿线崩塌严重,震中地区个别老朽房屋和少数年久失修的墙全倒。震区西部的一些村寨因崩塌而搬迁。

简介

1985年4月18日,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转龙区则邑乡发生6.3级地震。禄劝、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两县13个区的108个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死亡22人,伤300多人,倒塌房屋2万余间。

简单概述

1985年4月18日云南省禄劝县转龙区则邑乡一带发生6.3级地震。该次地震使禄劝、寻甸两县13个区的108个乡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震中烈度为Ⅷ度弱1)。据当地政府统计,在这次地震中共死亡22人,伤300多人,倒塌房屋二万余间。地面破坏主要表现为崩塌、地表裂缝、地震陷塘、喷沙等。震区西部的崩塌使一些村寨搬迁。

地震发生前,云南省地震局曾作过中期预测。在1984年底完成的“云南地区1985年地震趋势研究报告”中,根据:①滇东地区M≥6.0级地震活动的周期分析及M≥6.0级地震沿纬度的南北迁移;②1980年以来,小江断裂北段M≥4.0级地震已形成空区;③滇东北部地区小震活动增强;④东川区0.8m地温于1984年出现增温异常等,提出“以南北断裂带为主体的小江断裂及其附近的滇东地区,今后2-3年内可能发生M≥6.0级的地震”,“1985年以会泽为参考点,半径120km的滇东北部地区,可能发生5.5级(±0.5)左右的中强震”。1985年禄劝6.3级地震就发生在离参考点(会泽县)75km的预测区内。

地震发生后,云南省地震局立即派出队伍到震区进行宏观烈度、震害、地震地质考察,并架设了临时地震台,对余震和地面运动进行观测;成立了“地震指挥部”,对余震进行监视和预报;同时还进行了流动重力、流动地磁、跨断层短基线、短水准及羊街至汤丹段大地精密水准复测等工作;最后出版了“1985年4月18日禄劝6.3级地震研究文集”。

禄劝地震-地震地质背景

禄劝6.3级地震发生在川滇南北向地震带的中南段,即小江断裂和普渡河断裂之间的北西向则邑断裂上。震区东侧为小江断裂地震带。该带中北段于1500-1985年发生过M≥6.0级地震9次。1833年嵩明杨林8.0级大震是该带最强的地震。震区西侧的普渡河断裂则相反,历史上地震很少,仅1947年在断裂北端的会东县一带发生过一次5.5级地震

则邑断裂由北西往南东沿拖箐、则邑、桂泉、凤家河一线展布,总体走向300°,为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断裂。红岭坡断裂西起发纳四,向东南经红岭坡至李子树一线,走向300°,也是一条第四纪时期有新活动的断裂。洗马河断裂北起大村子西,向南沿小荒田、小龙街一线展布,总体走向北北西,在转龙南市1km处被红岭坡断裂错动,断裂在地貌上很清楚。

震区的新构造运动以强烈上升为主,在地貌上表现为河流深切成“V”形谷,河流坡降大。如洗马河的转龙至三江口一带,25km内落差达823m,平均坡降32%。这种地貌还直接影响到本次地震的震害和烈度分布。

震区历史上没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6.3级地震是区内有记载以来的最大地震。

禄劝地震-烈度分布

禄劝6.3级地震的宏观震中在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转龙区则邑东北,北纬25°54.4',东经102°48.9'。震中烈度为Ⅷ度弱。有感范围西至丽江市,南至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东到昭通市昆明市强烈有感。

极震区位于普渡河支流九龙河和洗马河所包围的三角形地区中,为北西向椭圆,长轴长约4.8km,短轴长约3.4km,面积13km2。Ⅶ度区和Ⅵ度区为不规则的三角形,其面积分别为270和658km2。

极震区包括则邑、发纳四、鲁日恕、红岭坡、红旗山、龙潭上等自然村。区内主要破坏表现为个别老朽房和少数年久的墙全倒,多数墙局部倒塌,墙体普遍开裂。区内地裂缝普遍,规模较大者主要分布在红岭坡一带,公路沿线崩塌严重。极震区内,红岭坡东约800m处红旗山顶雷达站(已废)为Ⅸ度异常点。该站一幢二层楼水泥砖混结构房屋和雷达站控制室完全倒平,另一幢平房严重破坏,雷达基座倾斜,顶部垮塌。造成该点烈度异常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场地条件的影响。该站处于海拔2444m的孤立小山包上,高出沟底144m。由于山包孤立突出,山梁震害往往加重。震后在沿转龙—红旗山间一高差约30m的孤立山梁的垂直剖面内,从山顶到山脚布设强震仪,其观测结果表明,在已取得的108条强震记录中,有两条加速度峰值超过0.1×10-8m/s2。这表明山梁上加速度峰值较大,地震时破坏也较重。

Ⅶ度区房屋破坏主要表现为个别老朽房墙全倒,木架脱榫,部分墙体局部倒塌,多数墙体开裂。地面破坏,如在Ⅶ度区东部杨家湾西南,震时一块蚕豆田塌陷成塘(下陷20m左右),两侧喷沙,喷沙孔总体排列方向为300°,长约170m。崩塌区主要分布在Ⅶ度区西部洗马河和九龙河东岸一带,从六席经凤家岩到大油麦地南北长约5km的陡崖边缘。崩塌岩块以灰岩为主,大小不等,最大岩块直径可达3m。为什么崩塌主要发生在Ⅶ度区?主要是由于河流深切使洗马河和九龙河东岸地形坡度很大(平均40°,局部80°);同时,该地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岩石破碎等原因所造成。

Ⅵ度区个别很差的墙体局部倒塌,山墙上部塌,滑瓦等。

综上所述,禄劝地震具有等震线两侧不对称,东北和西北衰减快,南、北方向衰减慢,烈度异常点较多,崩塌发育等特征。上述特征与震区垂直运动强烈,河流深切,地形坡度大,孤突地形发育等地形和场地条件有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