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翼明,男,1942年生,衡阳市人,享誉海内外的魏晋文化史专家、书法家。新中国第一个硕士学位获得者、台湾讲授大陆文学的第一人。武汉大学文学院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硕士、博士,师从夏志清。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华中师范大学长江书法研究院院长。曾任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学术专长为魏晋文学与魏晋思潮。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42年,生于衡阳市,父亲唐振楚,蒋介石机要秘书,母亲王德蕙,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委员。
1949年,中国国民党撤往台湾,父母将他和妹妹、弟弟三人留在了衡阳市老家。
1951年,妹妹疾病夭折,弟弟唐浩明被改名换姓送至他人家抚养。
教育经历
1957年,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武汉市最好的中学——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
1960年,参加高考,取得全省第二名,由于是“外逃反革命分子”的“狗崽子”,没有任何学校录取他,被武昌实验中学收留,教初中俄文。
1960年-1978年,再次参加高考,无下文,两次被打成“反革命”。
1978年5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文学院,成为新中国第一批研究生,与易中天同窗。
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
1980年,申请赴美读书,终获公安部批准;提前参加论文答辩,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取得硕士学位的人。
1981年3月获古典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赴美,次年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
1985年获硕士学位。
1990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赴台湾侍亲,先后任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及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任教,是在台湾讲授大陆文学的第一人。
1991获博士学位,为著名华人学者夏志清的高徒。与谭加东、王渝、于仁秋等组织过著名的“晨边社”(MorningsideLiterarySociety),担任社长。
工作经历
20世纪90年代任教台湾,曾任台湾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1994——2008)。
2008年退休后,回武汉市定居,被江汉大学聘为讲座教授。以知名学者的身份在深圳、珠海市、衡阳市等地文化单位和高校进行过讲学。
2009年,退休,回武汉定居。
2012年,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兼任长江书法研究院院长。主要任务是邀请海峡两岸乃至美国有声望的学者来开设讲座。
2012年3月30日,华中师范大学成立国学院,唐翼明任职国学院院长。
2012年4月7日,华中师范大学与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文联、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等共建的实体研究机构长江书法研究院成立,唐翼明兼任院长。
个人作品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父亲唐振楚,系蒋介石离开大陆前的最后一任机要秘书,也是蒋介石到台湾后的第一任机要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总统府副秘书长、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考选部部长、台湾联合国劳工局局长。
1945年,从南京中央政治大学研究生部获得硕士学位,赴湖南省蓝山县任县长。1999年去世。
母亲王德蕙,衡阳市第一个接受师范教育的女子,也是衡阳县第一个无线电广播员,曾任国民党湖南省党部委员,2003年去世。
弟弟唐浩明,著名传纪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省文联兼职副主席、省版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著名的曾国藩研究大家,著有长篇小说《杨度》《张之洞》《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199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亚洲周刊》列为20世纪华文小说百强之一。2003年,获得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2006年,《财经时报》推出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唐浩明以820万的收入名列第六。
参考资料
唐浩明与唐翼明 兄弟·家教·问学.新京报网.201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