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隋芬之战

隋芬之战

公元657年伊斯兰教第四任哈里发塔利卜·本·阿里与叙利亚总督兼北线方面军司令穆阿维叶一世之间进行的一场穆斯林内战。因发生在隋芬这个地方,故名。公元656年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本·阿凡被叛军杀害后,阿里继任穆斯林社群组织第四任哈里发,并将首都从麦地那迁往库法开始实行新政。阿里撤换了奥斯曼时期委任的大部分省总督,要求各地军政首脑向他宣誓效忠。叙利亚总督兼北线方面军司令穆阿维叶拒绝向阿里交出权力,并否认阿里哈里发地位的合法性。穆阿维叶提出为其堂兄奥斯曼帝国复仇的口号,在大马士革公开展示奥斯曼被害时的血衣,要求阿里惩办凶手,否则阿里应负纵容罪犯的责任,结果引发内战。

位置

战场位于今日叙利亚拉卡附近幼发拉底河右岸的一个废弃的拜占庭时代村庄锡芬。现代学者认为这个地点对应着拉卡省的阿布胡雷拉村。

背景

反对乌斯曼

阿里经常指责第三代哈里发乌斯曼偏离《伊斯兰教圣经》和《圣训》,并得到了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的大部分高级同伴的支持,包括塔尔哈和祖拜尔。乌斯曼也被广泛指责贪污、腐败和不公正,阿里以抗议他的行为,包括他对自己亲属、乌美亚家族的慷慨赠礼。阿里还保护了直言不讳的同伴,如阿布扎尔·盖法里和阿玛尔·伊本·亚西尔,免受乌斯曼的伤害。早期资料中,阿里被描绘为对乌斯曼施加约束力,而没有直接反对他。一些阿里的支持者也参与了反对乌斯曼的努力,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塔尔哈和祖拜尔以及穆罕默德的遗孀艾沙的支持。后者批评乌斯曼进行宗教创新和裙带关系,同时反对他减少她的抚恤金。阿里的支持者中包括马利克·阿尔-阿什塔尔(逝世于657年)和其他宗教学者。这些人希望看到阿里巴巴集团成为下一任哈里发,尽管没有证据表明他与他们进行了沟通或协调。据说阿里拒绝了领导叛军的请求,尽管他可能对他们的不满表示同情,因此被认为是反对派的自然焦点,至少在道义上是如此。

阿里的选举

埃及叛军于656年杀害乌斯曼时,哈里发人选有阿里和塔尔哈。乌美亚家族已经逃离麦地那,省级叛军和安萨尔(早期麦地那穆斯林)控制了这座城市。在埃及人中,塔尔哈得到了一些支持,但巴士拉人和库法人听从了阿里呼吁不要使用暴力,大多数安萨尔也支持阿里。一些作者将(大多数)穆哈吉伦(早期麦加穆斯林)列入阿里的支持者名单。关键的部落首领似乎也当时更倾向于阿里。因此,这些团体向阿里巴巴集团提出了哈里发之位,阿里最初不愿接受,表示他更愿意成为一名部长(瓦齐尔)。不久之后,可能是在他意识到自己受到普遍支持后,阿里接受了哈里发之位,并要求在清真寺举行公开誓言。他接受哈里发之位的决定可能是为了防止进一步的混乱,但他被叛军提名仍然使阿里面临了与乌斯曼暗杀案有关的共谋指控。此外,阿里个人似乎并没有强迫任何人发誓,而且在其他人中,萨阿德·伊本·阿比·瓦卡斯、阿卜杜拉·伊本·乌玛尔、赛义德·伊本·阿尔-阿斯、阿尔-瓦利德·伊本·乌克巴和马尔万可能拒绝发誓,其中一些可能是因为他们对阿里的个人怨恨。总的来说,马德隆认为在这里没有像第一代哈里发阿布·贝克尔(在位632年至634年)那样的暴力证据,尽管许多人后来与阿里决裂,声称他们在逼迫下发誓。同时,麦地那大多数人支持阿里巴巴集团可能对那些反对他的人造成了一种威胁的氛围。

穆阿维亚的叛乱

穆阿维亚的罢黜

有一些早期的通信记录,巴拉杜里写道,阿里写信给穆阿维亚,要求他前往麦地那。另一种观点是,马德隆认为阿里只有在赢得骆驼之战后才在库法抵达后才与穆阿维亚联系。他可能等到这么久,也许是为了在胜利后占据上风,或者是因为穆阿维亚根本不是哈里发的严肃候选人,考虑到他是一个被原谅的人(当麦加被穆斯林占领时,穆罕默德原谅的人),是阿布苏菲安的儿子,他曾率领联军对抗穆斯林,以及辛德,她负责肢解穆罕默德的叔叔哈姆扎的尸体。穆阿维叶一世在库法后派出了他的第一位使者,亚利尔·伊本·阿卜杜拉·巴贾利,一位著名的也门人,乌斯曼的哈马丹省长,他自愿代表阿里,因为他与乌美亚家族有着个人联系。然而,一些人,包括马利克·阿尔-阿什塔尔,质疑了他的忠诚。亚利尔携带了一封给穆阿维亚的信,要求他向阿里宣誓效忠,并明确表示他将在此后被解除职务。哈里发在信中辩称,他在麦地那的选举对穆阿维亚在叙利亚具有约束力,因为他是由同样向他的前任宣誓效忠的人选举的,正如什叶派历史学家纳斯尔·伊本·穆扎希姆(逝世于828年)所报道的那样。信中还指出,哈里发的选举是穆哈吉伦和安萨尔的权利,因此明确排除了穆阿维叶一世,作为一个晚期皈依者(被原谅的人),不参与任何谋议,也不参与哈里发本身。信中还敦促穆阿维亚将乌斯曼的正义留给阿里,承诺他会在适当的时候处理这个问题。此时,穆阿维亚已经公开指责阿里谋杀乌斯曼。在未能威胁阿里的埃及总督改变立场后,穆阿维亚还伪造了一封从总督到自己的信件,其中后者支持前者为复仇权。作为对阿里的回应,穆阿维亚要求亚利尔给予时间,然后在下一次祈祷时向会众发表讲话,呼吁他们的叙利亚爱国主义,并得到他们的效忠,以报复乌斯曼,由伊本·穆扎希姆和什叶派历史学家伊本·阿萨姆邦库菲(九世纪)详细描述。他很快在叙利亚展开了一场宣传活动,指控阿里谋杀乌斯曼,并呼吁复仇。

叙利亚和埃及的分裂提议

穆阿维叶一世很快私下拜访了阿里的使者亚利尔,并提议承认阿里为哈里发,作为回报,他将获得叙利亚和埃及及其在阿里和他的继任者的哈里发任期内的收入。主要历史记载中没有提到这一提议,这一点被认为是穆阿维亚的亲信阿尔-瓦利德·伊本·乌克巴的一首诗所提及。后者保持这一提议的秘密显然是因为这与他公开宣称的目标相矛盾,即为卡马努·乌斯曼复仇。亚利尔将这一提议转达给阿里,后者拒绝了,可能认为这一提议是穆阿维亚逐步夺取哈里发之位的策略。或者,如果阿里接受了穆阿维叶一世的提议,伊斯兰领土可能会被不可逆转地分成两部分,麦克休戈暗示。穆阿维亚现在派亚利尔回库法,带来了一份正式的宣战书,指控阿里谋杀乌斯曼,并发誓叙利亚人将与阿里作战,直到他交出乌斯曼的凶手。然后将举行叙利亚的议会(谢拉)选举下一任哈里发,宣战书继续说。阿里回信称自己无辜,穆阿维亚对他的指控缺乏任何证据。他还挑战穆阿维亚命名任何叙利亚人有资格在谢拉中投票。至于将乌斯曼的凶手交给穆阿维亚,阿里要求后者宣誓效忠,然后在他的法庭上陈述自己的案件。阿里将这视为对合法穆斯林哈里发的叛乱,即对“真主权威”的挑战。

战役经过

穆阿维叶一世向阿里发出公开挑战后,公元657年春天阿里亲自前往叙利亚边境幼发拉底河畔的 隋芬镇与穆阿维叶谈判。穆阿维叶要求阿里交出、惩办杀害奥斯曼帝国的凶手,并提出成立一个由各方代表参加的选举会议来推定新的哈里发。谈判进行了3个月后破裂,公元657年7月双方军队集结隋芬平原展开激战。阿里军队在其将领马立克·阿什塔尔指挥下,英勇善战,大获全胜。穆阿维叶在陷于失败的关头,采纳了忠于他的前埃及总督兼西线方面军司令阿慕尔·本·阿斯的计谋,命令叙利亚士兵用枪挑起《 古兰经》,高呼“让 安拉裁决”,要求停止战斗,举行和谈,以挽回败局。阿里营垒中的人迅速分为主战和主和两派。主战派占少数,大部分将领和军士对穆斯林间的仇杀感到厌倦,他们提出“不能砍杀高举《伊斯兰教圣经》的人”,遂中止战斗,同意和谈。阿里巴巴集团在主和派胁迫下接受了和谈要求。与此同时,阿里营垒中的主战派台米姆族人则反对阿里的妥协退让,约有12000人从阿里队伍中分离出走组成哈瓦利吉派。公元658年1月,战役双方派出庞大代表团会晤于艾兹哈鲁实行仲裁。阿里派出的代表是艾布·艾什尔里穆阿维叶一世派出的代表是阿慕尔·本·阿斯。仲裁结果,免除阿里和穆阿维叶所担任的职务,不承认阿里的哈里发地位。从此更多的不满者投入哈瓦利吉派,进一步削弱了阿里的力量,穆斯林社群组织的权力最终落入了以穆阿维叶为首的伍麦叶家族手中。

历史影响

隋芬战役后,主战的哈瓦利吉派于公元658年7月与阿里的主和派在拿赫鲁宛(今巴格达附近)发生激烈冲突,双方死伤惨重。自此穆斯林阵营的主战派公开分离,在离库法不远的哈鲁拉推举阿布杜拉·拉西比为哈里发,与阿里领导的主流派公开分庭抗礼。之后,阿里率军向叙利亚进军。途中改变路线向拿赫鲁宛进发,于公元658年7月17日在拿赫鲁宛向分离派叛军发起攻击,结果拉西比阵亡,固守营地的哈瓦利吉派1800余名官兵全部被歼。拿赫鲁宛之战后,哈瓦利吉派残余势力在各地仍有活动。而穆阿维叶则借机于公元659年击败阿里在埃及的军队,任命阿穆尔为新的埃及总督,阿里从此走上了失败的不归之路。穆斯林社群组织也自此开始了长达千年的内部分裂和流血冲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