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何赚风魔蒯通
《随何赚风魔通》,原名《随何赚风魔蒯通杂剧》亦作《随何赚疯魔蒯彻》。简称《智赚蒯文通》、《赚蒯通》。是元代杂剧,原作者已不可考。出自明朝万历年间臧懋循编著的《元曲选》一书。
戏剧主要内容讲的是汉朝初年,萧何怕韩信兵多,设计把韩信杀了。韩信手下的范阳谋士蒯通,为了躲过一劫,装疯卖傻。后被随何识破,用韩信有“十罪三愚”之说,为韩信之死鸣冤。刘邦与众官受到感动,恢复了韩信的爵封,并给予蒯通封赏。
蒯通:蒯,音kuǎi。曾为韩信谋士,先后献灭齐之策和三分天下之计。韩信死后被刘邦捉拿后释放,后成为相国曹参的太子宾客。
著者
元代人所著杂剧,原著已不可考。出自明朝万历年间臧懋循编著的《元曲选》一书。
《元曲选》目录
甲集 上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杂剧》马致远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乔孟符
《包待制陈州米杂剧》无名氏
《玉清庵错送鸳鸯被杂剧》无名氏
《随何赚风魔蒯通杂剧》无名氏
……
朝代
元
书目提要
《太和正音谱》有著录。剧写汉丞相萧何因韩信兵权太重,便施计骗韩信入朝。韩信的谋士蒯通劝韩信不要去,韩信执意要去,结果终被杀害。蒯彻因怕受株连而诈疯,被刘邦派来的随何识破,蒯只得随之入朝。刘邦欲杀之,蒯用韩信有“十罪三愚”之说,为韩信之死鸣冤。刘邦与众官受到感动,恢复了韩信的爵封,并给予蒯通封赏。
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和《汉书·蒯彻传》。杂剧与历史在具体细节上有出入。以此故事为题材的还有《前汉书平话》,情节与杂剧也不大相同。本剧源出正史,作者又把秦汉之际一些策士的辩才和功臣被陷害的史实融合在蒯通与萧何的辩论中,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得到较完美的结合,抨击了刘邦的“可与之共患难,不可与之共安乐”,赞扬了蒯通的机智善辩。
今存《元曲选》本、脉望馆抄内府本。两本出入不大,只有七支曲略异,末一折《元曲选》多出三曲。现据《元曲选》本整理。
版本
涵芬楼影印明万历臧氏刻本
正文
第一折
(冲末扮萧丞相领候上)(萧相云):
秦府图书世不收,汉家刀笔我为优。
请看约法三章在,第一功臣是酂侯。
小官萧何是也,本贯丰沛人氏,辅佐汉天子有功,官拜丞相之职。
小官在朝,只有一件事放心不下。俺汉家有三个大功臣,第一是韩信,第二是英布,第三是彭越。现今韩信封为齐王,英布封为九江王,彭越封为大梁王。争奈韩信军权太重,雄兵数十万,战将百余员。
常言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那韩信元是小官举荐的,他登坛拜将,五年之间,蹙项兴刘,扶成大业。小官看来,此人不是等闲之辈,恁的一个项羽,尚然被他灭了,况今军权在手,倘有歹心。可不觑汉朝天下,如同翻掌!这非是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做恁的反复勾当。
但是小官举荐之人,日后有事,必然要坐罪小官身上。以此小官昼夜寻思,则除是施些小计,奏过天子,先去了此人牙爪,然后除了此人,才使的我永无身后之患。前日武阳侯樊哙曾与我商量此事,着小官展转疑惑不定。
令人,与我请将樊哙来者。
(祗候云)
理会的。樊将军有请!
(净扮樊哙上,诗云)
踏踏鸿门多勇烈,能使项羽坐上也吃跌。赏我一斗好酒一肩肉,口床的又醉又饱整整傥了半个月。
某樊哙的便是,乃沛县人也,官拜武阳侯之职。
自立汉天下以来,八方平静,四海安宁。今日无甚事,想起某家元是屠户出身,不可忘其本领,正在我宅中演习我旧时手段,杀狗儿耍子。有丞相令人来请。不知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
令人,报复去,道有樊哙下马也。
(祗候报科,云)
报的丞相爷得知,有樊哙到于门首。
(萧相云)
道有请。
(祗候云)
请进去。
(做见科)(樊哙云)
丞相呼唤我老樊,有何公事?
(萧相云)
樊将军,今请你来,不为别的,只为那韩信一事。当初是小官举荐他来,此人如今军权太重,诚恐日后生起歹心,如之奈何?我想许多功臣,其中只有将军是天子的至亲,必然有个休戚相关之意,故请你来商量。
(樊哙云)
丞相,小将当日也曾说来,韩信是淮安市一个饿夫。想鸿门会上王公有难,某立踏鸿门而入。项羽见我气概威严,赐我酒一斗,生豚一肩,被俺一而尽,吓得项王目瞪口呆,动弹不得,方才保的主公无事回还。后来筑坛拜将,想这个元帅准定该是我老樊的。丞相,可是你来。
(萧相笑云)
这也不然。
(樊哙云)
平白的拜了那个饿夫为帅。若拜了我呵,那里消的五年灭楚!我擒项羽如婴儿相似。今日大事已定,可也罢了。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有甚么本事在那里?这也何须老樊动手,只差一两个能干的人,唤他来可擦的一刀两段,便除了后来祸患,岂不伶俐?
(萧相云)
小官未敢擅便。
令人,请张良来者。
(樊哙云)
那老子一发没甚么主张,可也罢波,着人请去。
(正末扮张良上,云)
小官姓张名良,字子房,乃韩国人也。祖父以来,五世为韩国之臣。只为秦始皇无道,灭了韩国。某要为韩报仇,因此从了汉王。亡秦天下,依旧立俺韩国。不想项羽又将韩国灭了,所以专意扶助汉王,追杀项羽。现今天下已定,干戈宁息。有萧丞相着人相请,不知为些甚事。须索走一遭去。想俺扶立汉朝天下,非同容易也呵。
(唱)
【仙吕】【点唇】只为那焚典坑儒,烦刑重赋,因此上人心怒。共逐秦鹿,今日早扶立的这英明主。
【李俊】想我张良未遇,也则是个预知秦世避人夫。不甫能平定了刘家天下,才得做大汉司徒。我想今日封侯得这陈留邑,索强如少年逃难邳州市初。我也曾劈划着黄公略法,酝酿着吕望韬书。佐高皇南征北讨,随诸将东荡西除。傍秋风将楚歌唱彻,早吹散了垓下之战军卒。那重瞳有千般英勇,怎出的这十面埋伏?逼得他无颜敢再向孙吴,在乌江边自刎也是天之数。托赖着一人有庆,因此上四海无虞。
(云)
可早来到了也。令人,报复去,道有张子房下马也。
(祗候云)
理会的。
(报科,云)
(萧相云)
道有请。
(祗候云)
请进。
(正末做见科,云)
老丞相,今日请小官来,有何事计议?
(萧相云)
老司徒,今请你来,不为别的,只为韩信一事。当初是我举荐他来,此人如今军权太重,诚恐日后倘有歹心,须连累我保奏之人,将何自解?故特请你来商议,怎生除的此人,才免后患?
(樊哙云)
我想韩信淮阴一饿夫,他有甚么功劳,甚些本事?依着我的愚见,只消差人赚将韩信到来,哈喇了就是,打甚么不紧!
(正末云)
樊将军,你差矣!韩信削平四海,建立功劳,天下不知其罪。若便害了他,莫非有失民望。老丞相,你也还要三思,不可造次。
(唱)
【油葫芦】想当日共起亡秦将天下取,都是咱文共武,
(带云)
老丞相,你寻思咱。
(唱)
有那个敢和项羽交马决赢输?若是那韩淮阴不肯辞西楚,只这汉高皇怕不闷死在巴蜀!因此上我张良操一纸书,你个萧丞相曾三荐举。将元戎百万坛台筑,可不道君子断其初。
(萧相云)
老司徒,想韩信有甚么功劳?诛灭项羽,皆托赖天子洪福,众将威风,逼的他自刎于乌江也。
(正末云)
老丞相说那里话,若不是韩信呵。
(唱)
【天下乐】现如今百二山河壮帝居,他则望迁也波除,倒将他剑下诛,可不道举枉错直民不服。老夫不是厮卖弄,丞相你也须自窨付,端的是谁推翻楚项羽。
(萧相云)
小官虽不才。食君之禄,须要忠君之事。如今韩信见掌三齐王印,手下雄兵十余万,战将百余员。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樊哙云)
丞相说的是。想他军权太重,若不除了他,必有后患。
(正末唱)
【哪吒令】你起初时要他,便推轮捧毂;后来时怕他,慌封侯蹑足;到今时忌他,便待将杀身也那灭族!他立下十大功,合请受万钟禄,恁将他百样妆诬!
(樊哙云)
韩信是一饿夫,平白地着他为元帅,他有甚么功劳那?
(正末云)
他的功劳,你岂不知?他在九里山前,只一阵逼得项羽自刎乌江。这等大功不必说起,我别举一两件儿与你听者。
(唱)
【鹊踏枝】他、他、他,击陈馀,有权术;擒夏悦,用机谋。他可便堰住淮河,夜斩龙且,将魏豹智虏,将齐王力取,论功劳今古全无!
(萧相云)
想项羽霸王乌江自刎,皆是五侯之力,不干他事。你怎么独独的说是他的功劳?
(正末云)
老丞相,这九里山前大会垓,难道你不见来?
(唱)
【寄生草】九里山按形势,八卦阵列士卒。亏杀俺韩元帅,自把先锋做。遣五侯赶到合休处,赚重瞳走入阴陵路。遮莫他乌能突数重围,怎当的乌江那日无船渡!
(云)
罢、罢、罢,韩信立下如此功劳,尚然要将他杀了,何况老夫?我不如谢了天子,纳下这紫袍象简,随赤松子学道而去,可不好也!
(萧相云)
老司徒,你差矣。为官的吃堂食,饮御酒,多少快活!倒要弃官学道,为甚的来?
(正末唱)
【金盏花儿】我从今见盈虚,识乘除。总不如隐山林弃钟鼎,倒可也无荣辱。早拜辞了龙楼凤阁,只守着我这蜗庐。我甘心儿追四皓,回首也叹三闾。
(萧相云)
(正末唱)
谁待要你这门排双画戟,户列八椒图!
(樊哙云)
丞相,我说道不要请他,他又不会主张。这桩事毕竟怎了也?
(萧相云)
樊将军且慢者,等司徒回去了再做计较。
(正末云)
老丞相勿罪。老夫如今就向山中修行办道去也。
(唱)
【赚煞尾】我如今跳出是非场,抹下了这功劳簿。只待要修仙辟谷,倒是俺散袒逍遥一愿足。再休提玉带金鱼,细踌躇、究竟何如,只俺可不诫前车与后车。眼见的三齐王受屈,因此上子房公归去,一任那太平天子百灵扶。
(下)
(樊哙云)
丞相,论小官说呵,可便差人去,则说天子要游云梦山,特取韩信还朝,权为留守。我料韩信乃贪利之人,见诏书必然入朝。那时夺了三齐王印信,将他拿下杀了,怕他有本事会飞上天去!
(萧相云)
此计甚妙。我来日见了天子。就差一使命诏取韩信回朝。那时妆诬他一个谋反情由,坐下十恶大罪,将他杀了,是我之愿也。
(诗云)
举荐登坛立汉朝,兵权太重恐难销。
(樊哙诗云)
定计翦除无后患,方信萧何智量高。
(同下)
第二折
(外扮韩信领卒子上,诗云)
一自登坛领大兵,兴刘灭项显威名。
当初不解提牌职,谁助高皇定太平。
某姓韩名信,淮阴下湘人也。初投项羽麾下,为提牌执戟郎。后蒙萧何举荐,汉王筑起高台,拜某为帅。兴刘破楚。立下台湾十大功劳。如今天子要游云梦山,取某还朝,权为留守。某手下蒯文通广有机谋,不免请他来商议此事。
令人,请将蒯文通来者。
(卒子云)
蒯文通,元帅有请。
(正末扮蒯文通上,云)
某姓蒯名彻,字文通。今在韩元帅门下为辩士。元帅相请,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
令人,报复去,道有蒯文通来了也。
(卒子云)
报的元帅得知,有蒯文通来了也。
(韩信云)
着他过来。
(卒子云)
着过去。
(见科,正末云)
元帅呼唤蒯通,为着何事?
(韩信云)
蒯彻,请你来不为别事。有萧何遣使来,传下诏书一道。说圣人要游云梦山,宣某入朝留守。请你来商议,还是去的好?不去的好?
(正末云)
元帅不可去。记当日亡秦之后,楚汉争锋,专为雌雄未定,元帅威名无敌,灭楚兴刘,立起汉朝社稷,加元帅三齐王之职。
见今军权在手,古人有云:"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元帅这一去,必受其祸,愿元帅思之。
(唱)
【中吕】【粉蝶儿】当初你假镇三齐,他拜真王也非实意。不甫能定江山拱手垂衣,投至得国无争,家无讼,端的是非同容易!今日个万国来仪,见你握兵权便生疑忌。
【醉春风】没来由平净了楚干戈,扶持了汉社稷。
(韩信云)
想某费了多少力气。方才灭的那项羽。扶助圣人,平定天下,圣人岂有负了我的?我便走一遭去,怕做甚么!
(正末唱)
常言道"太平不用旧将军",可怎生参不透这个理、理!
(云)
元帅,我想你立下这等大功劳,今日被他疑忌,则不如纳下朝章,趁一带青山,逍遥散诞,可不好也。
(唱)
你便不能卸职休官,也须要思前算后,做一个保身长计。
(韩信云)
蒯通,想某南征北讨。东荡西除,立下十大功劳,料的圣人怎好便负了我也?
(正末云)
元帅,不可去。若去呵,必受其祸。
(韩信云)
删彻,你差矣!俺想圣人平日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这许多好意。难道今日便负了我?必无此理。
(正末云)
元帅若依我呵,万无一失。
(唱)
【上小楼】你去后多凶少吉,干这般尽忠竭力。
(带云)
岂不闻古人有云:
(唱)
威而不猛,高而不危,满而不溢。你休性执,劝不的,还待要争名夺利,
(带云)
若不依蒯通之言呵,
(唱)
管送的你死无葬身之地。
(云)
元帅,我劝你只不如学那范蠡、张良,早弃官而去,倒落的个远害全身也。
(韩信云)
蒯彻,你差矣。想为官的前呼后拥,衣轻乘肥,有多少荣耀。平白地可倒修行办道,餐松啖柏,革履麻,受这等苦来!
(正末做笑科,云)
元帅,你道这两个人埋名隐迹,却是为何?
(唱)
【幺篇】那一个霸越的有计策,一个兴汉的好事绩。他为甚么远着红尘,守着青山,挨着黄。也只是养道德,躲是非,别无主意。
(带云)
我今日劝你,也不为别来。
(唱)
我则怕你祸临头急难涌退。
(韩信云)
蒯通,我此去料无甚事,你但放心者。
(正末云)
元帅,不是我蒯彻阻当你,千万不可去。若不听蒯彻之言,我家有老母,即日须当拜辞元帅,回家侍养母亲去也。
(韩信云)
蒯彻,你放心。我见了圣人,不久也就回来,你怎便要辞了我去?
(正末云)
既然如此,你主意要去。
令人与我将的那纸钱水饭过来。
(卒子云)
理会的。
(卒子拿纸钱水饭当面前祭科)(正末唱)
【快活三】我为甚的一碗浆面条水,烧一陌纸钱灰?则为咱行军数载不相离,曾与你刎颈为交契。
(韩信云)
蒯文通,你敢风了?你怎生将纸钱水饭在我根前烧泼,可是为何?
(正末唱)
【朝天子】我说知就里。想蒯通也无他意,趁着你在日浇奠理当宜,若死了空迎祭。
(云)
元帅,你比那两个人如何?
(韩信云)
可是那两个人?
(正末唱)
我想那雍齿合诛,丁固无罪。汉萧何忒下的,救他出井底,倒将他斩讫。那的也须放着傍州例。
(韩信云)
蒯彻,你且回去。某只明日领了数百个军卒,入朝见圣人去来。
(正末云)
元帅,你若到其间,休说我蒯文通不劝你来。
(唱)
【耍孩儿】今日个萧何反问施谋智,黑洞洞不知一个的实。若将军一脚到京,但踏着消息儿你可也便身亏。他安排着香饵把龟钓,准备着窝弓将虎豹射。咱人泰极多生否,
(韩信云)
圣人要游云梦山去,宣某为留守哩。
(正末唱)
再休想吉祥如意,多管是你恶限临逼。
(韩信云)
蒯通,你但放心者,我见了圣人,自有主意也。
(正末唱)
【煞尾】我如今、我如今难劝你、难劝你,再休想驱兵领将元戎职,少不的做个背井离乡横死鬼。
(下)
(韩信云)
蒯彻去了也。想某驱兵领将,卧雪眠霜,立起这等江山,料着无事。随从的人,跟着我星夜临朝见圣人走一遭去来。
(下)
第三折
(萧相领祗候上,云)
小官萧何。自从与樊哙商议那韩信之事,不想差一使去,果然赚的韩信回朝,将他斩了。只是他手下有一蒯彻,闻知他屡劝韩信,不要灭楚,与俺家三分天下。近日又劝韩信不要入朝,好生无礼。本待拿将此人,一并杀坏。争奈他已自风魔了,未审虚实如何。
早间奏知圣人,差一使臣智赚此人去。想来蒯通是个辩士,别人也去不的,则除是随何,从来机谋智量,朝中无比。到那里若是真风魔便罢,若不是风魔,必然赚得将来,小官自有个区处。
令人,与我请将随何来者。
(祗侯云)
理会的。随大夫安在?丞相爷有请。
(外扮随何上,诗云)
曾为君王使九江,立教英布早归降。
汉朝若问能言士,只有随何一个更无双。
小官随何是也。有萧丞相来请,不知为着甚事,须索走一遭去。可早来到也。
令人,报复去,道有随何在于门首。
(祗候云)
报的丞相爷得知,有随何来了也。
(萧相云)
道有请。
(祗候云)
请进。
(见科)(随何云)
丞相今日唤小官来,有何事干?
(萧相云)
随大夫,请你来不为别事,今有韩信已被某家着人赚的来,将他斩了。他手下有一辩士,乃蒯文通。此人与韩信最是契交,必须一并杀坏,方才剪草除根。但闻的此人已自风魔了,未审虚实,则除是你走一遭去。若赚得此人来,圣人自有加官赐赏。
(随何云)
(诗云)
丞相神谋不可当,赚他韩信也身亡。
(萧相诗云)
(同下)
(儿上,云)
咱每看世田谷风子耍子去来。
(正末妆风子上,云)
着我做女婿去来,俺家里等着做筵席哩。
(唱)
【越调】【斗鹌鹑】每日点火般调和,使孟婆说合,拟着蚕姑母为媒,待教狠妈妈嫁我。休笑我面色腌,形容儿猥缩。木鞋子踏做粉滥,铁单裤倒做墨褐。我将这瓦腿绷牢拴,磁头巾再裹。
【紫花序儿】穿上这沙鱼皮袄子,系着这白象牙绦儿,提着这甸子包合。俺丈人是土地,姑夫是阎罗,姐姐是月里嫦娥,俺爷是显道神,俺娘是个木伴哥。
(俫儿推正末跌科)(正末唱)
这厮推我一个敦坐,
(俫儿云)
你敢告我去么?
(正末唱)
告与俺那元始天尊,
(俫儿云)
那个是证见?
(正末唱)
更和那炽盛光佛。
(俫儿云)
你看这个真是世田谷风子。
(正末唱)
【小桃红】哎,你这些小儿每街上闹铎,则愿的碾得娘没一个。赶着我后巷前街打磨,我也不是善婆婆。我将怀中干饼频频摸,我与那相识每会合,宾朋每同坐,都是些羊弟兄狗哥哥。
(赶俫儿下)
(云)
天色晚了也,且回羊圈中歇息咱。
(做到圈中,作悲科)(云)
元帅也,
(唱)
【金蕉叶】则落你好似披麻救火,蒯通也不似那般人随风倒舵。事冗也辞身涌脱,今日个慌顿断名缰利锁。
(随何上,云)
小官随何,自到于此处,寻着煎文通。小官跟随数日,观此人形容相貌,不是个风的。
天色己晚了也,见此人往羊圈中去了,我是听他说甚么来。
(正末云)
碧天如水,兀的天河里星,天河外星,月色射天。不免作歌一首。
(歌云)
形骸土木心无奈,就中消息谁能解?
忠言反作目前忧,佯狂暂躲身边害。
笑韩信为元帅,伤心枉立功劳大。
野兽尽时猎狗烹,敌国破后谋臣坏。
觑咸阳市,天一带,乾象分明见兴败。
文昌星朗朗自高悬,武星落落今何在?
(随何云)
我是识破此人咱。
(见科云)
蒯文通,可不道你风魔了也。
(正末唱)
【鬼三台】夜深也咱独坐,谁想道人瞧破,呀,早将我这佯狂败脱。
(随何云)
蒯文通,你有诳君之罪。圣人宣你入朝,你不合诈妆风魔也。
(正末唱)
便死后待如何,我舍不的兰堂画阁,任从他利名相定夺。我死呵一任入鼎镬,你、你、你,休则管掀扬也波搬唆。
(随何云)
奉萧丞相的言语,着我来请你入朝。到来日便索和俺同行也。
(正末唱)
【调笑令】他、他、他,做事儿太过,谁免的没风波,呀,常言道点点还来入旧窝。俺想着大梁王破楚功劳大,更和那英布十分的骁果。也全亏杀俺韩元帅智量多,端的是那一个替你扫荡干戈。
【秃厮儿】我为甚的呆邓邓把衣裳袒裸,乱蓬蓬把鬓发婆娑。白日里叫吖吖信口自嘲歌,到晚来向羊圈里且存活、消磨。
【圣药王】你待胡扯撮、强领掇,道俺蒯文通故意作风魔。须不是我忒口多、忒意多,也只为谁人立起这山河,怎做一枕梦南柯!
【收尾】想着他开疆展土将君王佐,这的是收园结果。当日个未央宫枉图了他,今日个汉萧何又觑着我。
(下)
(随何云)
蒯文通去了也。谁想此人假妆风魔,被小官聊施计策,早认破此人。到来日小官不敢久停久住,便索回丞相话去也。
(诗云)
则因他曾与韩侯为故友,以此上暗遣随何来辨剖。那里也恶人自有恶人磨,这的是强中更遇强中手。
第四折
(萧相同樊哙领祗候上)(萧相云)
小官萧何是也。自从随何去赚蒯文通,不想此人是假妆的风魔。闻知随何同他来了,只等此人来,设下油镬,将此人烹了,永除后患。
樊将军,俺汉朝大臣,还有那几位未来哩?
(樊哙云)
丞相,有平阳侯曹参、安国侯王陵,尚未见来。
(萧相云)
既然他二位未来,
令人,与我请将曹参、王陵来者。
(祗候云)
理会的。
(外扮曹参、王陵上)(曹参诗云)
一心坚意只扶刘,太平天子富春秋。
只因汗马功劳大,封做平阳万户侯。
小官曹参,乃沛县人也。这位将军是安国侯王陵,与小官自幼同里镇,后来同辅汉天子,拜将封侯。有萧丞相将韩信赚来斩了,今在相府聚俺众官。商议其事。
令人,报复去,道有曹参、王陵来了也。
(祗候云)
(萧相云)
道有请。
(见科)(曹参云)
丞相。今日聚俺众官,为着何事?
(萧相云)
列位大人不知,那韩信已经赚的来,将他斩了。尚有辩士蒯文通,在他麾下,此人与韩信是一个人相好的,若不取他来一并杀坏了,久后必然为患。今差随何赚的蒯文通到此。这是剪草除根,为国家万全之虑,须不走老夫故意的要残害忠良。列位大人以为如何?
(众云)
老丞相见的是。
(萧相云)
令人,与我唤将随何来者。
(祗候云)
理会的。
(随何上,云)
小官随何是也。自从见了蒯文通,谁想此人是假风魔,被我赚的他来了。丞相呼唤,须索走一遭去。令人,报复去,道有随何来了也。
(祗候云)
报的丞相爷得知,有随何来了也。
(萧相云)
道有请。
(祗候云)
请进,
(见科)(随何云)
丞相。小官赚的蒯通来了也。
(萧相云)
令人,与我将蒯彻揣近前来。
(祗候云)
理会的。
(正末云)
小官蒯彻,今日到来。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呵。
(唱)
【双调】【新水令】我想那辞朝归去汉张良,早赚的个韩元帅一时身丧。苦也波擎天白玉柱,痛也波架海紫金梁。那些个展土开疆,生扭做歹勾当。
(云)
令人,报复去。道有蒯彻在于门首。
(祗候报科,云)
有蒯彻在于门首。
(萧相云)
着他过来。
(祗候云)
着过去。
(见科)(正末假意跳油镬科)(萧相云)
住!住!住!蒯文通,你为何不言不语,便往油镬中跳去?这等不怕死那!
(樊哙云)
此人不可问他,若问呵必然要下说词也。
(正末云)
自如蒯通有罪。岂望生乎?
(萧相云)
当初韩信是你教唆他来?
(正末云)
是蒯彻教唆他来。
(萧相云)
现有汉天子在上,你不肯辅佐,倒去顺那韩信。
(正末云)
丞相你岂不知。桀犬吠尧,尧非不仁,犬固吠非其主也。当那一日我蒯彻则知有韩信,不知有甚么汉天子。吾受韩信衣食。岂不要知恩报恩乎?
(萧相云)
想韩信才定三齐,便请做假王以镇之。这明明有反叛之意,理当斩首。
(正末云)
嗨!丞相说那里话,我想汉天子所以得天下,是靠着谁来?运筹决策,多赖张良;战胜攻取,多赖俺韩元帅。如今闲的闲了,斩的斩了,岂不理当!
(唱)
【驻马听】那张良治国安邦。扶的汉主登基霸主亡。韩信他驱兵领将。直会的真龙出世假龙藏。杀得个满身鲜血卧沙场,才博的这一方金印来收掌。你、你、你,今日也理当,怕不做凤凰飞在梧桐上。
(萧相云)
想当初主公起兵汉中市,多亏了众位功臣,也不专靠那韩信一人之力。
(正末云)
我想楚汉争锋,鸿沟为界。那时节俺韩元帅投楚则楚胜,投汉则汉胜。天下之势,决于一人。我因此屡屡劝韩元帅留下项羽,决个鼎足三分之计。怎当他不信忠言,致令身遭白刃。屈死了盖世英雄,岂不可惜!丞相,只你当初也曾保举他来,成也是你,败也是你。我蒯通做不得反面的人,惟有一死,可报韩元帅于地下。
(做跳科)(萧相云)
令人,且与我挡住者。
(樊哙云)
蒯文通,韩信说是你搬调他来,你正是个通同谋反的人,当得认罪。
(萧相云)
樊将军,你说的是。想他在韩信手下为辩士。正是他心腹之人。律法有云:"一人造反,九族全诛",何况他是通同谋反的。今日便将他油锅烹了,也不为枉。
(正末云)
丞相,我想汉王在南郑之时,雄兵骁将,莫知其数,然没一个能敌项王者。后来得了韩信,筑起三丈高台,拜他为帅,杀得项羽不渡乌江,自刎而死。如今天下太平,更要韩信做甚么?斩便斩了,不为妨害。且韩信负着十罪,丞相可也得知么?
(樊哙云)
你说屈杀了韩信,可又有十罪?休说十罪,则一桩罪过,也就该死无葬身之地。
(萧相云)
蒯文通,既是韩信有十罪,你对着这众巨宰根前,试说一遍咱。
(正末云)
一不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三不合涉西河,虏魏豹;
五不合擒夏悦,斩张仝;
六不合袭破齐历下军,击走田横;
七不合夜堰淮河,斩周兰龙且二大将;
八不合广武山小会垓;
九不合九里山十面埋伏;
这的便是韩信十罪。
(萧相叹介云)
此十件乃是韩信之功,怎么倒是罪来?
(正末云)
丞相,韩信不只十罪,更有三愚。
(萧相云)
又有那三愚?
(正末云)
韩信收燕赵破三齐,有精兵四十万,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一愚也。
汉王驾出城皋,韩信在修武,统大将二百余员,雄兵八十万,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二愚也。
韩信九里山前大会垓,兵权百万,皆归掌握,恁时不反,如今乃反。是三愚也。
韩信负着十罪,又有此三愚,岂不自取其祸?今日油烹蒯通,正所谓兔死狐悲,芝焚蕙叹。请丞相自思之。
(萧相同众悲科)(樊哙云)
这一会儿连我也伤感起来了。
(正末唱)
【乔牌儿】众公卿多感伤,诸文武尽悲怆。连那汉萧何泪滴在罗袍上,你正是死了也空念想。
【挂玉钩】想起那韩元帅葫芦提斩在法场,将功劳簿都做招伏状。恰便似哑双倾杯反受殃,枉了这五年间把烟尘荡。才博的个三齐王。又不得终身享。哎!谁知你这宰相厅前,倒做了闹市云阳。
(曹参云)
(萧相云)
可知道韩信是屈死了的。但死者不能复生,我如今便要救他,事已无及。如之奈何?
(正末做笑科,唱)
【雁儿落】笑杀我蒯文通舌辨强,怎出的你萧丞相机谋广。要诛的便着刀下诛,要向的便把心儿向。
【得胜令】呀,畅好是没算计的汉贤良,左使着这一片狠心肠。早知道屈死了韩元帅,何不还留他楚霸王。图甚么风光,待气昂昂端坐在中军帐;只不如守着农庄,倒也稳拍拍常为田舍郎。
(萧相云)
既然韩信死了也,众位将军到来日跟着小官入朝,同见圣人,备说因由,将韩信墓顶上封还原爵,就与蒯文通加官赐赏。
(正末唱)
【沽美酒】兀的不是狡兔死走狗僵,高鸟尽劲弓藏,也枉了你荐举他来这一场。把当日个筑台拜将,到今日又待要筑坟堂。
【太平令】便做有春秋祭,也济不得他九泉下魂魄凄凉。倒不如早将我油烹火葬,好和他死生厮傍。我可也不慌,不忙,还含笑的就亡,呀,这便算做你加官赐赏。
(外扮黄门引校尉捧冠带黄金上,云)
小官黄门是也。因萧何暗地设计,斩了韩信,又要将蒯通烹入九鼎油镬。圣人已知,着小官赦免蒯彻之罪。可早来到也。
令人,报复去,有圣旨来了也。
(祗候云)
报的丞相爷得知,有黄门官来了也。
(萧相云)
道有请。
(进见科)(黄门云)
您众位将军俱望阙跪者,听圣人的命。
(诏云)
朕提三尺起丰沛,不五年间尽取诸侯王,追杀项羽,奄有天下。此非一人之能,皆韩信之力也。朕以谬听人言,将为叛逆,遂令未央钟室,冤血尚存,朕实焉。兹特还其封爵,令有司立墓祭祀。蒯彻本以口舌从事,与武涉同时。为主其心,吠尧何罪。甘赴鼎镬,视死如饴,诚壮士也。可免其死,仍授京兆一官,黄金千两。呜呼,生而有功,死犹图报,言如可用,罪且不遗。庶见我国家赏罚之公。无替朕命,故敕。
(正末同众谢恩科)
(唱)
【鸳鸯煞】若是汉天子早把书明降,韩元帅免受人诬罔。可不的带砺河山,盟言无恙。我蒯通也妆甚么风魔,使甚么伎俩。
(还冠带科,唱)
这冠带呵添不得我荣光!
(还黄金科唱)
这金呵铸不得他黄金像!只要你个萧丞相自去思量,怎生的屈杀了什大功臣被万民讲!
(萧相云)
蒯文通,这冠带黄金是圣人赐你的,你怎生还了我?道不得个违宣抗敕么!
(词云)
只为那
韩元帅辛苦功高,灭西楚扶立刘朝。首赐与三齐玉印,专征伐白黄旄。
萧丞相尽忠报主,防后患设计潜消。假巡游召还留守,云阳市屈陷餐刀。
今日个备陈冤枉,悔罪了东汉臣僚。圣天子亦为心动,堪怜悯鸟尽弓。
想当初筑台拜将,忍教他死后无聊。墓顶上封还原爵,更春秋祭祀东郊。
连蒯通加官赐赏,总之是一体酬劳。显见得皇恩不滥,同瞻仰天日非遥。
正名:随何赚风魔蒯通