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柱梣(梣属 stylosa Lingelsh. in Engler),别名宿柱白蜡树、户县白蜡树,为木樨科梣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生长于海拔1300米至32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坡杂木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高约8米,枝稀疏;树皮灰褐色,纵裂。芽卵形,深褐色,干后光亮,有时呈油漆状光泽。
小枝淡黄色,挺直而平滑,节膨大,无毛,皮孔疏生而凸起。
羽状复叶长6-15厘米;叶柄细,长2-5厘米;叶轴细而直,上面具窄沟,小叶着生处具关节,基部增厚,无毛;小叶3-5枚,硬纸质,卵状披针形至阔披针形,长3.5-8厘米,宽0.8-2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下延至短柄,有时钝圆,叶缘具细锯齿,两面无毛或有时在下面脉上被白色细柔毛,中脉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侧脉8-10对,细脉甚微细不明显;小叶柄长2-3毫米,无毛。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当年生枝梢,长8-10(-14)厘米,分枝纤细,疏松;花序梗扁平,无毛,皮孔较多,果期尤明显;花梗细,长约3毫米;花萼杯状,长约1毫米,萼齿4,狭三角形,急尖头,与萼管等长;花冠淡黄色,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钝圆;雄花具雄蕊2枚,稍长于花冠裂片,花药长圆形,花丝细长;雌花未见。
翅果倒披针状,长1.5-2(-3.5)厘米,宽2.5-3(-5)毫米,上中部最宽,先端急尖、钝圆或微凹,具小尖(宿存花柱),翅下延至坚果中部以上,坚果隆起。
花期5月,果期9月。
分布范围
产于甘肃省、陕西省、四川省、河南省等地。模式标本采自鄠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