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振纲,男,1954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掖县(现为莱州市),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主要研究清末民国小说、民族主义文学运动、鲁迅研究、茅盾和张爱玲的中国现代文学,他还为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等课程。
个人履历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本科攻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部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为孙昌熙先生;
1985年9月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生部在职攻读中国现代当代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为王富仁先生;
2001年起,担任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及《茅盾研究》主编;
2003年3月至2005年1月在西藏大学从事教育援藏工作时,曾先后任西藏大学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
个人作品
发表论文
论三民主义文艺政策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的矛盾及其政治原因;
《药》的确不是“双线结构”;
论民族主义文艺派的文艺理论;
论鲁迅对中国小说自觉进程的揭示;
30年代中国文坛的重要一翼;
婚恋现象的现代审视;
论黄震遐创作的基本思想特征;
试论《故事新编》中的“油滑”问题;
论民族主义文艺派所主张的民族主义的二重性格;
对儒、道、墨三家“显学”的扬弃;
杂处中的比较与探索;
论《狂人日记》中狂人构思的艺术功能;
从非人动物到“类猿人”,再到“真的人”(上);
从非人动物到“类猿人”,再到“真的人”(下)。
出版书籍
《中国现代文学史》1996年6月1日出版;
《鲁迅与胡适——双悬日月照文坛》(合著 第一作者)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专著《走向新大陆——中国现代作家与中美文化交流》,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出版;
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中国作家出版社1998年出版。
获得荣誉
论文《论民族主义文艺派所主张的民族主义的二重性格》获《文学评论》编辑部2001年学术提名。
参考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