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速公路(英文名:Jiangsu Expressway),是中国中国高速公路网组成部分,包含多条国家级和省级高速公路,其中有G2北京-上海高速公路、G3京台高速、G15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等中国国家高速公路,有S1宁盐高速、S2宁常高速、S3宁广高速等江苏省省道高速公路。截至2024年底,江苏省高速公路里程达5231.6公里。
1992年6月14日,江苏省首条高速公路——宁沪高速公路江苏段正式开工,其后于1996年11月28日正式通车。2008年,江苏省省高速公路建成“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并在中国率先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畅通,“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江苏部分全部建成高速公路。2015年11月,江苏省高速公路网最后的县级节点阜宁县打通,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截至2016年11月,江苏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539公里,形成“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2018年10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截至2022年底,江苏省中国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城通”。2023年6月12日起,江苏省高速公路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全面启用通行费电子发票。2024年,江苏省高速公路中的建兴高速、宿泗高速、洋通高速洋如段、上海—西安高速公路平广段扩建工程等项目建成。2025年9月1日,江苏省高速公路开始免收车辆救援的拖车和吊车服务费用。同年10月15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关于修改〈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等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是中国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和补充, 是支撑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现代综合运输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线公路网的主骨架。
建设背景
改革开放之初,江苏省人均公路里程低于中国平均水平,从南京开车到苏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徐州市、连云港市等地要一天时间。滞后的交通,成为制约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瓶颈。1979年,江苏省公路仅有1.9万公里,其中近1/3路段达不到四级路标准,干线公路九成在二级公路以下,有252个乡镇不通公路。20世纪80年代初,苏南乡镇企业崛起,城市间、城乡间交流活跃起来,公路运输成为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
从“八五”计划开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被放在江苏省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位置,修建高速公路成为彼时交通建设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据《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交通建设实录》记载,1986年2月至1987年12月,经过前期项目确定,交通部组织专家两次对苏南公路状况进行调查,认为在沪宁间建高速公路,连接6个经济发达城市,应是中国经济效益最好的高速公路。但宁沪高速公路筹建并不顺利,实施起来艰难,其原因主要是思想不统一,对要不要建设高速公路存在争议;同时,缺乏足够资金,1986年江苏省交通建设总投资仅1.7亿元,而建沪宁高速预计需30多亿元。因此,沪宁高速公路建设的构想只能被暂时搁置。
历史沿革
1991年2月9日,沪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获得国务院批准。1991年4月7日,江苏省成立高速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时任江苏省长陈焕友担任领导小组组长,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同时成立。
1992年6月14日,江苏省首条高速公路——宁沪高速公路江苏段正式开工。1996年11月28日,全长248.2公里的江苏省首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江苏段正式通车。2008年,江苏省高速公路建成“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网,并在中国率先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畅通,“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江苏部分全部建成高速公路。
2015年11月,随着中铁四局参建的阜宁县至建湖高速公路开通运营,江苏省高速公路网最后的县级节点阜宁县打通,江苏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截至2016年11月,江苏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539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达4.43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五纵九横五联”高速公路网,43%的高速公路都是双向6车道以上。
2018年10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江苏省高速公路网的布局是“十五射六纵十横”,形成15条以南京为中心的对外放射线路。2021年,江苏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5000公里。截至2022年底,江苏省中国高速公路达3472公里,江苏省道高速公路1605公里,实现了“县城通”。
2023年6月12日起,江苏省高速公路收费站人工收费车道全面启用通行费电子发票。同年6月20日,江苏省高速公路北京-上海高速公路新沂至江都段扩建工程提前完成“四改八”扩建任务,正式通车。截至2023年底,江苏省高速公路里程达5128公里。
2024年9月20日,江苏省高速公路盐城至洛阳国家高速宿城至泗洪段项目顺利建成通车。同年9月28日,江苏省高速公路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四明互通正式通车运营。12月,江苏省高速公路上海—西安高速公路平潮至广陵段扩建工程全线建成通车。2024年,江苏省高速公路中的建兴高速、宿泗高速、洋通高速洋如段、沪陕高速平广段扩建工程等项目建成。
2025年1月10日,江苏省高速公路南通至无锡高速公路海门至通州段工程、洋口港至南通高速公路洋口港至如东城区段正式投入运营。 同年9月1日,江苏省高速公路开始免收车辆救援的拖车和吊车服务费用,成为中国首个实现高速公路救援拖车、吊车服务收费全免的省份。9月28日,随着首批车辆驶入南浔东收费站收费车道,江苏省高速公路苏台高速(一期)正式通车,高速沿线南浔古镇服务区、加油站也同步运营。10月15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关于修改〈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等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
境内发展
国家高速
省级高速
线路调整
运营情况
2024年5月1日(假期首日),江苏省高速公路出口流量高达526.76万辆,创路网单日历史新高,超越原历史最高流量(2023年5月1日,454万辆),较23年同期增长20.8%,较19年同期增长33.71%。其中,客车出口流量498.05万辆,也创下客车流量新高,较23年同期增长25.83%,较19年同期增长35.51%。货车出口流量28.71万辆,较23年同期下降28.62%,较19年同期增长8.65%。
2025年“国际劳动节”假期首日,江苏省高速公路迎来出行高峰,江苏省高速出口总流量达552.06万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4.8%。
特色服务
拖车费和吊车费,是江苏省高速公路救援服务中的两项核心费用。按照2019年江苏制定的高速公路清排障服务收费标准,拖车费的基价按车型从200元/车次到350元/车次不等,根据拖车里程,再加收每公里5元到20元作业费。自2025年9月1日起,凡在江苏省内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或事故的车辆,救援所需的拖车和吊车服务,免收费用。
截至2025年9月,为应对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江苏交控在北京-上海高速公路高邮、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如皋、上海-成都高速公路芳茂山等超大流量服务区投放移动充电车及充电机器人350余台。
建设成果
京沪高速沂淮淮江段扩建工程
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淮江段扩建工程自开工建设以来,取得了多项创新示范标准成果:建立“一路多方”协同高效扩建机制,面对涉路施工安全风险大、关键工序质量管控难、立体交叉施工工序多、交通组织转换频率高、保通保畅任务重等五大挑战,建立了扩建指挥部、运营公司、高速交警、交通综合执法、沿线各级地方政府“同心同向、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高效联动工作机制,联合制定拆桥封闭施工、涉路安全施工方案,科学确定交通组织、应急处置方案,精准设置导航前置提醒,高效安全保障了项目建设,为改扩建工程提供了“京沪方案”;强化路面技术创新,瞄准“长寿路面 双十面层”目标,探索使用“双层岩沥青”“双层高模量沥青”等新型路面结构,创新应用大粒径排水柔性基层、应力消散层,丰富了路面结构选择,提升了沥青路面抗车辙、抗疲劳性能;首次全面采用微创注浆技术对老路内部裂缝及层间脱空进行结构性修复,精准处治老路病害,保证了路面结构的整体性,提升了路面使用寿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进改扩建工程中老路面铣刨、老桥拆除等废渣废料综合循环利用,旧料利用率达96%以上;现场设置洗车台、PM2.5监测系统,拌和站采取砂石分离三级沉淀和污水处理相结合方式;施工过程中采取边坡防护、综合绿化等措施,有效预防水土流失,全力打造“绿色低碳工程”;推行数字智慧管控,广泛运用安全数据中心、“平安守护”系统和智能监控预警系统,大力推行BIM技术、智能管控平台、远程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路面3D摊铺、自动焊接机器人等新技术新工艺,打造了江苏省高速公路统一开放的施工运行管控五大数字平台,以信息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改扩建工程建设。
盐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
盐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开展大跨径波形钢腹板组合桥梁施工技术研究,打造高速公路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标志性工程,研发可循环预制板施工便道结构、施行裸土边坡防冲刷生态保护技术,降低环境负荷,减少施工生态影响,打造了“生态敏感区中国高速公路绿色环保标杆示范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先后开展9项课题研究,形成QC成果12项,先后申请专利成果38项、部级工法3项、省级工法2项、软件著作权3项,发布团体标准9项。同时,宿迁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首次引入绿色中心管理模式,建立以项目办+绿色中心+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四位一体”的绿色管理体系,开辟绿色建造九大板块,采取边建边绿、土方覆盖等10大项必要生态保护措施,建立三级环水保管控体系,布设27处网格化大气监测点位,累计识别施工现场绿色风险源110项,绿化面积达21.3万平方米,并以“云平台+子系统”创建模式对工程现场的施工控制各关键要素进行统一调配和管理,实现在建工程各环节管理控制信息化、快速化、一体化,解决工程建设中数据不集中、信息分散、质量问题追溯困难等管理短板,保障了工程项目的高标准建成。
建设规划
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江苏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形成“十五射 七纵十横”的布局形态和22座高速公路过江通道,总里程约7815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4229公里,江苏省道高速公路3586公里。
建设意义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是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和补充, 是支撑江苏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现代综合运输 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干线公路网的主骨架。到2035年,江苏省全面建成“能力充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 开放互联”的高速公路网,提升南京首位度,强化以省会为中心的辐射能 力,响应重点功能区发展战略,减少瓶颈路段;促进枢纽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大型综合交通枢 纽、沿江沿海重点港区、运输机场等重要枢纽,加强高速公路 对10万人口以上城镇服务,强化对重点旅游景区、新兴经济节 点以及经济薄弱地区的覆盖。
徐州市东部绕越高速公路是江苏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号S65,形成一条纵贯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中北部地区的运输大通道,对于完善区域路网、缓解现有高速公路交通压力、拓展徐州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徐州观音国际机场集疏运体系、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徐州都市圈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高速公路南通市至无锡高速公路海门至通州段工程、洋口港至南通高速公路洋口港至如东城区段的建成有效助力南通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进一步完善区域高速路网,为南通沿江、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资料
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国家信息中心.2025-10-24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 沪宁高速建成,江苏发展跃入“快车道”.新华日报.2025-10-22
2024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江苏网.2025-10-24
江苏省人民政府 政府文件 省政府关于同意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的批复.江苏省人民政府.2025-10-24
60年江苏交通发展的主要成就.中国经济网.2025-10-24
中国中铁报:江苏高速公路实现县县通中铁四局参建阜建高速公路运营.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2025-10-24
江苏县县通高速 公路密度居全国各省区之冠.安徽长三角双碳发展研究院.2025-10-24
江苏高速公路网规划公布,2035年形成“十五射六纵十横”.澎湃新闻.2025-10-24
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23—2035年).南通市交通运输局.2025-10-23
6月12日起,江苏高速全面启用通行费电子发票.百家号.2025-10-24
省交建局召开2025年度高速公路和过江通道建设座谈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25-10-24
江苏成为全国首个高速公路救援“双免”的省份.百家号.2025-10-24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等四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江苏省人大常委会.2025-10-24
看江苏交通2021年成绩单!.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25-10-24
“十四五”期间江苏将完成高速改扩建450公里以上:提质扩容,大动脉更畅通.澎湃新闻.2025-10-24
江苏交通“四个一流”交出亮眼成绩单.交通运输部.2025-10-24
国庆假期苏北多了一条新高速!盐城至洛阳国家高速公路宿城至泗洪段建成通车.现代快报网.2025-10-24
沈海高速四明互通建成通车.中国江苏网.2025-10-24
全线建成通车.南通市人民政府.2025-10-24
南通两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25-10-24
今天,通车!.微信公众号.2025-10-24
国家公路网规划.中国政府网.2025-10-23
江苏省人民政府 政府办公室(厅)文件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江苏省人民政府.2025-10-23
江苏高速公路网规划(2017—2035年)出台.江苏省交通运输厅.2025-10-23
526.76万辆!江苏高速公路网流量创历史新高.上观.2025-10-24
车更多了路却更通畅了,五一当天江苏高速公路流量超552万.中国江苏网.2025-10-24
9月1日起,江苏免收高速公路车辆救援拖车、吊车费.百家号.2025-10-24
“双节”出行规模预计创新高 江苏交控扩容设施应对新能源车充电需求.新浪网.2025-10-24
“四改八”!纵贯江苏的交通大动脉京沪高速公路沂淮淮江段扩建工程建成通车.网易.2025-10-24
江苏:盐洛高速宿城至泗洪段今日建成通车.第一财经.2025-10-24
官宣!途经贾汪、铜山、邳州、睢宁……的这条高速,通车啦!.微信公众号.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